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060 Z 16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787—2019 水质 粪大肠菌群测定 光度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fecal coliforms—photometric method 2019 - 12 - 24 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24 实施 发 布 DB37/T 3787—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光光度法 ........................................................................ 1 5 荧光法 ............................................................................ 4 I DB37/T 378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夏科创仪器 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恒庆、由希华、宗雪梅、王婷、王聪、郑琳琳、邹康、潘光、周成、张芳、 张爱芳。 II DB37/T 3787—2019 水质 粪大肠菌群测定 光度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应急现场快速测定。 9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30 MPN/L,检测范围:30~10 MPN/L,检测周期不大于18 h。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581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粪大肠菌群 fecal coliforms 44.5 ℃培养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及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3.2 最大可能数 most probable number,MPN 最大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缩写为MPN),又称稀释培养计数,是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 间接计数法。利用统计学原理,根据一定体积不同稀释度样品经培养后产生的目标微生物阳性数,查表 估算一定体积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存在的数量(单位体积存在目标微生物的最大可能数)。 4 分光光度法 4.1 方法原理 一定量的水样与选择性培养基混合均匀放置于44.5 ℃环境下,粪大肠菌群产生β-半乳糖苷酶(β -D-galactosidase),并分解色原底物释放出色原体使培养基呈现颜色变化,通过连续分光光度(波长: 300 nm~600 nm)测定,依据待测水样色度变化与水中粪大肠菌群数成一定关系的原理,得出粪大肠菌 群浓度。 4.2 干扰和消除 1 DB37/T 3787—2019 4.2.1 活性氯具有氧化性,能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酶活性,导致细胞死亡,可在样品采集(4.5.1)时 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4.3.4)消除干扰。 4.2.2 重金属离子具有细胞毒性, 能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酶活性,导致细胞死亡,可在样品采集(4.5.1) 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3.5)消除干扰。 4.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3.1 粪大肠菌群检测试剂主要成分: ——蛋白胨:5 g; ——硫酸锰:0.005 g; ——硫酸镁:0.001 g; ——硫酸锌:0.001 g; ——磷酸盐:1.78 g; ——两性霉素 B:0.60 g; ——蒸馏水 1 000 mL。 制法:上述试剂溶于蒸馏水中,充分混匀,调整pH值为7.2~7.4,68.95 kPa(115 ℃),高压灭菌 20 min,分装贮存于4 ℃避光备用。 注:也可采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制品。 4.3.2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4.3.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2H2O)。 4.3.4 硫代硫酸钠溶液:ρ(Na2S2O3)=0.10 g/mL,称取 15.7 g 硫代硫酸钠(4.3.2),溶于适量水 中,定容至 100 mL,临用现配。 4.3.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ρ(C10H14N2O8Na2•2H2O)=0.15 g/mL,称取 15 g 乙二胺四 乙酸二钠(4.3.3),溶于适量水中,定容至 100 mL,此溶液保质期为 30 d。 4.3.6 无菌水:取适量纯水,经 121 ℃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备用。 4.4 仪器和设备 4.4.1 采样瓶:具螺旋帽或磨口塞的 100 mL、250 mL、500 mL 广口玻璃瓶。 注:在采集不存在或不考虑余氧、金属离子干扰的样品时,可采用市售无菌采样瓶或无菌采样袋。 4.4.2 微生物快速检测仪: ——恒温培养单元:不少于 2 个温控系统,温度控制精度 1 ℃,可自动调节待检测样本培养温度 (44.5 ℃±1 ℃); ——检测单元:不少于 4 个独立的检测系统,可实现多个样本的同时监测; ——数据显示、处理单元:自动输出检测结果,可查询和显示历史数据。 4.4.3 高压蒸汽灭菌器:121 ℃可调、101.3 kpa。 4.4.4 量筒:50 mL、100 mL。 4.4.5 移液管:1 mL、10 mL。 4.4.6 天平:感量 0.01 g。 注:移液管、采样瓶等玻璃器皿及采样器具试验前应按无菌操作要求包扎,121 ℃高压蒸汽灭菌20 min,烘干,备 用。 4.5 样品 4.5.1 样品采集 2 DB37/T 3787—2019 点位布设及采样频次按照GB/T 14581、HJ 494和HJ/T 91的相关规定执行。 与其它项目一同采样时,先单独采集微生物样品,采样瓶(4.4.1)不得用水样洗涤,采集水样于 灭菌的采样瓶中。 采集河流、湖库等地表水样时,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将带塞采样瓶插入水中,约距水面10 cm~15 cm 处,瓶口朝水流方向,拔玻璃塞,使水样灌入瓶内然后盖上瓶塞,将采样瓶从水中取出。如果没有水流, 可握住瓶子水平往前推。采样量一般为采样瓶容量的80%左右。采好水样后,迅速扎上无菌包装纸。 采集地表水、废水样品及一定深度的水样时,可使用灭菌过后专用采样装置采样。 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不同层次的搅扰。 如果采集的是含有活性氯的样品时,需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4.3.4),以除去活 性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每125 mL容积加入0.1 m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如果采集的是重金属离子含量较 高的样品,则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4.3.5),以消除干扰(每125 mL容积加入0.3 m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注:15.7 mg硫代硫酸钠(4.3.2)可去除样品中1.5 mg活性氯,硫代硫酸钠用量可根据样品实际活性氯量调整。 4.5.2 样品保存 采样后应在2 h内检测,否则,应10 ℃以下冷藏但不得超过6 h。实验室接样后,不能立即开展检 测的,将样品于4 ℃以下冷藏并在2 h内检测。 4.6 分析步聚 4.6.1 接种 接种待测水样于装有5 mL培养基的检测瓶中,定容至20 mL,水样与培养基应充分混匀。 4.6.2 培养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稳定30 min后,将接种后的检测瓶放置于微生物快速检测仪中,按照仪 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设置检测温度为44.5 ℃,点击“检测”按钮,2~18小时,仪器自动培养得出结果。 4.6.3 对照试验 4.6.3.1 空白对照 采用无菌水(4.3.6)作为待测水样按照本标准4.6.1~4.6.2进行空白测定,测试结果不得检出, 否则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效,应重新测定空白以及待测样品。 4.6.3.2 阴性及阳性对照 粪大肠菌群的阴性、阳性菌株参考表1。 表1 阴性、阳性菌株参照表 检测指标 粪大肠菌群 阳性菌种 阴性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型) 、克雷伯氏菌属 产气肠杆菌、粪链球菌 (Klebsiella trevisan)(耐热型) (Streptococcus faecalis)、假单胞菌属 将标准菌株制成300~3 000个/mL的菌悬液,将菌悬液按接种(4.6.1)和培养(4.6.2)要求操作, 阳性菌株应呈现阳性反应;阴性菌株呈现阴性反应,否则,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效,应重新测定。 注:可先制备较高浓度菌悬液,采用血球计数器在显微镜下对其浓度进行初步测定,再根据实际情况用无菌水 (4.3.6)稀释至300 MPN/mL~3 000 MPN/mL。 3 DB37/T 3787—2019 4.7 结果计算与表示 微生物快速检测仪自动计算检测结果,结果以科学计数方法表示。 4.8 精密度和准确度 微生物检测数据为偏态分布,按其统计分析要求,其检测所得结果全部经对数(以10为底)转换后 进行以下分析。 4.8.1 精密度 6家实验室对粪大肠菌群有证标准样品(7 620 MPN/L)进行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92 %~4.77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98 %,重复性限为0.32,再 现性限为0.52。 7 5 3 6家实验室对3个不同浓度实际样品(浓度为10 MPN/L、10 MPN/L、10 MPN/L)进行测定: 实验室内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0.64 %~2.36 %、1.07 %~3.06 %、2.42 %~6.81 %,实验 室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pdf文档 DB37-T 3787-2019 水质 粪大肠菌群测定 光度法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787-2019 水质 粪大肠菌群测定 光度法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787-2019 水质 粪大肠菌群测定 光度法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787-2019 水质 粪大肠菌群测定 光度法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14: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