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7.200.01 Y 55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220—2019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park 2019 - 12 - 27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220—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建设原则 .......................................................................... 2 5 建设要求 .......................................................................... 2 6 管理与服务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空气质量指数与户外运动指引表 .................................... 6 I DB36/T 122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体育产业管理中心、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军、熊伟、张芸、周学礼、江娉婷、涂志明、徐南斌。 II DB36/T 1220—2019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体育公园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建设要求、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各县(市、区)行政区域内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治理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556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7110 商场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 GB/T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 34290 公共体育设施 室外健身设施的配置与管理 GB 37489.2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第2部分:住宿场所 GB/T 37913 公共体育设施 安全使用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GB/T 50569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CJJ 4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JGJ/T 163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LY/T 2790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 TY/T 3001 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管理 通用要求 DB36/T 1215 健身步道建设规范 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86体计基字559号)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体育总局令第17号)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36/T 1220—2019 3.1 生态体育公园 ecological sports park 具备良好生态环境、体育运动、休闲观光等资源设施,能满足公众体育运动、游览、娱乐、休闲、 康养等大健康需求的公园。 3.2 体育设施 sports facilities 向公众开放的,用于开展体育比赛、训练、教育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场馆、场地、器材和设备。 3.3 健身步道 fitness trails 由道路本体、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组成,用于公众开展健身活动的道路,按照使用方式分为登山步 道、健走步道和骑行道三类。 3.4 生态材料 eco-material 在生产、运输、储存、消费和循环再生的整个过程中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标准,环境影响低、 资源利用率高、生态服务功能强、经济成本低的环境友好型材料。 4 建设原则 4.1 生态性 应以遵从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原则,体现生态体育化、体育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在保持原 自然生态基础上,以局部改造为主。 4.2 运动休闲性 应以满足公众开展休闲健身、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等运动需求为基本导向,配置完善相应体育设施。 4.3 特色性 应融合当地红色(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以及古色(传统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因地 制宜,建设具有代表性体育项目的生态体育公园。 4.4 经济性 应以经济实用,资源节约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园林绿化和公园设施,创建亲近自然 的生态体育环境。 5 建设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以改建和扩建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公园基础资源,融入生态、体育元素。 2 DB36/T 1220—2019 5.1.2 新建的生态体育公园,应考虑城市规划布局、土地占用规模、居住人口规模、选址区域生态环 境等影响因素。 5.1.3 公园的面积、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等用地比例应符合 GB 51192 和《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 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等相关要求。 5.1.4 应结合公园的资源特色和主题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区,如健身运动区、生态保育区和管理服务 区等。 5.1.5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按照 GB 50763 相关要求执行。 5.1.6 公园内应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应用 APP、电子商务平台等智能化设施,向公众展示相关信息。 5.2 生态环境要求 5.2.1 绿化覆盖率应≥40%,其计算方式应符合 GB/T 50569 相关要求。 5.2.2 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相关要求,根据每日空气质量指数 AQI 信息,合理引导公众户外运动 (资料性附录 A)。 5.2.3 公园内的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应符合 GB/T 18921 相关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838 相关 要求,污水排放应符合 GB 8978 相关要求。 5.2.4 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绿色、低碳、环保、清洁的理念,选用生态材料。 5.2.5 各类设施建设应避开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易于遭到破坏和野生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有文 物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遗址绿地、古树名木,应做好保护措施。 5.2.6 公园周围 500m 及其主水域内应无污染源。 5.2.7 有条件的公园宜结合实际,运用多种形式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5.3 体育设施要求 5.3.1 体育场馆(地)不少于 5 个,运动项目类型不少于 8 项,配置可参照表 1。 表1 体育设施配置表 类别 体育设施 单杠、双杠、鞍马训练器、天梯、臂力训练器、上肢牵引器、划船器、多功能推揉器、 大转轮、肋木架、伸展器、太极推揉器等上肢锻炼器材设备。 漫步机、摸高器、骑马机、跷跷板、腿部按摩器、压腿训练器、蹬力器等下肢锻炼器材 设备。 仰卧起坐板、伸腰伸背器、扭腰器、背部屈伸凳、腰背按摩器、俯卧撑架、钟摆扭腰器 器材(或设备) 等躯干锻炼器材设备。 跷跷板、椭圆机、健身车等心肺功能锻炼器材设备。 篮球架、乒乓球台、台球桌、组合训练器、秋千、太空球、爬杆等综合训练器材设备。 棋牌桌、益智算盘等益智类器材设备。 平衡木、梅花桩等平衡功能训练器材设备。 滑梯、摇摇马等其他训练器材设备。 场馆(地) 健身步道、篮球场(馆)、羽毛球场(馆)、游泳馆(池)、足球场(馆)、排球场(馆)、 网球场(馆)等场地、场馆类设施。 5.3.2 体育设施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要求,应符合 GB/T 34290、GB/T 37913 等相关标准要求。 5.3.3 体育设施应包含健身步道设施,健身步道的建设应符合 LY/T 2790 和 DB36/T 1215 相关要求。 3 DB36/T 1220—2019 5.3.4 列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中的体育项目,应满足《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相 关要求。 5.3.5 公园应将当地特色文化与健身、休闲、文化创意等活动结合,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选配可以参照表 2。 表2 体育项目 类型 健身休闲类项目 项目名称 登山、攀岩、路跑、自行车、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网球、广场舞、 体育舞蹈、钓鱼、徒步、射箭、定向越野、马术等。 红色文化类项目 红色研学基地、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运动项目。 民俗技艺类项目 武术、盾牌舞、傩舞、舞龙、龙舟、手摇狮等。 5.4 公用设施要求 5.4.1 标识系统 5.4.1.1 同一行政区域内生态体育公园的主门造型应配置统一、规范的 LOGO 标识。公园内标志、标牌 上的文字、图案应统一规范,采用中外文字说明。 5.4.1.2 公园内的导向标志清晰、实用和美观,导向系统设置和公共信息符号应符合 GB/T 10001.1、 GB/T 10001.2 和 GB/T 15566 的要求。 5.4.1.3 公园内的标识、标志设施应数量充足,分布合理,位置醒目,指引有效。 5.4.2 智能化系统 5.4.2.1 公园内宜设置通信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 5.4.2.2 公共广播系统宜兼顾背景音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宜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周界防范系统、紧 急求助报警系统。 5.4.3 停泊设施 5.4.3.1 应根据公园的陆地面积、游客数量、交通需求等实际情况设置停泊设施,停车位指标应符合 GB 51192 相关要求。 5.4.3.2 应至少满足小型车、自行车(含单人自行车、双人或多人异形脚踏车)的停泊需求;宜配置 具备房车临时停泊的设施。 5.4.3.3 宜

pdf文档 DB36-T 1220-2019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220-2019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220-2019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220-2019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07: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