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B 43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145—2019 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 胺残留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2019 - 12 - 27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28 实施 发 布 DB13/T 514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兽药监察所、河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秦皇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承德市畜禽水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石家庄市畜产 品质量监测中心、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邢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邢台市农业农村局、 邢台市畜牧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萍、刘怡菲、翟明成、李研东、闫超、李海龙、马立才、张嘉楠、刘力、 李云、崔沙沙、赵芳、武侠均、钱春彩、左佳、 孟令庄、李文香、李肖莉、陈宝明。 I DB13/T 5145—2019 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检测方法 酶联 免疫吸附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的制 样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量的快速筛选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的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制样 3.1 样品的制备 取新鲜或冷冻的空白或供试组织,去除脂肪和筋膜,绞碎均质。 3.2 样品的保存 -20 ℃以下贮存,保存期6个月。 4 测定方法 4.1 原理 本方法的测定原理是竞争性酶联免疫反应。酶标板微孔上预包被有偶联抗原,加标准品或待测样 品后,再加抗金刚烷胺抗体,包被抗原与加入的标准品或待测样品竞争抗体,通过洗涤除去游离的抗 原、抗体及抗原抗体结合物。再加入酶标记物,酶标记物与抗体结合。加入底物液后,结合到板上的 酶标记物使底物显色。加终止液,用酶标仪测量微孔溶液的吸光度值,金刚烷胺浓度与吸光度值成负 相关,按绘制的校正曲线定量计算。 4.2 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 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a) 乙腈; b) 正己烷; c) 金刚烷胺类药物试剂盒,组成见附录 B; 1 DB13/T 5145—2019 d) e) 样品稀释工作液:用水将浓缩样品稀释液(附录 B.7)按 1:19 体积比进行稀释,混匀后备 用; 洗涤工作液:用水将浓缩洗涤液(附录 B.8)按 1:19 体积比进行稀释,混匀后备用。 4.3 仪器和设备 a) b) c) d) e) f) g) h) i) j) 4.4 分析天平:感量 0.01 g; 旋涡振荡器; 离心机:转速 4000 rpm 以上; 氮气吹干仪; 酶标仪(配备 450 nm、630 nm 滤光片); 单道微量移液器:20μ L~200 μ L,100μ L~1000 μ L 和 1 mL~5 mL; 多通道微量移液器:50μ L~300 μ L; 恒温箱; 计时器:精确到秒; 离心管:15 mL 、50 mL。 测定步骤 4.4.1 试料的制备 试料的制备包括: ——取制备后的供试样品,作为供试试料; ——取制备后的空白样品,作为空白试料; ——取制备后的空白样品,添加适宜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空白添加试料。 4.4.2 试样提取、净化 准确称取试样3 g±0.05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50 μ L样品提取剂、6.0 mL乙腈,充分涡动2 min; 室温(25 ℃±5 ℃)下4000 rpm离心5 min;取3.0 mL上清液于15 mL干净离心管中;60 ℃~70 ℃水浴 氮气吹干;加入2 mL正己烷充分涡动30 s,再加入1.0 mL样品稀释液,充分涡动30 s;4000 rpm离心5 min;弃去上层正己烷及中间层杂质;取50 μ L进行检测。 4.4.3 试样测定 4.4.3.1 测定条件 所有操作应在25℃±5℃条件下进行,金刚烷胺检测试剂盒中所有试剂的温度均应回升至相应温度 后方可使用。 4.4.3.2 测定步骤 将50 μ L各标准品工作液/样品溶液分别加入对应的孔中;每孔中加入50 μ L酶标记物工作液和50 μ L抗体工作液,振荡酶标板10 s充分混匀,室温(25℃±2℃)下避光反应30 min,倒掉板孔中液体, 每孔加 260μ L 洗涤工作液充分洗涤4次,每次浸泡15 s~30 s,倒掉板孔中液体,将酶标板拍干;立 即在每孔中加入100 μ L 底物A、B 混合液(底物A液、底物B液按体积1:1混合),振荡酶标板10 s充分 混匀,室温(25 ℃±2 ℃)下避光反应15 min~20 min;在每孔中加入50 μ L终止液,振荡酶标板10 s 充分混匀;终止后5 min内用酶标仪在双波长450 nm、630 nm 下读取酶标板吸光度值。 2 DB13/T 5145—2019 4.4.3.3 平行试验 按4.4.3.2步骤,对同一标准溶液、同一样品溶液均应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4.5 结果判定和表述 用所获得的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吸光度值的比值进行计算。见式(1): 相对吸光度值(%)= B B0 ×100%………………………………………(1) 式中: B --为标准(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 B0 --空白(浓度为0标准溶液)溶液的吸光度值。 将计算的相对吸光度值(%)对金刚烷胺标准品浓度(µg/L)作半对数坐标系统曲线图,对应的 试样浓度可从校正曲线算出。 5 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 5.1 检出限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 0.85 μ g/kg。 本方法的定量限为 1.0 μ g/kg。 5.2 准确度 本方法在1.0 μ g/kg、2.0 μ g/kg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回收率为60 %~120 %。 5.3 精密度 本方法在1.0 μ g/kg、2.0 μ g/kg添加浓度水平上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5 %。 5.4 交叉反应率 a) b) c) d) 金刚烷胺:100 %; 金刚乙胺:230.0 %; 索金刚胺:240.0 %; 美金刚胺:<1.0 %。 6 确证试验 当样品检测结果判为阳性时,应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确证。 3 DB13/T 5145—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标准曲线参考图 图A.1 标准曲线参考图 4 DB13/T 5145—2019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金刚烷胺系列标准溶液 B.1 金刚烷胺系列标准溶液:0 μ g/L、0.1 μ g/L、0.3 μ g/L、0.9 μ g/L、2.7 μ g/L、8.1 μ g/L。 B.2 高浓度标准品:100 μ g/L。 B.3 酶标板:包被有金刚烷胺偶联抗原。 B.4 金刚烷胺抗体工作液。 无水 Na2HPO4 1.072 g NaH2PO4•2H2O 0.59 g NaCl 8.5 g KCl 0.4 g Proclin 300 200 μ L B.5 金刚烷胺酶标记物工作液。 无水 Na2HPO4 1.072 g NaH2PO4•2H2O 0.6 g NaCl 16 g KCl 0.4 g Proclin 300 200 μ L 牛血清蛋白 50 g 注 1:去离子水定容至 1L。 注 2:配制酶稀释液前-20℃保存的小牛血清要预先解冻,用前慢慢摇匀,且最后加入。 B.6 样品提取剂:0.1 mol/L 硫酸。 B.7 浓缩样品稀释液:20 倍浓缩液。 NaCl 8 g KCl 0.2 g Na2HPO4•12H2O 3.58 g KH2PO4 0.24 g 注:去离子水定容至 1L。 5 DB13/T 5145—2019 B.8 浓缩洗涤液:20 倍浓缩液。 NaCl 64 g KCl 0.036 g Na2HPO4 •12H2O 23.2 g KH2PO4 2 g Tween-20 20 mL Proclin 300 300 μ L 注:去离子水定容至 1L B.9 底物 A 液:过氧化氢脲。 内 容 理论量 过氧化氢脲 1g 稳定剂 12.5 g 蒸馏水 1000 mL B.10 底物 B 液:四甲基联苯胺。 内 容 理论量 四甲基联苯胺(TMB) 0.55 g 稳定剂 7.5 g 蒸馏水 1000 mL B.11 终止液:1 mol/L 硫酸。 6

pdf文档 DB13-T 5145-2019 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145-2019 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145-2019 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145-2019 鸡肉、鸭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索金刚胺残留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4:08: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