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20 德 DB5331 宏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31/T18.4—2019 代替 DG5331/T18.4—2016 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范 第 4 部分 大田管理技术 2019 - 12 - 30 发布 德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01 - 20 实施 发 布 DB5331/ T18.4—2019 前  言 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需要,为规范德宏州水稻生产的种植行为,制定《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 合规范》,本规范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 1 部分:品种选择; ——第 2 部分:育秧技术; ——第 3 部分:插秧技术; ——第 4 部分:大田管理技术 本标准是《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范》的第4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德宏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选礼、王白、王白昌、段学聪、柴霞、杨雪莲、杨俊华、杨荣教、岩所。 I DB5331/ T18.4—2019 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4部分 大田管理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德宏水稻生产技术中水稻大田管理技术部分的术语与定义、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病 虫害防治、中耕除草、适时收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德宏州范围内水稻的生产,云南省相同生态区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程 3.1 搁田控苗 根据品种特性及产量目标,当水稻分蘖茎糵总数达到预期苗数的80%左右,及时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 蘖。 3.2 叶龄余数 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是水稻主茎总叶数减去主茎已出叶数之差。 3.3 间歇灌溉 在水稻灌浆结实期采用灌水与自然落水相间的一种灌溉方式。 4 水分管理 大田灌溉水质标准符合GB 5084执行。 4.1 浅水栽秧,湿润立苗 1 DB5331/ T18.4—2019 栽秧时水要浅,以栽下不浮苗为宜,栽后适当落水保持田面湿润。 4.2 薄水分蘖、够苗搁田 秧苗返青后稻田水层应保持在2cm~3cm以促分蘖;当总苗数达到预期苗数的80%左右,及时搁田控 苗。 4.3 足水孕穗、干湿壮籽 在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稻田保持充足的水分,水层深度要求在3cm~5cm;灌浆结实期进行干湿交替 间歇灌溉,充实籽粒。 4.4 落黄排水 黄熟阶段,稻田应排水落干。 5 肥料管理 大田肥料施用参照NY/T 496执行。 5.1 施足底肥 前作为甜脆玉米、冬马铃薯、冬烟以及肥力较好的田块,少施或不施底肥;肥力一般的田块在栽秧 前结合整田,施腐熟农家肥1000kg/667㎡~1500kg/667㎡,尿素8kg/667㎡~10kg/ 667㎡,普钙或钙镁磷 肥40kg/667㎡~50kg/ 667㎡,钾肥8kg/667㎡~10kg/ 667㎡。 5.2 早施分蘖肥 肥力中等的田块,手插秧移栽后5d~7d、机插秧移栽后10d~15d,施尿素8kg/667㎡~10kg/667㎡。 5.3 巧施穗肥 稻株幼穗分期叶龄余数3.5叶,看苗施尿素5kg/667㎡~8kg/ 667㎡,钾肥5kg/667㎡,视苗情增减; 保花肥:幼穗期叶龄余数1.5叶,看苗施尿素3kg/667㎡~5kg/ 667㎡,视苗情增减或不施。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用药原则。 农药使用参照GB 4285执行,防治措施参照附录A。 7 中耕除草 7.1 化学除草 农药使用参照GB 4285执行。 7.1.1 阔叶草防治 水稻移栽后7d~10d,用10%芐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g/667㎡或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g/667㎡, 拌细潮土撒施。 2 DB5331/ T18.4—2019 7.1.2 稗草、莎草防治 水稻移栽后5d~7d,用60%丁草胺乳油100ml/667㎡喷施或5%丁草胺颗粒剂1kg/667㎡拌细沙土撒施。 7.2 人工除草 在水稻移栽后,适时进行人工除草。 8.适时收获 稻谷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适时收获。 3 DB5331/ T18.4—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水稻大田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 A.1 水 稻 主要 病虫害 叶瘟 水稻大田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特征 在秧苗3叶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分蘖 盛期发病较多。根据病斑形状、大小和 色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普通型病斑:病斑梭形,最外 a) 层为淡黄色晕圈;内圈为褐色; 中央呈灰白色;病斑两端中央 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空 气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白色霉 层。 b) 急性型病斑:感病品种的叶片 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 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正反 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 c) 白点型病斑:感病品种的嫩叶 感病后产生的白色近圆形小白 斑。 d) 褐点型病斑:病斑褐色,针头 大小。 节瘟、叶枕 瘟 节瘟初期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 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 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早期发病可造 成白穗。叶枕瘟发生在叶片基部的叶耳、 叶环和叶舌上。初期病斑灰绿色,后呈 灰白色或褐色,空气潮湿时长出灰绿色 霉层,可引起病叶枯死和穗颈瘟。 穗颈瘟、枝 梗瘟 发生在穗颈部和小穗枝梗。病斑初期 为暗褐色,后变黑褐色。 纹枯病 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 鞘、叶片,严重时刻浸入茎秆并蔓延至 穗部。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 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 防治 a) b) c) d) a) b) c) 选用抗病品种: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选 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与适时 更替,加强对病菌小种及品种抗病性变 化动态的监测。 防止种子带菌:选无病田留种,处理病 稻草消灭菌源,实行种子消毒。 加强栽培管理: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 培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施足基 肥,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控氮抑苗,后 期看苗补肥。用水要贯彻“前浅、中晒、 后湿润”的原则。 药物防治:根据不同发病时期采用不同 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药剂,及时、准确 地用药。  药剂浸种:用 50%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36h,净后 捞出,催芽、播种。  防治叶瘟:在叶瘟发病始期,每 667 ㎡用 40%稻瘟灵乳油 100mL 或稻瘟 灵可湿性粉剂 100g,加水 60L 均匀 喷 雾 或 用 20%三 环 唑 可 湿 性 粉 剂 100g,加水 60L 喷雾。  防治叶枕瘟、穗颈瘟和节瘟:水稻 破口初期,每 667 ㎡用 20%三环唑 可湿性粉剂 100g 或三环唑可湿性 粉剂 30g,加水 60L 喷雾;667 ㎡用 2%加收米 100mL,加水 50L 在破口 期、齐穗期各喷药一次。 选用抗(耐)病品种; 清洁田园,打捞菌核:上季病稻草要带 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4 DB5331/ T18.4—2019 白叶枯病 稻曲病 云形病斑。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导致稻 株不能正常抽穗,即使抽穗,病斑蔓延 至穗部,造成瘪谷增加,粒重下降,并 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有时造成“串 顶”。 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 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 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要做到分蘖浅 水、足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 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 早衰; d) 药物防治:  每 667 ㎡用 5%井冈霉素水剂 100mL,加水 50L 喷雾;  每 667 ㎡ 用 25% 粉 锈 宁 可 湿 性 粉 剂 50g,加水 50L,在水稻分蘖末期喷雾。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和叶 鞘。病斑常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后沿叶 缘两侧或中脉发展成波纹状长斑。病斑 黄白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病斑转 为灰白色,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 空气潮湿时,病叶新鲜病斑上及病斑的 边缘上分泌出水珠或蜜黄色菌浓。 a) 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危害穗 上部分谷粒,菌丝在受害病病粒内形成 块状,逐渐膨大,先从内、外颖壳缝隙 处漏出淡黄绿色孢子座,后包裹整个颖 壳,形成比正常谷粒大 3~4 倍的菌块, 颜色逐渐变为墨绿色,最后孢子座表面 龟裂,散出墨绿色粉状物,有毒。 a) b) c) d) 种子消毒:用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剂 500 倍液,浸种 24 小时,浸种后捞出 催芽、播种; b) 大田喷雾:喷药的关键时期在水稻孕穗后 期(破口期 3d~5d)。每 667 ㎡用粉锈 宁可湿性粉剂 50g,加水 50L 喷雾或用 50%DT 杀菌剂 100g~150g,加水 50L~ 75L,在水稻孕穗期中期和末期各喷施一 次。 a) 螟虫 俗称“钻心虫”。以幼虫钻蛀水稻叶 鞘、茎秆甚至穗头等部位,造成枯鞘、 枯心、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花白穗 等症状。 a) 稻飞虱 直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稻株 营养和水分的大量丧失,被害 稻田常先在田间出现“黄塘”、 “穿顶”“虱烧”,逐渐扩大 成片,甚至全田枯死;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和换抗耐病品种; 妥善处理病草:田间病草和晒场堆放的 秕谷、稻草残体深埋或烧毁; 加强肥水管理:灌水不要漫灌、严防涝 害,进行科学配方施肥; 药物防治:  种子消毒:用 70%抗菌素 402 的 2000 倍液浸种 36h,捞出催芽播种;  大田防治:每 667 ㎡用 45%代森铵水 剂 50mL,加水 50L,在发病初期喷雾。 b) c) a) b) 前插作物收获后,进行旱地翻耕后放水 泡田; 清洁田园,收割后稻草进行处理,可以 作为饲料投喂牲畜或进行烧毁; 药物防治:每 667 ㎡用 80%杀虫单粉剂 35g 或杀虫双水剂 200ml 加水 60L 在水 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喷雾防治。 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至稻飞虱 迂回转移危害; 进行科学栽培: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 灌自如,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 适时搁田,合理用肥; 5 DB5331/ T18.4—2019 b) 传播多种水稻病毒引起的病 害,如:条纹叶枯病、黑条矮 缩病等。 c) 药剂防治:每 667 ㎡用 10%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 15g~20g,加水 50L,进行喷雾。 a) 直接吸食水稻汁液,被害出呈 现许多褐色斑点,

pdf文档 DB5331-T 18.4-2019 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范第4部分大田管理技术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31-T 18.4-2019 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范第4部分大田管理技术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31-T 18.4-2019 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范第4部分大田管理技术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31-T 18.4-2019 德宏水稻生产技术综合规范第4部分大田管理技术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07: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