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080.01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115—2019 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11 - 28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28 实施 发 布 DB13/T 511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辉、杨雷、李莉、杨莉、张建军、范婧芳、季文章、李海山、宋世佳、杨 阳、郭玉炜、冯楷斌。 I DB13/T 5115—2019 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培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园地要求、苗木培育、栽培技术、病虫 害防治、果实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草莓品种“红星”的促成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Z 26575 草莓生产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444 草莓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104 无公害食品 草莓产地环境条件 NY/T 3219 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NY/T 2725 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促成栽培 草莓花芽分化至自然休眠之前,通过保温抑制其进入休眠,从而达到提前采收的一种栽培方式。 4 园地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104的规定。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园地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和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进行促成栽培。 5 苗木培育 5.1 种苗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作为繁育母株,宜使用脱毒苗。 1 DB13/T 5115—2019 5.2 生产苗培育 按照GB/Z 26575第5章要求执行。生产苗培育后期,应及时去除小苗、弱苗等。选择根系发达、 成龄叶片5~7片、新茎粗1.0 cm以上、苗重30 g以上的健康壮苗作为生产苗。 6 栽培技术 6.1 土壤准备 清除前茬作物残体,破垄,深松耙平土壤。 6.2 土壤消毒 连作地块应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处理方法可选用“太阳能 + 生物质物料”或“太阳能 + 生物质物 料+石灰氮”进行处理。 6.2.1 “太阳能 + 生物质物料”处理 适用于栽培草莓2年的连作土壤。6~8月施用小麦、玉米等粉碎秸秆、每亩施尿素5 kg和有机肥 3000 kg~5000 kg,土壤深翻,起高垄,高度20 cm~30 cm,宽度45 cm~50 cm,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 一层地膜或旧棚膜,将旧棚膜覆盖在温室钢骨架上,密封温室。太阳能消毒时间为20 d~30 d。 6.2.2 “太阳能 + 生物质物料+石灰氮”处理 适用于栽植草莓3~5年的连作土壤。在6.2.1中施入生物质的基础上按照每亩30 kg~50 kg撒施石 灰氮,其他处理同6.2.1。 6.2.3 化学药剂消毒 适用于栽植草莓5年以上的连作土壤。消毒时间一般在 6 月上旬至7 月上旬。化学药剂消毒按照 NY/T 1276要求执行。目前主要使用棉隆、氯化苦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分别按照NY/T 3219、NY/T 2725 要求执行。 6.3 整地作垄及基肥 8月初平整土地,结合土壤深耕,土壤消毒时未使用有机肥的地块,每亩施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 000 kg~5 000 kg和氮、磷、钾复合肥30 kg~50 kg,或商品有机肥800 kg~1 000 kg,整地深度30 cm。 采用深沟高垄,垄面宽50 cm~60 cm,垄沟宽30 cm~40 cm,沟深30 cm。 6.4 栽培定植 定植时间为8月底至9月初。大垄双行,株距15 cm~18 cm,小行距20 cm~25cm,每亩用苗量8000~ 11000株。 6.5 田间管理 6.5.1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检查成活率及时补苗。 6.5.2 棚膜覆盖 2 DB13/T 5115—2019 外界最低气温平稳下降到8~10℃时,覆盖棚膜。 6.5.3 地膜覆盖 扣棚膜7 d~10 d后,覆盖地膜,可选用黑色、银灰色或黑色与银灰色双色膜,地膜厚度在0.010 mm~ 0.015 mm,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破膜时孔越小越好,地膜展平后,立即进行浇水。 6.5.4 温湿度管理 白天棚内温度高于30℃时,放风降温。夜间棚内温度低于5℃时加盖保温被或草帘。不同生育时期 草莓适宜生长的温湿度指标见表1。 表 1 草莓适宜生长的温湿度指标 时期 温度 湿度 白天温度 夜间温度 最低温度 显蕾前 28~30℃ 12~15℃ 8℃ 70 %~80 % 显蕾期 25~28℃ 10~12℃ 10℃ 70 %~80 % 花期 23~25℃ 8~10℃ 5℃ 40 %~50 %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20~25℃ 6~8℃ 2℃ 60 %~70 % 6.5.5 水肥管理 6.5.5.1 灌溉 灌溉方式为滴灌。根据田间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补水,保持草莓根系周围土壤湿润,要 掌握定植时浇透水,定植后一周内早晚各浇1次。草莓苗成活后掌握“湿而不涝,干而不旱”的浇水原 则,清晨叶片不吐水时应及时浇水。 6.5.5.2 追肥 施肥按照NY/T 496 要求执行。顶花序显蕾时和顶果开始膨大时,进行第1、2次追肥,以冲施钙、 磷、钾肥为主;顶花序果实采收前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第3、4次追肥,以冲施钾肥为主;而后每隔15 d~ 20 d追肥1次,每次每亩冲施氮、磷、钾复合肥3 kg~5 kg。还可配合使用甲壳素、氨基酸、磷酸二氢 钾等肥料进行叶面喷施。 6.5.5.3 二氧化碳气肥 6.5.6 12 月至翌年 2 月,晴天上午 9 时前,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肥料,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 500 mg/L~700 mg/L。 6.5.7 赤霉素处理 保温7 d后,喷施赤霉素,浓度为5 mg/L~7 mg/L,每株用量5 mL。重点喷到植株心叶部位,只喷1 次。喷赤霉素时最好选在高温时间。 6.5.8 植株管理 6.5.8.1 摘叶 3 DB13/T 5115—2019 定植后10 d~15 d去除老病残叶。扣棚后3 d~5 d去除老叶1次,每株草莓保留4~6片功能叶。摘叶 后参考附录A及时用杀菌剂处理。 6.5.8.2 去侧芽 翌年2月前,每个植株除主茎外,选留1~2个方位好且粗壮的侧芽,其余全部去除,2月后可适当 增加选留侧芽数量。 6.5.8.3 除匍匐茎 植株生长过程中,应及时去除匍匐茎。 6.5.8.4 疏花疏果 及时摘除花序上的畸形果、高级次无效花和无效果,每个花序保留果实7~12个,采果结束后花序 梗要及时摘除。 6.5.8.5 光照管理 每亩用100 W的白炽灯20~30个或60 W的白炽灯35~40个。50 W的LED植物补光灯,每亩用8~10个。 6.5.9 辅助授粉 草莓开花前3 d~5 d放入蜜蜂,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包括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蚜虫、螨类和蓟马等。 7.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7.3 农业防治 宜使用脱毒原种苗繁育的种苗进行生产;及时清除病株、病叶、病果并深埋处理,合理调控温湿 度,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7.4 物理防治 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在棚室放风口设置25~30目 防虫网,防止害虫侵入。 7.5 生物防治 根据棚室内病虫害的种类,释放天敌或使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7.6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和附录B。在采果期,应遵守农药使用安 全间隔期规定,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4 DB13/T 5115—2019 8 果实采收 8.1 采收时期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90 %以上,进行采收,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采收。 8.2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手掌轻轻包住果实,不挤压果皮,向上翻折即可,采摘的果实要求不损伤花萼,无机械 损伤。 5 DB13/T 5115—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红星草莓主要病害及化学防治措施 红星草莓主要病害及化学防治措施见表A.1。 表A.1 红星草莓主要病害及化学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炭疽病 施用药剂名称 苯甲·醚菌酯、咪鲜 胺锰盐、吡唑醚菌酯 施用方法 施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 2~3 次 5 d~7 d 3~4 次 2 d~3 d 2~3 次 7 d~10 d 2~3 次 7 d~10 d 32.5 %苯甲·醚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50 %咪鲜胺 锰盐 750 倍液,或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1500~2000 倍液,发病初期或开花前喷雾交替使用。 2 每 100 m 安装 1 台硫磺熏蒸器,熏蒸器内放入 白粉病 硫磺粉、嘧菌酯、醚 99.5 % 硫磺粉 15 g~20 g,每天熏蒸 2h,25 %嘧 菌酯 菌酯悬浮液 1500 倍, 或 50%醚菌酯水分散剂 3000~ 5000 倍液,发病初期或开花前喷雾交替使用。 灰霉病 嘧霉胺、啶酰菌胺 40%嘧霉胺悬浮剂 1000 倍液,或 50%啶酰菌胺 1200 倍液,发病初期或开花前喷雾交替使用。 定植前用 2.5 %咯菌腈悬浮剂 600 倍液浸根处理 3 根腐病 咯菌腈、噁霉灵、氯 min~5 min,晾干后可定植;定植后发现病株及时 溴异氰尿酸 拔除,并用 70 %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 %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灌根。 6 DB13/T 5115—2019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红星草莓主要虫害及化学防治措施 红星草莓主要虫害及化学防治措施见表B.1。 表B.1 红星草莓主要虫害及化学防治措施 虫害名称 蚜虫 施用药剂名称 吡蚜酮、烯啶虫 胺、啶虫脒 施用方法 施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 2~3 次 10 d 2~3 次 10 d 2~3 次 7 d~10 d 25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2000~2500 倍液,10 %烯啶虫胺 水剂 2000 倍液,5%啶虫脒乳油 1500~2000 倍液。采收 前 15 d 停止用药。 可选用

pdf文档 DB13-T 5115-2019 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 培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115-2019 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 培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115-2019 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 培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115-2019 红星草莓品种促成栽 培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4:05: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