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061—2019 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 2019 - 09 - 23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0 - 23 实施 发 布 DB13/T 506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华杨良种苗木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邢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威县自 然资源与规划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忠、康向阳、李赟、徐峥、宋连君、王祺龙、张平冬、李江涛、臧会巧、 于兰芳、李玲。 I DB13/T 5061—2019 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雄性毛白杨采穗圃营建与管理、繁殖方法、定植后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措施及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雄性毛白杨苗木繁殖及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DB13/T 617-2005 苗木质量分级 三倍体毛白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条鞭嫁接 budding grafting 杨树育苗时的芽接,在生长的砧木苗干上每隔20cm左右嫁接一个芽,因接好后形状似鞭子而得名。 3.2 炮捻嫁接 cleft-grafting 杨树育苗时的离体枝接,将带难生根杨树品种芽的接穗劈接到易生根品种的砧木上,因接好后形 状似纸炮而得名。 4 采穗圃营建与管理 4.1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且地下病虫害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4.2 建圃材料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雄性毛白杨一年生组培苗、根蘖苗、根插苗等,如‘北林雄株1号’、 ‘北林雄株2号’等雄性毛白杨良种。 1 DB13/T 5061—2019 4.3 定植密度 采穗圃的定植行向以南北行为宜,用于硬枝扦插的采穗圃株行距宜为0.2 m×1.0 m;用于嫩枝扦插 或芽接的采穗圃株行距宜为0.25 m×1.0 m。 4.4 硬枝采穗圃管理 硬枝采穗圃定植后,当苗木生长至30 cm~40 cm时培土,每年在八月上旬前追肥2~3次,每次追肥 10 kg~15 kg尿素。 4.5 嫩枝采穗圃管理 嫩枝采穗圃定植后,在苗高达到60 cm后摘心。当腋芽萌发并生长至20 cm~30 cm时,取嫩枝插条 或再次摘心。翌年,在距地表5 cm~10 cm处平茬,当萌条达10 cm时,每株选留4~6根生长健壮、分布 均匀的枝条,取嫩枝插条或摘心。施肥管理同4.4。 4.6 采穗圃更新 硬枝采穗圃2年后更新,芽接/嫩枝采穗圃3~4年后更新。 5 繁殖方法 5.1 组织繁殖培养 5.1.1 启动培养 选择半木质化嫩枝,去除叶片以及顶芽。经消毒处理后,切成长度约为1.0 cm的带单芽茎段,接 种于添加了0.01 mg/L~0.05 mg/L萘乙酸(NAA)的含蔗糖30 g/L、琼脂粉6 g/L、pH值为6.0的MS培养基 中进行启动培养,获得无菌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 lux~2000 lux、光照时长12 h~16 h、温度 23℃~27℃、相对湿度60 %~70 %。 5.1.2 继代与增殖培养 当无菌苗生长至4.0 cm~5.0 cm时,剪成1.0 cm~2.0 cm长的带芽茎段,转接至添加0.1 mg/L~0.6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0.01 mg/L~0.1 mg/L 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 5.1.3 生根培养 剪取高约1.5 cm~2.0 cm的无菌苗,接种至添加0.1 mg/L~0.8 mg/L 吲哚丁酸(IBA)的1/2MS培养 基中,培养15 d,生根率可达100 %。 5.1.4 炼苗 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5 d~20 d,将组培苗放置于遮光率为60 %~70 %、温度20℃~27℃、相对湿 度70 %~80 %的温室闭瓶锻炼3 d,将瓶盖打开,继续锻炼3 d。当培养基上开始长菌时移栽,以适应外 界的空气湿度等条件。 5.1.5 移苗 用清水将组培苗根部的琼脂冲洗干净,放入浓度为0.3 %的多菌灵水溶液中30 s后捞出,并移栽至盛 满草炭土的营养杯或育苗盘中,浇透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大约14 d后,苗木开始长出幼嫩顶梢, 2 DB13/T 5061—2019 逐渐打开塑料薄膜,直至完全移去塑料薄膜。当苗木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时,将组培苗从温室移出, 放置于搭有遮阴网的炼苗场继续锻炼10 d后,即可移栽。 5.1.6 移栽 当组培苗生长至15 cm~20 cm后,脱去营养杯,按照0.3 m×1.0 m的密度进行大田定植。定植后, 浇透水。两周后,再浇水一次。 5.2 扦插繁殖 5.2.1 嫩枝扦插 5.2.1.1 扦插时间 宜选择5月中旬至7月中旬。 5.2.1.2 育苗设施准备 使用日光温室或全光雾扦插床,在扦插床底部铺设陶粒或透水砖。 5.2.1.3 基质准备 宜选用草炭土、珍珠岩与蛭石体积比为3:1:1的混合基质,每立方米基质用1 %的硫酸亚铁溶液0.2 kg或0.1 %的高锰酸钾溶液1.5 kg消毒,消毒后装入8 cm×14 cm的营养杯中,指压紧实,基质距营养杯 上口1 cm,将营养杯整齐摆放于苗床,清水浇透。 5.2.1.4 插穗准备 从嫩枝采穗圃采集半木质化的插条,剪切成长度为8 cm~10 cm的插穗,保留2~3个叶片;扦插前 插穗用300 ml/L~500 ml/L的多菌灵溶液浸泡5 s~10 s消毒。 5.2.1.5 扦插 将插穗浸入400 mg/L~500 mg/L的NAA溶液3 s~5 s,插入营养杯中,深度4 cm~5 cm。 5.2.1.6 插后管理 扦插后采用全光雾喷灌方式,保持叶片表面湿润,且满足湿而不滴,直至生根。根系达到5 cm~8 cm时,将营养杯移至炼苗场集中摆放,在遮光率约为35 %的遮荫网下进行炼苗,每3 d~5 d浇1次水, 15 d后可进行大田移栽。 5.2.2 硬枝扦插 5.2.2.1 扦插时间 2月下旬至3月下旬。 5.2.2.2 插穗准备 采集直径为1.0 cm~2.0 cm的组培苗一年生插条,剪切成12 cm~14 cm长茎段,每段至少保留3个饱 满有效腋芽。按照形态学的上下端整理好,每50~100根成1捆,在流动清水中浸泡24 h。扦插前用300 ml/L~500 ml/L的多菌灵溶液消毒5 s~10 s,400 mg/L~500 mg/L的NAA溶液中速蘸3 s~5 s。 5.2.2.3 大田扦插 3 DB13/T 5061—2019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每亩撒施有机肥2 t~3 t ,深耕 30 cm,耙平后作畦。畦向以南北向为宜,宽度为2.0 m,长度由地块形状及扦插数量确定。将插穗插入作 好的畦中,上端与床面齐平。 5.2.2.4 营养杯扦插 选用沙壤土与草炭土按体积比1:1混合或草炭土与蛭石按体积比5:2混合作为基质,基质消毒及灌 装同5.2.1.3。装杯后置于温室或拱棚苗床中。苗床以南北向低床为宜,宽100 cm、深15 cm~20 cm, 长度根据育苗数量确定。将插穗插入营养杯中,上端露出基质1.0 cm。 5.2.2.5 插后管理 营养杯扦插后浇透水,20 d后再次浇水。营养杯内基质湿度40 %~60 %,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 %~ 90 %。待生长至20 cm~25 cm时,去拱棚、遮阴,使苗木在遮荫网下自然生长。15 d后可撤除遮荫网。 5.2.2.6 大田移栽 可采用开沟移栽,沟深20 cm。将扦插苗按照株行距0.25 m ×1.0 m定植于沟内并培土成垄。定植 后,立即浇透水,7 d~10 d后,再次浇透水。 5.3 嫁接繁殖 5.3.1 砧木选择 砧木为小美旱(Populus popular’s)或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 5.3.2 接穗采集 芽接接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嫩枝采穗圃当年生枝条,随采随嫁接。穗条粗度0.5 cm~0.8 cm, 把接穗枝条采下后,去除叶片,留下叶柄,挂上标签,标注品种名称,用湿布包裹,再包上塑料布, 置于阴凉处备用;炮捻劈接接穗宜在生长停止后从硬枝采穗圃中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 条,穗条粗度为0.5 cm~0.8 cm。 5.3.3 嫁接时间 一条鞭芽接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炮捻劈接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展叶前进行。 5.3.4 嫁接方法 一条鞭芽接嫁接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T”字形芽接,在生长的砧木苗上选择粗度在1 cm~2 cm之 间部位的进行嫁接,第一个接芽距地表5 cm左右,向上嫁接,间隔长度为15 cm~17 cm;炮捻劈接在一 年生砧木苗上,选择粗度在1.0 cm~2.5 cm之间部位,剪成长度为10 cm~12 cm的段。 5.3.5 嫁接后管理 一条鞭嫁接15 d~20 d后检查成活率,手触碰叶柄脱落即为成活,1个月后解除捆扎物。对接穗未 成活的砧木,萌生新枝后,于夏、秋季可用芽接方法补接。一条鞭嫁接落叶后分段沙藏。炮捻劈接后 应进行沙藏。春季进行扦插育苗,方法同5.3。 6 定植后管理 4 DB13/T 5061—2019 6.1 培土 定植后幼苗生长至40 cm~50 cm时,应进行培土作业,垄高10 cm;待苗木生长至1.5 m左右,进行 二次培土,垄高30 cm。 6.2 水肥管理 4~6月,根据土壤墒情每月可浇透水1次,7~8月进入雨季适当浇水,9月之后应控水。 5~7月,施用氮肥2~3次,每次追肥尿素15 kg~20 kg,8月后施用磷肥和钾肥1次,每亩施用过磷 酸钙20 kg和硫酸钾6 kg。可采用沟施,在相邻的两垄之间开10 cm深的沟,肥料撒施于沟内,用土覆盖 后浇水。 6.3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除化学防治外,还可通过黑光灯、性诱剂诱杀等物理和生物 防治方法。 7 苗木出圃 7.1 出圃时间 宜在春季苗木萌动前或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后进行。 7.2 起苗、运输及贮藏 按照DB13/T 617-2005的规定执行。 7.3 检疫 苗木出圃前应进行检验检疫,苗木检测方法及规则按照GB 6000-1999和GB/T 6001-1985的规定执 行,苗木检疫按照GB/T 23473-2009的规定执行。 8 苗木档案 按照GB/T 6001-19

pdf文档 DB13-T 5061-2019 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061-2019 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061-2019 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061-2019 雄性毛白杨育苗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4:02: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