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19.100 ICS N 78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 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Code for testing of phased array ultrasonic welding joint Of buried gas pipeline Part 2: Electrocution joint detection 2020-01-03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2-03 实施 发 布 DB15/T 1819.2—2020 前 言 本标准DB15/T 1819《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第3部分:热熔接头检测。 本部分为DB15/T 1819的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鄂尔多斯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提出。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1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上海海骄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中燃城市 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派普诺管道检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奥凤祥、冯振华、王子荣、马玉华、杨虎诚、郑丽、张俊、党伊兵、梁海滨、 张恬、郭玉鹏、浩斯巴雅尔、印军华、高羽洁、冯春馨、霍勇、李宁、何宗辉。 I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的检测准备、检测系统的设置和校 准、检测程序、检测数据的分析、缺陷评定及检测报告。 本部分适用于公称直径为40 mm~400 mm的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的超声相控阵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558.1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 1 部分:管材 GB 15558.2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 2 部分:管件 DB15/T 1819.1-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 求 3 检测准备 3.1 检测区域 检测区域应包含焊缝本身宽度加上两侧各 5 mm 的母材。 3.2 扫查方式选择 选用沿线扫查+线扫描进行检测,线扫描角度为 0°。 3.3 探头的选择 3.3.1 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用探头采用一维线阵直探头。 3.3.2 探头声束汇聚区范围应能满足检测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内缺陷深度的要求。 3.3.3 探头激发孔径长度应尽可能覆盖单边电熔接头的检测区域,最小长度应大于 1/2 的单边电熔接 头检测区域。 3.3.4 为了使探头与管件外圆弧面有良好的耦合,探头激发孔径宽度应小于 10 mm。 3.3.5 探头频率根据管件厚度选定。不同管件厚度范围适用的探头频率见表 1。 1 DB15/T 1819.2—2020 表1 不同管件厚度适用的探头频率 管件厚度e(mm) 3<e≤10 10<e≤20 e≥20 频率f(MHz) 5~10 4~6 2.25~5 3.4 探头的布置及软件设置 3.4.1 探头的布置 采用线扫描对焊缝进行覆盖,探头平行于管件轴线,周向移动做沿线扫查(如图1)。 图1 探头的布置 3.4.2 聚焦设置 焊缝初始扫查聚焦深度设置在工件中最大探测声程处。 在对缺陷进行精确定量时,或对特定区域检测需要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时,可将焦点设置在 该区域。 3.5 扫查面准备 3.5.1 检测时机 聚乙烯管道的电熔接头应在焊接工作完成,自然冷却 2 h后进行检测。 3.5.2 电熔焊接接头 电熔焊接接头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采用管材符合 GB 15558.1 的要求,管件符合 GB 15558.2 的要求; b) 接头由持证焊工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组装、施焊; c) 接头宏观检查合格,接头的表面平整、干净,不影响探头与工件的声耦合。 3.5.3 表面清理 所有影响检测的污物等应予以清除。 3.5.4 扫查面标记 检测前应在工件扫查面上予以标记,标记内容至少包括扫查起始点和扫查方向。 3.6 耦合剂 3.6.1 耦合剂选用应符合 DB15/T 1819.1-2020 中 5.7 的要求。 3.6.2 实际检测采用的耦合剂应与检测系统设置和校准时的耦合剂相同。 4 检测系统的设置和校准 2 DB15/T 1819.2—2020 4.1 线扫描的校准 4.1.1 采用线扫描检测前,应对线扫描角度 0°时的声束校准,校准的声程范围应包含实际检测拟使 用的声程范围。 4.1.2 校准采用 PE-Ⅰ试块。 4.1.3 线扫描 TCG 修正后不同深度处相同反射体回波波幅应一致,且经最大补偿的声束回波的信噪比 不应小于 6 dB。 4.2 灵敏度设置 4.2.1 采用 TCG 方式校准灵敏度,使用 PE-Ⅰ系列试块进行。 4.2.2 扫查灵敏度的确定:扫查灵敏度由工艺验证试验确定,一般将最大检测范围内φ 1× 25 mm-4 dB 设置为满屏高度的 80~95 %,作为扫查灵敏度。 4.3 位置传感器的校准 4.3.1 检测前应对位置传感器进行校准。 4.3.2 校准方式是使扫查装置移动一定的距离(不小于 500 mm),对检测设备所显示的位移与实际位 移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小于 1 %,且最大不超过 10 mm。 4.4 检测系统的复核 4.4.1 检测系统的复核包括对灵敏度复核及定位精度复核,在如下情况时应对检测系统进行复核: a) 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b) 检测人员怀疑扫查灵敏度有变化时; c) 连续工作 4 h 以上时; d) 工作结束时。 4.4.2 复核应采用与初始检测设置时的同一试块。若复核时发现与初始检测设置发生偏离,则按照 表 2 规定执行。 表2 偏离和纠正 灵敏度 声程 偏离≤3 dB 偏离>3 dB 偏离≤1 mm 偏离>1 mm 通过软件进行纠正 应重新设置,并重新检测上次校准以来所检测的焊缝 不需要采取措施 应找出原因重新设置。若在检测中或检测后发现,则纠正后应重新 检测上次校准以来所检测的焊缝 5 检测程序 5.1 依照工艺设计将检测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置于检测状态。 5.2 在待检的电熔接头上使用耦合剂。 5.3 将探头摆放到要求的位置,沿工艺设定的路径进行扫查。探头移动轨迹与设定轨迹偏离不得超过 3 mm。 5.4 扫查时应扫查速度不大于 30 mm/s,扫查步进不大于 1.0 mm。 5.5 扫查停止位置应超过起始位置至少 20 mm;若需对焊缝进行分段扫查,则各段扫查区的重叠范围 至少为 20 mm。 5.6 由于电熔管件接线柱阻碍探头的移动,自动扫查时应避开。 3 DB15/T 1819.2—2020 5.7 扫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耦合,有耦合监控功能的仪器可开启此功能,若怀疑耦合不好,应重新 扫查该段区域。 6 检测数据的分析 6.1 检测数据的有效性评价 6.1.1 分析数据之前应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数据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数据是基于扫查步进的设置而采集的; b) 采集的数据量满足所检测焊缝长度的要求; c) 数据丢失量不得超过整个扫查的 5 %,且不允许相邻数据连续丢失; d) 扫查图像中耦合不良不得超过整个扫查的 5 %,单个耦合不良长度不得超过 2 mm。 6.1.2 若数据无效,应纠正后重新进行扫查。 6.2 缺陷的定性 6.2.1 根据 B 型显示,结合 A 扫描显示,对缺陷的性质进行分析。 6.2.2 依据缺陷的位置、显示图像,对照附录 A,确定缺陷的性质。 6.2.3 电熔接头缺陷性质包括: a) 接头中的孔洞; b) 熔合面夹杂,如夹物、氧化皮未刮等; c) 冷焊; d) 过焊; e) 电阻丝错位; f) 管材承插不到位。 6.3 缺陷的表征 6.3.1 缺陷尺寸 以B型显示和C型显示的图像中缺陷成像尺寸作为缺陷尺寸。 6.3.2 熔合面夹杂 熔合面夹杂缺陷为面积型缺陷,将其表征为由其外接矩形之长和宽围成的矩形。如图2所示,图2 中缺陷所在的面为聚乙烯电熔接头的熔合面,L表示聚乙烯电熔接头单边熔合区长度。X为缺陷矩形的轴 向方向上的边长,Y为缺陷矩形的周向方向上的矩形边长。 当存在两个以上的熔合面缺陷相邻时,应考虑熔合面缺陷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相邻缺陷间距小于 等于较短缺陷尺寸时,应作为一个缺陷处理,间距也应计入缺陷长度。 4 DB15/T 1819.2—2020 图2 熔接面缺陷的表征 6.3.3 孔洞 孔洞缺陷为体积型缺陷,应表征其长度X、宽度Y和孔洞自身高度h。其表征长度X和宽度Y的方法与 6.3.2相同,孔洞自身高度H采用电熔接头纵向截面的二维超声波图像中该缺陷显示最大高度表示。 6.3.4 电阻丝错位 采用电阻丝错位量来表征电阻丝错位的严重程度(图3)。图3为聚乙烯电熔接头的轴向剖面图。 a)未错位电阻丝位置 b)错位电阻丝位置 图3 电阻丝错位的表征 取其最大值作为电阻丝错位缺陷的计算尺寸,见式(1)。 x=max(x1,x2,…)……………………………………(1) 式中: x1、x2…——为电阻丝偏离其正常位置的距离, 6.3.5 冷焊 冷焊时,电熔接头的特征线与电阻丝的间距小于正常焊接接头。采用待检接头特征线与电阻丝的间 距与正常焊接接头特征线与电阻丝的间距相比较,用减量百分比表征冷焊程度。计算方法见式(2)。  l  H  1    100% ……………………………………(2)  l 式中: H ——冷焊程度; l ——从正常焊接电熔接头的超声成像图中,测得的特征线与电阻丝之间的距离; l′——从待测电熔接头的超声成像图中,测得的特征线与电阻丝之间的距离 l′。 5 DB15/T 1819.2—2020 6.3.6 过焊 6.3.6.1 过焊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a) 特征线与电阻丝之间的距离变大; b) 电阻丝发生错位; c) 在接头中容易产生空洞。 过焊按孔洞、电阻丝错位量和过焊程度来表征。 6.3.6.2 过焊程度表征 采用特征线与电阻丝间距离变大的百分比来表征过焊的严重程度,计算方法见式(3)。  l  H     1 100% ……………………………………(3)

pdf文档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819.2—2020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熔接头检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7:05: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