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65.060.01 ICS B 40 DB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10—2020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ding cashmere (shearing) 2020-01-03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2-03 实施 发 布 DB15/T 1810—2020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鄂尔多斯市立新实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立新实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 科学院、鄂尔多斯市畜牧工作站、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伊金霍洛旗家畜改良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新刚、赵存发、姚苗苗、赵霞、何托雅、李春生、乌力吉、孟艳琴、赵桂军、 张伟、郭清亮、王永荣。 I DB15/T 1810—2020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准备、操作规程、套子绒分级 要求、包装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山羊绒(套子绒)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267 山羊绒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 Cashmere (shorn) grading 根据绒山羊活体绒细度检测结果进行分群剪绒,以达到山羊原绒分类分级,优质优价的目的。 3.2 套子绒 sheath cashmere 从山羊身上或皮上剪下的呈套形的山羊绒。 3.3 剪伤率 Percentage of cuts 2 剪羊绒过程中剪刀在羊皮表面造成大于10 ㎜ 伤口的羊占已剪羊只总数的百分比。 3.4 被剪羊的伤口数 The number of cut off of sheepsheared 2 每只羊在被剪绒的过程中,剪刀在羊皮表面造成大于10 ㎜ 伤口的个数。 1 DB15/T 1810—2020 3.5 留茬高度 Stubble height 羊只被剪后毛绒的留存长度,单位为毫米(mm) 。 4 作业前准备 4.1 剪绒场地及设施 4.1.1 4.1.2 4.1.3 4.1.4 4.1.5 剪绒前应清扫剪绒棚等场地并去除所有潜在的污染物(如确保栅栏上没有黑色和有髓纤维)。 提供干净的剪绒、羊绒整理和打包区域。 备有污染物容器、羊绒包装袋、绒包扣件、记录用品和其他必备用品。 所有的工作区域应有充足的光线。并备有创伤药、消毒剂(碘酒)。 用于剪绒的器具,要保证其状况良好。 4.2 羊只分群 4.2.1 对绒山羊活体检测绒细度,按照羊只体侧绒细度 14.5 μ m 以下;14.5 μ m ~15.5 μ m;15.5 μ m~16.0 μ m;16.0 μ m 以上进行分群。 4.2.2 羊只分群方法可以通过佩戴耳标号或在羊只头部作标记,如:黄、红、兰、黑四个色别,同时 做好记录。 4.2.3 剪绒前 8 h~10 h 停止给羊饮水、进食。 5 操作规程 5.1 将羊腹部朝上放置衬垫上,先剪掉羊的下颚部、腿部碎毛绒和尾部的污毛绒,单独存放。 5.2 从羊腹部一侧前后腿之间开剪,依次向另一侧剪完腹部毛绒。 5.3 把羊翻转呈右侧卧状态,剪羊左后腿外部毛绒和左侧毛绒。 5.4 依次剪去左侧、前腿和左肩的毛绒,要剪过脊椎骨 5.5 剪羊左颈部和面部毛。 5.6 剪颈部右侧毛绒、胸部、右腿的毛绒,翻转另一则按同样顺序进行。 5.7 剪绒后的留茬高度应不大于 5 mm,头部、颈部、腹部、尾部、四肢的毛绒应全部剪掉。 5.8 保证毛被完整,羔羊毛除外。 5.9 剪伤率:剪伤率应不大于 10 %。 5.10 被剪羊的伤口数少于 3 个。 5.11 剪绒时翻动羊只要轻,避免引起瘤胃臌气、肠扭转等病症的发生;剪种公羊和怀孕母羊时,禁止 捆绑三条腿或踩踏羊的胸、腹部,以免造成羊只伤亡;剪伤羊只伤口应即刻作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5.12 剪绒后不可立即到茂盛的草地放牧,避免引起羊的消化道疾病。 6 分级要求 6.1 总则 分级要求按羊只分群细度进行分级,同时对羊绒的长度、净绒率等其他品质特征作为参考。尽可能 保持统一性。 2 DB15/T 1810—2020 6.2 套子绒除边 用手撕法除去以下内容: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短污绒; 皮块绒; 短边缘绒; 草刺绒; 死毡片绒; 腹部边缘绒; 头腿尾绒; 水渍绒; 弱节绒; 皮炎绒; 标记绒; 有色绒; 重剪绒。 6.3 注意事项 6.3.1 应将不同瑕疵的边缘绒分开放置(例如将死毡片绒、污渍绒、皮块绒放在一起)。 6.3.2 不应按照预先确定的除边比例进行除边,除边必须适合羊群以及套绒表现的品质。 6.3.3 套子绒上剃下的带有有色或有髓纤维的边缘绒不应与其他边缘绒放在一起。 7 包装 标志 按 GB 18267 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15-T 1810—2020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810—2020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810—2020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810—2020 山羊绒(套子绒)分级剪绒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00: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