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50.20 B 61 广 DB44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Aquilaria sinensis 2020 - 04 - 22 发布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22 实施 发 布 DB44/T 222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颂颂、叶永昌、苏纯兰、莫罗坚、刘志贤、李伟豪。 I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种子、芽苗培育、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苗 木出圃、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土沉香种子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DB44/T 245 广东省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3.1 种子 采种 每年6月~8月,选择7 a生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采种。当果实颜色由青绿转黄绿、 果皮开裂时,采单果或果序。 3.2 调制 单果或果序放通风处阴干,经1 d~2 d,果皮完全开裂,种子脱出。种子要及时播种,若不能及时 播种,可沙藏,方法是种子与湿沙(含水率60%)以1∶3体积比混匀置于通风、低湿处贮藏,并保持一 定的湿度,贮藏时间不超过15 d。 3.3 质量要求 千粒重100 g~120 g,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按GB/T 2772检验。 4 4.1 芽苗培育 芽苗床 按GB/T 6001规定安排播种地,选择pH值4.5~6.0酸性沙壤土,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整地作床, 床宽100 cm~120 cm,高20 cm~25 cm,用黄心土∶泥炭土=2∶1作育苗基质,床面宜平整细致,床底 不积水。播种前1 d~2 d需对圃地充分消毒,方法是用0.2%高锰酸钾液浇透苗床基质。 4.2 播种 1 DB44/T 2225—2020 2 2 6月~8月,宜随采随播。播种量以50 g/m ~72 g/m 为宜。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按行距15 cm~20 cm开浅沟播种;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并轻压入土,淋透水,播后覆盖火烧土或透气性极好的 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 4.3 播后管理 按GB/T 6001规定淋水保湿,须做到将水分均匀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动的土层中;做到不积水。播 种地若无天然荫蔽,搭遮光率70%~80%的遮荫网。种子苗两个子叶张开作为种子已发芽,发芽率可达85%。 5 容器育苗 5.1 容器 采用塑料薄膜容器,填充基质后容器直径为10 cm~15 cm、高为20 cm~25 cm。 5.2 基质 采用黄心土+火烧土+过磷酸钙,比例为6.5∶3∶0.5作基质、火烧土过筛,基质用0.3%~0.5%高 锰酸钾液浇透消毒,堆沤15 d后备用。 5.3 芽苗移栽 幼苗长出2对~3对真叶、苗高6 cm~8 cm时,可移植入袋。移苗时选择阴天或下午为宜,应用移植 锹或竹签起苗,注意不伤根尖,随起随栽,先用削尖的木棒在营养袋中引穴,再把幼苗栽在穴内,宜浅 不宜深,并用竹签将苗周边土向苗压实,移苗后淋透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 5.4 苗期管理 5.4.1 遮荫 移苗后用两层遮光率40%的遮荫网遮挡,约一个月后,待芽苗长出1片~2片新叶,逐层揭开遮荫网。 5.4.2 浇水 幼苗不耐旱,一般情况下,早晚各淋透水一次,保持育苗基质湿润,空气湿度60%~70%为宜,阴雨 天少浇水或不浇水,并注意排水。 5.4.3 除草与施肥 及时除草,以防杂草盖小苗,每月除草1次~2次。幼苗生长稳定后,子叶完全张开、并长出1片~2 片真叶时,应及时施肥,一般10 d~15 d施一次,用1∶500的尿素溶液喷施,施肥时间宜在傍晚,施肥 后第二天清早用清水浇苗,以避免肥害。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种类 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和象耳豆根结 线虫病( 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Eisenback );主要虫害有黄野螟( 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 )。 6.2 2 防治方法 DB44/T 2225—2020 参照附录A执行。 7 7.1 苗木出圃 苗木分级 按照DB44/T 245执行。 7.2 出圃 袋苗约经12个月培育,达到Ⅱ级苗以上标准即可出圃。出圃时应附苗木检验证、检疫证和产地标签。 8 建档 按照GB/T 6001执行。 3 DB44/T 2225—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土沉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土沉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病虫害种类 主要诱因 高发期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彻底消毒苗床;苗床保持通风。高 立枯病 移 苗后 的 基质 排 水 7 月~9 月,高温 不良或苗床不通风。 高湿天气易病发。 主要表现为根基 温高湿天气,及时对苗遮荫;发病 腐烂,叶片发黄, 初期及时拔掉病株,并用多菌灵 直至枯萎。 8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淋透芽苗基质,每周 1 次。 炭疽病 因半知菌亚门、刺盘 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7 月~10 月,阴雨 天、露水大时易病 发。 象 耳豆 根 结线 虫 作 象耳豆根结线虫病 为 病原 体 寄宿 在 幼 苗根部,刺激根部细 —— 胞过度生长和分裂。 危害叶片,初为褐 彻底消毒苗床;苗床保持通风。发 色小点,后扩展呈 病初期喷 80%炭疽福美 600 倍~ 圆形、 椭圆形至 7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500 倍~700 不规划则形斑,有 倍液或 75%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 2 些病斑呈轮纹状, 次~3 次,每次间 7 d~l0 d,严 严重时叶片脱落。 重时每隔 4 d~5 d 喷洒一次。 导致幼苗叶片部 主要开展综合防治,加强圃地、育 分或全部失绿黄 苗基质、圃地周围环境的消毒,消 化、根颈部形成瘤 毒方法可参考上述枯萎病防治方 或纵姴、根部有根 法。对发病株连根拔除并暴晒感染 瘤、甚至坏死。 的基质。 被害株率一般达 3 月~5 月初春出 黄野螟 —— 梢期和 10 月~11 月秋梢期。 30%,严重发生时 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 全部叶片被食。大 液喷洒苗木预防;发生虫害时候可 面积发生时,数天 用 50%马拉硫磷 1000 倍液喷洒, 内可把植株叶片 每隔 5 d 喷洒 1 次。 全部吃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55: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