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1 DB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31—2020 非耕地(沙地)黄瓜日光温室 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cucumber in solar greenhouse in non cultivated land( sandy land) 2020-01-10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2-10 实施 发 布 DB15/T 183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SAM/TC 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作物工作站、乌海市农业产业化指导服务中心(乌海市经济作 物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晓杰、程玉琳、沈传进、乌朝鲁门、张称心、李振德、闫云华、王相恩、孙 晶洁、高连英、曹慧、温波、刘亚农、董程明。 I DB15/T 1831—2020 非耕地(沙地)黄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非耕地(沙地)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条件、土 壤改良、生态型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技术及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非耕地(沙地)日光温室黄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GB/T 18518 黄瓜 贮藏和冷藏运输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SL 103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管道冲洗和系统试运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沙地 sandy land 戈壁和沙漠化土地,蕴藏有一定数量的水、土、动植物、矿物和热能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3.2 膜下微流灌 micr-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在采用滴灌带上有小孔,灌溉水以小流量供应到作物根区,实现局部灌溉。 3.3 蔬菜计划灌溉润湿层 wetted soil depth of vegetables 从节水灌溉和蔬菜生长发育的需求出发,确定占根系吸水量95 %,占垂直分布层95 %的根系的密集 层的深度,为蔬菜计划灌溉润湿层(简称灌溉润湿层)。 注:黄瓜苗期至开花结果初期灌溉润湿层为0 cm~25 cm,结瓜期0 cm~30 cm。 1 DB15/T 1831—2020 3.4 控漏灌水量 irrigation amount per application to avoid leakage 使灌溉水不会渗漏到根层外的蔬菜灌水量为控漏灌水量。 3 3 注:黄瓜每667 ㎡的控漏灌水量7 m ~ 14 m 。 3.5 耐候功能膜 weather-resistant functional film 具有防滴、防雾、保温、转光等功能的棚膜。按功能的不同分为流滴防老化膜、流滴保温防老化膜、 流滴转光防老化膜、流滴转光保温防老化膜以及上述耐候功能膜的消雾类型。 4 产地环境条件与灌溉水质要求 4.1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地下水位低,远离污染源和疫病区,水源供给充足, 排灌方便,电力稳定,交通便利的地块。 4.2 土壤条件 3 3 土层深厚的沙地,温室内进行土壤改良。每667 ㎡撒施农家肥15 m ~18 m ,过磷酸钙(含P2O5 15 % 下同) 60 kg~80 kg,结合耕地翻入土壤。经过改良后的沙地要求平整、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 保肥。土层浅薄、土质沙化严重、肥力贫瘠的荒漠、戈壁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其他条件应符合 GB 15618的规定。 4.3 灌溉水质要求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PH值为5.5~8.0,含盐量小于2000 mg/L、含铁量小于0.4 mg/L,总硫化物 含量小于0.2 mg/L。水质不符合要求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4.4 节水灌溉设施 采取膜下滴灌、膜下微流灌,进行蓄水池建造(蓄水箱、罐安装),蓄水池建在温室的一侧,下挖 1 m,外露0.5 m,宽1.5 m,长5.5 m,池上覆盖木板和棚膜,保持水温与温室内温度一致,安装功率大 于1 kw的加压水泵、电气设备、过滤器、肥液注入装置、测量仪表等。布设各级输水管道和滴水器符合 GB/T 50363的规定。 5 生产管理技术 5.1 温室类型 砂石地、荒漠区主要推广建造的各种类型的日光温室。 5.2 种植茬口 5.2.1 长季节栽培 9月下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12月上旬采收上市,翌年5月结束。 2 DB15/T 1831—2020 5.2.2 秋冬茬 8月中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10月中旬采收上市,翌年1月结束。 5.2.3 早春茬 12月中旬育苗,翌年1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采收上市,6月初结束。 5.3 育苗 5.3.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黄瓜品种。冬春、早春、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 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春夏、夏秋、秋冬、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 选择高抗、多抗病害,抗逆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砧木选择云南黑籽南瓜、美国黑籽南瓜、白 籽南瓜、黄籽南瓜等,黑籽南瓜用隔年旧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的规定。 5.3.2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塑料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有条件的采用工厂化育苗,配套催芽 室、育苗床架、肥水供给系统,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 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5.3.3 营养土及基质配制 5.3.3.1 营养土配制方法 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园土、腐熟农家肥、草炭、炉灰渣、锯末、菇渣、复合肥等,按田园 土三分之一、草炭(炉灰渣、锯末、菇渣)三分之一、腐熟农家肥三分之一比例配制,加入适量的广普 性杀菌剂并充分搅拌均匀,PH值调至6~7。 5.3.3.2 营养基质配置 2份草炭加1份蛭石,并按每立方米加5 kg消毒干羊粪,加1.9 kg~2.4 kg氮磷钾复合肥(N: P:K=15:15:15)、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 kg,加入适量广普性杀菌剂并充分搅拌均匀,PH值调至6~7。 5.3.4 种子处理 用0.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或温汤浸种。 5.3.5 催芽 将浸泡后的种子捞出洗净,黄瓜置28 ℃~30 ℃,黑籽南瓜置于25 ℃~30 ℃环境催芽,每天用30 ℃ 清水冲洗1~2次;70 %种子“露白”时播种。包衣种子直接播种。 5.3.6 播种期 黄瓜提前20 d~30 d播种。嫁接育苗接穗要比砧木提前播种3 d~5 d。 5.3.7 播种量 黄瓜每667 ㎡用种量140 g~160 g;黑籽南瓜每667 ㎡用种量1500 g。 3 DB15/T 1831—2020 5.3.8 播种及嫁接前管理 将混合均匀的基质加入适量水分,含水量达到40 %~50 %,将基质装入72孔穴盘中,装满刮平,压 穴,播入经催芽的黄瓜种子;用插接法时,在营养钵中播种砧木种子;用靠接法时,将接穗和砧木种子 先后播于一个营养钵里,砧木播在中央,接穗播在距砧木1 cm~2 cm处。播种后覆盖基质1.0 cm~1.5 cm, 喷水至穴盘底部渗水口看到水滴。低温期覆盖地膜保温保湿,高温期覆盖遮阳网或在地膜上覆盖纸被遮 光。幼苗出土前,控制苗床温度,白天25 ℃~30 ℃,夜间16 ℃~20 ℃。70 %幼苗出土时,及时揭去 床面地膜。出苗后白天床温 25 ℃~28 ℃,夜间15 ℃~18 ℃。 5.3.9 嫁接 5.3.9.1 嫁接时间 靠接,在黄瓜苗胚轴达6 cm~7 cm高,有真叶显露时;砧木苗胚轴高达5 cm~6 cm,第1真叶刚露 心时嫁接。插接,在南瓜子叶展平有第一片真叶,黄瓜两子叶一心时嫁接。 5.3.9.2 嫁接后的管理 将嫁接苗钵整齐地排入苗床中,用细土填充钵间缝隙,浇水,扣小拱棚,覆盖草帘等遮荫,避光3 d, 提高温湿度,苗床温度白天保持在25 ℃~28 ℃,夜间18 ℃~2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 %~95 %。 3 d后湿度降低到85 %,7 d~10 d伤口愈合,接穗长出新叶后逐渐揭去草帘等,床温白天 22 ℃~26 ℃, 夜间13 ℃~16 ℃。床温低于13 ℃加盖草帘保温。育苗期内视苗情浇水1~2 次。靠接法,在接口愈合 后7 d~10 d,及时剪断接穗的根;去除嫁接夹;及时摘除砧木的萌芽。 5.3.10 炼苗 冬春育苗,定植前一周,白天20 ℃~23 ℃,夜间10 ℃~12 ℃。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 控制水分。 5.3.11 壮苗标准 苗龄25 d~30 d,株高15 cm左右,子叶完整,4~5 片真叶,叶色浓绿,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 虫害。 5.4 定植前准备 5.4.1 整地施肥 定植前施基肥,每667 ㎡施农家肥料3000 kg~3500 kg,过磷酸钙(含P2O5 15 %下同) 60 kg~80 kg, 结合耕地翻入土地。起垄,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60 cm,垄高20 cm~25 cm,垄 宽50 cm~60 cm。 5.4.2 无土栽培 5.4.2.1 栽培槽建造 在温室内南北走向,按中线距离140 cm,挖内径宽60 cm,深25 cm~30 cm的槽,槽边码一层砖或 就地取块石做槽边,内衬1~2层膜,做成栽培槽。每个槽前端外侧下挖略低于槽底的坑,留排水口,槽 底设计成宽10 cm,深5 cm的U形沟,沟内铺5 cm厚的瓜子石,其上铺一层编织袋,排水。 4 DB15/T 1831—2020 5.4.2.2 栽培基质配置 将粉碎、高温发酵后的有机基质与无机基质按体积比8:2或7:3混配,配方见附录A。 5.4.2.3 基质发酵 5.4.2.3.1 玉米秸秆发酵工艺流程 粉碎玉米秸秆(粒径小于等于1.5 cm)、尿素、烘干鸡粪、高温放线菌按重量比1000:1:1:1~5搅 拌混合→高温发酵杀菌(65 ℃发酵12 h~24 h)→中温发酵(加入1~5份中温放线菌,控温45 ℃~50 ℃ 发酵8

pdf文档 DB15-T 1831—2020 非耕地(沙地)黄瓜日光温室 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831—2020 非耕地(沙地)黄瓜日光温室 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831—2020 非耕地(沙地)黄瓜日光温室 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831—2020 非耕地(沙地)黄瓜日光温室 生产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6:54: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