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0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498—2020 西藏虎头兰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ymbidium tracyanum L. 2020 - 03 - 04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04 实施 发 布 DB52/T 1498—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组织培养 .......................................................................... 1 3 苗期管理 .......................................................................... 3 4 包装运输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西藏虎头兰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5 I DB52/T 1498—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莲辉、杨林、颜凤霞、田凡、李从瑞、侯娜、王忠伟、李治珍、潘德权、何 莎。 II DB52/T 1498—2020 西藏虎头兰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藏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 L.)的组培育苗、炼苗移栽、盘苗培育、袋苗培 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虎头兰的设施培育。 2 组织培养 2.1 种子制备 2.1.1 人工授粉 选用性状优良、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植株,开花7 d~10 d,取成熟(呈橙色)花粉粘贴于另一健壮 植株雌蕊柱头上。 2.1.2 种子收集 授粉约500 d,西藏虎头兰蒴果成熟(呈淡黄色)未开裂时收集蒴果。 2.2 培养条件 -2 -1 -1 培养温度为25 ℃±2 ℃,光照强度40 μmol·m ·s ,光照时间12 h·d 。 2.3 2.3.1 培养基 配方 2.3.1.1 种子萌发培养基:MS+100 g/L 马铃薯+3.0%蔗糖+0.6%琼脂,pH 值 5.2~5.4。 2.3.1.2 增殖培养基:MS+6~BA0.5 mg/L +NAA 0.1mg/L +100 g/L 马铃薯+3.0%蔗糖+0.6%琼脂,pH 值 5.2~5.4。 2.3.1.3 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2 mg/L+100 g/L 马铃薯+3.0%蔗糖+0.6%琼脂,pH 值 5.2~5.4。 2.3.2 分装和灭菌 2.3.2.1 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未凝固前分装,分装量占培养容器(200 ml~300 ml)的 1/5~1/4。 2.3.2.2 已分装好的培养基封口,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加热升温,当压力为 0.105 MPa、温度 121 ℃时, 保持 15 min~20 min 灭菌,随后取出冷却。 2.4 2.4.1 种子灭菌及播种 种子灭菌 未开裂的蒴果经自来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上,依次用10%次氯酸钠消毒20 min、 75%的酒精表面消毒30 s、0.1%升汞溶液消毒15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 次。 1 DB52/T 1498—2020 2.4.2 种子播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好的蒴果置于灭菌滤纸上吸干水分,用解剖刀沿蒴果中缝线纵向切开,将 种子均匀撒播于培养基中。 2.5 初代培养 种子培养3 周左右,胚开始膨大,呈乳白色球状体;继续培养至原球茎转绿、叶原基出现,原球茎 之间有白色绒毛黏连。 2.6 增殖培养 带有叶原基的原球茎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分化,长至2~3 片叶时用于生根。 2.7 生根培养 增殖分化的小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长至3~4 片叶及2~3 条肉质根即可炼苗。 2.8 炼苗 2.8.1 炼苗方法 待小苗长出2~3 条约2 cm的根后,打开组培瓶盖并置于大棚中炼苗3 d~5 d。 2.8.2 炼苗条件 2.8.2.1 场地 栽植场地空气流通,远离污染,有一定遮光条件。 2.8.2.2 光照 栽植场地建遮光棚,遮光控制在60%~70%。 2.8.2.3 温度 生长最适温度为15 ℃~25 ℃,夏季遮阳降温,冬季保温防冻。 2.8.2.4 湿度 空气湿度为70%~80%,培养基质保持湿润。 2.8.2.5 通风 适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9 2.9.1 移载 培养基质及消毒 选用颗粒大小约为0.5 cm×0.5 cm的干树皮(松类)为基质,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经 太阳爆晒3 d~5 d后装于规格为45 cm×30 cm×6 cm的育苗盘中。 2 DB52/T 1498—2020 2.9.2 上盘移栽 从培养瓶中取出组培苗,用清水洗去附着的培养基。苔藓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 液浸泡1 h,挤干水分,包裹待移栽的瓶苗根部,种植于盛有基质的育苗盘中,每育苗盘栽苗60 株。 3 苗期管理 3.1 培养条件 同2.8.2。 3.2 换袋 3.2.1 盘苗植株长至 10 cm 左右,将其移栽至装有基质的小袋中培育,每袋栽植 1~2 苗,小袋规格: 8 cm×8 cm。基质同 2.9.1。 3.2.2 小袋苗长至 15 cm 左右,将其移栽至装有基质的中袋中培育,每袋栽植 2~3 苗,中袋规格: 16 cm×14 cm。基质同 2.9.1。 3.2.3 中袋苗长至 30 cm 左右,将其移栽至装有基质的大袋中培育,每袋栽植 4~5 苗,大袋规格: 26 cm×21 cm。基质同 2.9.1。 3.3 水肥管理 3.3.1 浇水 雾喷保持根系、茎叶湿润;夏秋两季7 d~10 d浇水1 次,春冬两季20 d~30 d浇水1 次。 3.3.2 施肥 将硫酸钾复合肥(N-P-K:14-16-15)颗粒撒至栽培基质上。3~6月份,每月施肥1 次。盘苗每苗施 肥1 g~2 g;小袋苗每袋施肥2 g~3 g;中袋苗每袋施肥3 g~5 g;大袋苗每袋施肥5 g~10 g。 3.4 病虫害防治 见表A.1。 4 包装运输 4.1 包装 4.1.1 包装容器 包装的容器为纸箱或塑料袋,应清洁、牢固、美观。 4.1.2 包装方法 采用25 cm~40 cm软塑料包装袋,每盆1 袋套好,用纸箱包装。叶包着花,防止损伤花蕾、折断叶 片,植株间要紧凑不松摇。 4.2 运输 运输工具清洁、防晒、防雨、通风、降温。轻装轻卸,不应重压。 3 DB52/T 1498—2020 4.3 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过程和主要措施的记录制度,并定期将生产记录及各类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归档。生产档案 长期保存。 4 DB52/T 1498—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西藏虎头兰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 西藏虎头兰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炭疽病 被害叶呈黑斑,以新芽为主, 防治方法 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 且危害较快,较严重者整苗 液,25%咪鲜胺(施保克) 乳油,25%炭特灵可湿 枯死。 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800~1000倍液,8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 d~10 d 喷药 1次,连喷3~4次。 叶斑病 被害叶呈黑斑,主要发生在 新芽。 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 隔7 d~10 d喷药1次,25%咪鲜胺(施保克)乳油, 10%苯醚甲环唑(世高) 水分散粒剂800~1000 倍液,隔15 d~30 d 喷药1次,连喷2~3次。可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软腐病 采用72.2%霜霉威(普力克) 水剂500倍液, 基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58%精甲霜灵加代森锰锌(金雷多米尔) 可湿性 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50倍液交替喷施。 介壳虫 寄生叶片,叶背面多于叶面。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 行,即用200 g/L红皮大蒜或烟筋水溶液,每隔7 d~10 d 喷洒1次,连喷2~3次。用1000~1500 倍8%吡虫啉、噻嗪酮交替防治使用。 蚜虫 吸食花葶汁液,导致花蕾脱 落。 零星发生的蚜虫用软刷轻轻刷除,剪去带 虫枝叶集中烧毁。配制糖醋酒溶液(红糖、白 酒、醋、清水=1:1:4:16)诱杀。用2000~3000 倍60%吡虫啉溶液,每隔7d~10d 喷药1次,连 喷2~3次。 蝗虫 取食嫩叶、花蕾和花。 用 1000 倍 50%的辛硫磷乳油或 50%的杀螟 松乳油进行防治,每隔 7d~10d 喷药 1 次,连 喷 2~3 次。 蜗牛 啃食幼芽、嫩叶、花苞和花 瓣。 温室四周撒石灰、草木灰、谷皮等。虫害 发生后,在晚间和清晨人工捕捉,或用蘸取蔗 糖溶液的白菜叶诱杀;用蜗牛敌(多聚乙醛) 配制成2.5%~16%有效成分的玉米粉,撒在蜗 牛经常出没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52/T 1489-2020

pdf文档 DB52-T 1489-2020 西藏虎头兰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489-2020 西藏虎头兰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489-2020 西藏虎头兰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489-2020 西藏虎头兰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7:07: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