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40 Q 00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072—2019 稳态置换流洁净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2019 - 11 - 28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28 实施 发 布 DB13/T 507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院、北京大学、蒙牛乳业集团、 河北工程大学、北方设计院。 本标准起草人:宋建立、任阵海、林官明、张永宏、王景刚、魏树国。 I DB13/T 5072—2019 稳态置换流洁净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稳态置换流洁净送风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为工程设计、 施工和质量检测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的空气净化工程,包括新建建筑空气净化工程和既有建筑的空气 净化改造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5915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243 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1110 洁净厂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73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50073中的一些 术语和定义。 3.1 洁净室 clean room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室内尘埃粒子及其相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按要求进行控制。 3.2 粒径 particle size 给定的粒径测定仪所显示的、与被测粒子的响应量相当的球形体直径。 [GB 50073-2013,定义2.0.6] 3.3 悬浮粒子 airborne particle 1 DB13/T 5072—2019 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中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0.1μ m~5μ 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但不适用于 表征悬浮粒子的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及生命性。 [GB 50073-2013,定义2.0.7] 3.4 洁净度 cleanliness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或等于某粒径粒子的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GB 50073-2013,定义2.0.12] 3.5 多元重构 multivariate reconstruction 空调系统设计中利用建筑围护结构所形成的空间作为空调送风或回风管道的设计方法。 3.6 新风沉降室 new wind settlement space 将室外空气进行预处理的一种装置,具有新风过滤功能,并且便于空气过滤装置清洁更换。 3.7 气流流型 air flow pattern 对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和动态分布进行合理设计而形成的一种气体运动形式。 [GB 50073-2013,定义2.0.13] 3.8 单向流 unidirectional airflow 通过洁净室(区)整个断面的风速稳定、大致平行的受控气流。 [GB 50073-2013,定义2.0.14] 3.9 非单向流 non-unidirectional flow 送入洁净室(区)的送风以无序方式与室(区)内空气混合的气流分布类型。 [GB 50073-2013,定义2.0.17] 3.10 稳态置换流 steady displacement flow 使受控区域形成接近于推进式流场的(介于单向流和非单向流之间)低紊流度的置换气流组织形 式。 3.11 空态 as-built 设施已经建成,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的状态。 [GB 50073-2013,定义2.0.25] 2 DB13/T 5072—2019 3.12 静态 at-rest 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好,并按供需双方商定的状态运行,但无生产人员的状态。 [GB 50073-2013,定义2.0.26] 3.13 动态 operation 设施以规定的方式运行,有规定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GB 50073-2013,定义2.0.27] 3.14 自净时间 recovery time of cleanliness 洁净室被污染后,净化空调系统开始运行至恢复到稳定的规 定室内洁净度等级所需的时间。 [GB 50073-2013,定义2.0.38] 3.15 空气洁净度等级 air cleanliness class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某粒径的粒子的数量来划分的洁净程度规范。 [GB 50073-2013,定义2.0.19] 4 总则 4.1 为保证空气净化工程特别是大空间洁净室的气流组织合理,提高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满足工艺 要求,制定本标准。 4.2 稳态置换流洁净系统的设计、 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系统设计 5.1 一般要求 5.1.1 根据现场情况和工艺要求,建立合理流场,使受控区域形成稳态置换气流。 5.1.2 针对洁净室围护结构及设施情况,运用多元重构设计理念,选择符合其特点的气流流场。 5.1.3 综合考虑工艺流程、空气含尘浓度、洁净室自净时间,确定所需换气次数。 5.1.4 在送、回风系统中发挥静压箱的均压、分流、消噪作用,以实现气流的自动分配。 5.1.5 优先选用空调送、回风系统辐流送风通道装置,以提升室内流场的抗干扰能力。 5.1.6 在洁净系统中, 采用新风过滤装置 (洁净室用新风沉降室+新风机组来实现压差恒定控制装置), 以减少过滤面风速,降低新风阻力,增大容尘量。 5.1.7 系统设计应与建筑相结合,并考虑施工安装、操作使用、运行管理、部件更换和维护等要求。 5.2 送风量设计 3 DB13/T 5072—2019 5.2.1 换气次数 根据洁净室等级确定的换气次数,应结合工艺流程、空气含尘浓度、洁净室自净时间(动态), 经校验后,确定相应的换气次数。对于层高超过4 m(特别是≧9 m)的大空间洁净室应重视合理流场的 建立,选择较低的换气次数。 5.2.2 送风量 依据换气次数确定送风量,并应考虑下列因素: a) 室内操作人员的人数和位置; b) 工艺流程及其微粒生成率; c) 室外新风的洁净度; d) 空间产生的热湿量; e) 送风量值,送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 1) 为保持室内洁净级别所需的风量应满足 15 min~20 min 自净时间要求; 2) 根据冷热/湿负荷计算的风量; 3) 需要供给室内的新风量。 5.3 新风量计算 新风量应取下列两项中的最大值: a) 补偿房间的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之和; 3 b) 保证供给洁净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40 m /(P·h)。 5.4 气流方向与压差值 气流方向由高洁净度等级至低洁净度等级,不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之间的压差不低于5Pa(缝隙 风速控制在0.5 m/s~1 m/s),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10 Pa~15 Pa。 5.5 送风、回风末端装置 5.5.1 合理设置送风、回风和排风末端装置位置,提升室内气流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空间空气质量净 化效果,在满足技术要求(洁净等级和自净时间)前提下,可减少换气次数,节约能耗。 5.5.2 送风末端装置宜设置在房间上部且远离产尘设备,其位置与回风末端装置位置应形成斜对角线 关系。 5.5.3 回风末端装置宜设置在地板上方 0.3 m 左右的高度,将污染物保持在工作面以下,其位置与送 风口位置成斜对角线关系。 5.5.4 回风管道宜优先选用夹层墙,便于颗粒物沉降和清洁。 5.5.5 对于产尘车间的回风末端装置, 应设置便于清理的初效过滤器, 以防止粉尘集聚在回风管道内, 回风末端装置过滤器等级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5.5.6 送风末端装置设计要考虑两个因素:增加气流送出面积和气流送出的均匀度。 5.6 空气过滤器系统 5.6.1 送风末端空气过滤器宜集中布置,空气过滤器前应设置合理的静压箱。 4 DB13/T 5072—2019 5.6.2 空气过滤器的处理风量应小于或等于其额定风量。 5.6.3 中效或髙中效空气过滤器宜集中设置在空调箱的正压段。 5.6.4 安装相同位置的多组空气过滤器的阻力、效率应相近。 5.6.5 高效空气过滤器安装方式应严密、简便、 可靠, 易于检漏和更换。 5.6.6 对较大型的洁净厂房的净化空调系统的新风宜使用新风沉降室集中进行空气净化处理。 5.7 空调机组设计 5.7.1 洁净室送风优先选用经处理的部分室外新风与部分从洁净室来的回风混合而成再循环空调系 统。 5.7.2 空调机组宜处于正压工作环境,以减少污染气体的侵入,冷凝水排出宜放置在正压段。 5.7.3 空调机组出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使用送风静压箱和回风静压箱,静压箱的设计以截面风速 2 m/s、 降噪 15 db 为依据进行设计,合理确定材质、结构和尺寸。 5.7.4 空调机组中的初效过滤器应使用袋式过滤器,严禁使用板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与固定装置必 须严格密封,且便于更换和清洗。 5.8 风管及配件设计 5.8.1 洁净室风系统应优先考虑使用静压箱替代风量调节阀、三通等。 5.8.2 洁净室风系统应使用“多元重构”的设计理念,在风管与建筑围护结构进行结合、相互利用、 统一考虑进行统一施工。 5.8.3 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髙效空气过滤器的保护网、孔板、扩散孔板等附件的制作材料和涂料, 应符合输送空气的洁净度要求及其所处的空气环境条件的要求。 5.8.4 洁净送风和回风管道优先考虑圆形风管或椭圆形风管。 5.8.5 主管与支管的连接,不允许从主管上开口接支管,总管上的支管应优先使用静压箱式三通或四 通结构,其次考虑放样制作的三通或四通整体结构,且转角处应为圆弧或斜角结构。 5.8.6 在新风管、送风、回风总管段上, 宜设置风量测定孔。 5.9 设备选型 5.9.1 应根据洁净室的空间容积、洁净等级、自净时间、空气质量状况、送风量、压差值、送回风口 装置布局等各项因素,确定主要设备(部件)型号、数量和质量要求。 5.9.2 应对 5.8 风管及配件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制作安装要求。 6 工程施工 6.1 一般规定 6.1.1 工程施工质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
DB13-T 5072-2019 稳态置换流洁净系统 设计、 施工及验收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08: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