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95.060.10 W 30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960—2019 大麻打成麻技术要求 2019 - 12 - 20 发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3 - 20 实施 发 布 DB14/T 1960—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质量要求 .......................................................................... 2 5 抽样数量和取样方法 ................................................................ 2 6 试验方法 .......................................................................... 2 7 检验规则 .......................................................................... 3 8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大麻打成麻标准样品制作及使用 ....................................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大麻打成麻试验方法 .............................................. 5 I DB14/T 196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标准化专家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亢秀杰、袁保卫、崔淼、王安耀。 II DB14/T 1960—2019 大麻打成麻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麻打成麻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抽样数量和取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大麻打成麻的品质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07 纺织名词术语(麻部分)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 GB/T 16984 大麻原麻 3 术语和定义 GB/T 570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成条性 单株韧皮纤维的完整程度。 3.2 整齐度 麻捆中大麻纤维根端对齐的程度,以及纤维长短的差异程度。 3.3 密实度 纤维紧密和手感轻重的程度。 3.4 加工不足麻 因脱胶或打麻不足含有死麻屑(连续长度等于或大于30 mm者)的麻。 3.5 1 DB14/T 1960—2019 含草量 每千克大麻打成麻中长度等于或大于100 mm的草的根数。 4 质量要求 4.1 原料麻采用干制大麻,其质量要求应符合 GB/T 16984 规定。 4.2 大麻打成麻按感官品质、技术要求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其质量依次降低。 4.3 大麻打成麻各等感官品质见表 1。 表1 感官品质 等级 成条性 可挠度 (柔软度) 密实度 整齐度 色泽 一等 二等 亮黑、光泽好 很好 柔软 很好 亮黑、深褐、光泽 整齐,差值 不大于 三等 较好 较柔软 较好 100 mm 好 分等符合率 含草量 % 根/kg 一等≥80 二等及以上≥80 亮黑、深褐或黄 褐,有少量杂色, 三等及以上≥80 光泽较好 4.4 大麻打成麻各等技术要求见表 2。 表2 技术要求 等级 4.5 4.6 4.7 4.8 长度 含杂率 N Mm % ≥340 二等 ≥300 三等 ≥260 ≥550 ≥500 大麻打成麻以强力、长度、含杂率、感官品质最低项定等。 大麻打成麻公定回潮率为 12.0%,最高回潮率不得超过 16.0%。 大麻打成麻各等加工不足麻率最高不得超过 2.0%,超过 2.0%顺降一等。 根据 4.3 规定的感官品质制作标准样品。标准样品制作及使用规定见附录 A。 5 抽样数量和取样方法 按附录B中B.2规定执行。 6 试验方法 按附录B中B.3规定执行。 2 强力 一等 ≤0 ≤3.0 ≤0.5 DB14/T 1960—2019 7 检验规则 7.1 大麻打成麻生产企业应按标准对产品进行逐批检验,并附有产品检验结果。 7.2 验收检查应是同一批号,并限于收货方尚未开包使用过的大麻打成麻。 7.3 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申请复验。 8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8.1.1 8.1.2 kg;60 8.1.3 分等打包,每包成包 75 kg 或 80 kg。 包内小捆麻重量:麻捆长度 45 cm 以下者为 1.5 kg~2.0 kg;45 cm~60 cm 者为 2.0 kg~2.5 cm 以上者为 2.5 kg~3.0 kg。 小捆麻应在根部三分之一处用同等的麻束捆绑,麻包用铁丝横向捆五道。 8.2 标志 大麻打成麻产品应附有合格证。在每包麻的两个大面各拴一个标签。标明生产加工单位、产品名称、 产品类别、等级、执行标准(本标准编号)、净质量等。 8.3 运输和贮存 产品在运输途中不允许损坏,并防潮、防火。不得与危险品混装、混贮。 3 DB14/T 1960—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大麻打成麻标准样品制作及使用 A.1 标准样品制作与仿制 A.1.1 标准样品根据表1规定的感官品质制作,每套标准样品分为一等、二等、三等,置于样品盒中。 A.1.2 标准样品与文字标准具有同等效力,是大麻打成麻定等的依据。 A.1.3 仿制标准样品应以制作的基本标准样品为依据。 A.2 标准样品使用 A.2.1 A.2.2 A.2.3 A.2.4 A.2.5 标准样品均为各等的底线,对照时不得低于该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仅适用于大麻打成麻感官检验,不作为其他指标检验对照依据。 使用标准样品时,保持标准样品完整。 对照检验时,应选择光线适中的地方,不得在阳光直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 标准样品应妥善保管,不得置于潮湿、高温或日晒的地方,以防变质。 A.3 标准样品有效期 实物标准样品有效期为两年,在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4 DB14/T 1960—2019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大麻打成麻试验方法 B.1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0 ℃±2 ℃,相对湿度65%±4%。 B.2 抽样数量和取样方法 B.2.1 抽样数量 抽样数量按每一交货批(同品种、同等、同一加工工艺为一批)包数而定。2包及以下者取1包,5 包及以下者取2包,10包及以下者取3包,25包及以下者取4包,350包及以下者取5包,350包以上者取6 包。 B.2.2 取样方法 B.2.2.1 从麻包中随机抽取共28捆麻,其中14捆作为实验室样品,其余14捆作为备样。 B.2.2.2 从2捆样品中,抽取质量约50 g的回潮率试样2个,现场称量或密封;另取2捆,抽取质量不少 于100 g的含杂率试样2个;剩余的10捆作为感官品质、强力、长度、加工不足麻率和含草量试样。从每 捆麻中随机抽取3束,每束质量约为10 g,共30束作为强力试样。 B.3 试验方法 B.3.1 回潮率试验方法 按GB/T 9995执行。 B.3.2 长度试验方法 B.3.2.1 仪器和工具 钢卷尺:分度值为1 mm。 B.3.2.2 程序和计算 测量每捆麻从纤维根部到80%的纤维能达到的长度。以10捆麻试验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结果保留整数。 B.3.3 加工不足麻率和含草量试验方法 B.3.3.1 仪器和工具 B.3.3.1.1 台秤:感量5 g。 B.3.3.1.2 天平:感量0.01 g。 5 DB14/T 1960—2019 B.3.3.2 程序及计算 B.3.3.2.1 称量每捆麻的质量。捡出其中加工不足麻和草。称量加工不足麻,计数草的根数,结果保 留整数。 B.3.3.2.2 按式(B.1)计算加工不足麻率。 L m1  100 m2 ...................................... (B.1) 式中: L ——加工不足麻率,%; m1——加工不足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 m2——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 B.3.3.2.3 按式(B.2)计算含草量,修约至一位小数。 I n m3 ....................................... (B.2) 式中: I ——含草量,单位为根每千克(根/kg); n ——草根数,单位为根; m3——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 B.3.4 含杂率试验方法 B.3.4.1 杂质分析机法 B.3.4.1.1 仪器及工具 B.3.4.1.1.1 天平:感量0.01 g。 B.3.4.1.1.2 大麻杂质分析机。 B.3.4.1.2 程序及计算 称取质量约100 g试样2个。根部朝前分两次均匀喂入杂质分析机,并随时挑出麻束内较大的杂质、 草等。将杂质箱内的杂质和手检杂质合并称量。 B.3.4.1.3 按式(B.3)计算含杂率。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修约至一位小数。杂质分析 机法为仲裁检验方法。 Z m5  100 m4 式中: Z ——试样的含杂

pdf文档 DB14-T 1960—2019 《大麻打成麻技术要求》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1960—2019 《大麻打成麻技术要求》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1960—2019 《大麻打成麻技术要求》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1960—2019 《大麻打成麻技术要求》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07: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