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46—2019 大白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2019- 12 - 17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01 - 01实施 发 布 DB51/T 2646—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种子采集与贮藏 .................................................................... 1 4 播种育苗 .......................................................................... 1 5 养护管理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大白杜鹃常见有害生物防治方法 .................................... 8 I DB51/T 264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农林大学,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文宝、卜晓莉、张虹、姬慧娟、代林利、何飞阳、欧亚非、余海清、王飞、 刘燕云 II DB51/T 2646—2019 大白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栽培所要求的种子采集与贮藏、播种育苗、扦插 育苗、大苗培育、苗木出圃、绿化栽植和养护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大白杜鹃适生区的苗木培育、栽培生产和绿化栽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CJ/T 23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种子采集与贮藏 3.1 蒴果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色彩好且开花数多且无病虫害的优株进行采种。10 月~11 月,当蒴果由青绿色转 变为黄褐色时进行采集。 3.2 种子处理及贮藏 将蒴果摊放在通风处阴干。轻敲蒴果,待种子脱落后,细筛除杂得到净种,收集净种装入布袋或厚 信封袋中,在 3℃~5℃下冷藏。 4 播种育苗 1 DB51/T 2646—2019 4.1 圃地选择 苗圃应选择交通方便、水电充足、地势平缓、排灌良好、阴凉湿润、土壤疏松,海拔1000 m~3000 m,pH值5.5~6.5,土壤病虫害较少,土壤肥力较高的林间空地、采伐迹地或农耕地。圃地夏季最高温度 不超过30 ℃,昼夜温差大,年均光照时间大于1000 h。 4.2 苗床整地 整地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砾等杂物。土壤精耕细耙后起畦作床,床面宽 1m~1.2m,床 高 15 cm~20 cm,床间距 40 cm,长度随地形而定。在苗床上铺上 5 cm~10 cm 基质(泥炭土:珍珠岩=8:2)。 4.3 播种 3 月~5 月播种。大白杜鹃种子千粒重为 0.13 g~0.15 g,采用直接撒播,按照出苗率 75 %,播种量 0.3 g/m2~0.4 g/m2,播后不覆土。 4.4 苗期管理 4.4.1 温度及湿度 在温室大棚中,播种后 15 d~20 d 种子开始发芽,出苗持续时间大约为 30d 左右。 苗期温度控制在 21 ℃左右,湿度控制在 80 左右,遮阳率达到 60% 左右,棚内温度超过 25 ℃时 需开棚透气。 4.4.2 水分 用硫酸亚铁将水调至 pH 值 5.0~6.5,出苗期、苗木生长期都要雾状浇水,电子喷雾器喷头距离苗 床至少 0.8 m,使苗床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幼苗移动。 4.4.3 施肥 播种当年 6 月~10 月喷施 0.5 ‰的水溶性氮磷钾复合肥,第二年 3 月~10 月用 0.8 ‰的水溶性氮磷 钾复合肥,每月 2 次。 4.4.4 除草 2 DB51/T 2646—2019 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松土避免对幼苗扰动。 4.4.5 移栽上盆 在实生苗真叶达到6片~8片,苗高4 cm~5 cm时移栽,移栽时先移大苗和密集苗,移入内径10 cm× 高度10 cm的容器中继续培育,基质为泥炭土:酸性腐殖土:珍珠岩=6:2:2混合土。 扦插育苗 4.5 扦插床 扦插床建在通风、透气的大棚内,底部作好透水设计,宽1 m~1.2 m,高15 cm~20 cm,长度因场 地而定。 4.6 扦插基质 用泥炭土:珍珠岩=5:5(体积比)作为基质,扦插前用50%代森铵35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或 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消毒。 4.7 穗条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树冠中下部采集当年半木质化穗条。 4.8 穗条处理 插穗剪成8 cm~10 cm长,斜切45°,保留上部2片~3片叶,保留叶子的1/3,基部放入0.3%的多菌 灵药液中消毒10min。 4.9 扦插时间 7 月~8 月。 4.10 扦插及插后管理 插穗深3 cm~4 cm,插后及时喷水保湿,搭建遮阴棚(遮阴60%~70%),棚内湿度不低于80%。 每隔10d喷一次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连续3次~5次。 4.11 移栽 3 DB51/T 2646—2019 扦插苗分枝长≥15 cm 时移栽,按照 4.4.5 执行。 4.12 移栽苗管理 5.8.1光照 移栽后3月内遮阳强度50 %~70 %,之后遮阳网逐步揭除。 5.8.2水分 早晨或傍晚喷洒pH 5.5~6.5的水,生产场圃可就近利用天然河池中的水或就地挖掘池塘蓄水灌溉。 自来水需放置3 d~5 d后,加入0.1 %~0.5 %硫酸亚铁调整酸碱度后再浇灌,3 d~5 d一次,保持基质湿 润,湿度控制在60 %~70 %。 5.8.3追肥 6月~8月喷施0.5 ‰的水溶性氮磷钾复合肥。 大苗培育 4.13 移植 容器苗苗高30 cm~40 cm时,可以移至大田,栽植深度以容器土面略高于大田土面为宜(浇水及压 实后,根茎处与新土面齐平),株行距3 m×4 m。移植后浇足定根水,随时检查,及时补苗。 4.14 水肥管理 参见CJ/T 23规定执行。 4.15 整形修剪 6.3.1 独干树形 在幼苗期选留一枝粗壮的枝条,不进行摘心而使其养成主干,随时剪除根际萌生的枝条,当主干达 到150 cm后摘心,促使分枝。当分枝长到25 cm后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树冠,作孤植树用。 6.3.2 丛生树形 在幼苗期摘心,使其分枝和促使基部萌枝。形成丛生树形后,春季及时剪去嫩梢、弱枝短截(留基 4 DB51/T 2646—2019 部的3对~5对芽),同时清除树丛内的纤细枝、病枯枝。 苗木出圃 4.16 出圃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出圃,以冬季休眠期间为好,即12月至翌年3月之间。 4.17 修剪 苗木移植前,对根际萌生的枝条、丛内的纤细枝、病枯枝等进行修剪。 4.18 起苗 苗木出圃前,应提前3 d~5 d,先环状切断侧根,再断主根起苗即可。干旱季节,起苗前2 d~3 d 浇水。起苗以树干为中心进行挖掘,并根据不同基径的等级规格决定挖掘土球的大小,参见CJ/T 23规 定执行。 4.19 苗木质量要求 7.4.1 容器苗 容器苗质量等级根据播种苗和扦插苗等苗木培育方式,详细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见表1。 表1 大白杜鹃容器小苗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 苗木类型 苗木等级 播种苗 扦插苗 地径/cm 苗高/cm 分枝粗/cm 分枝长度/cm I ≥0.5 ≥35 ≥0.4 ≥30 Ⅱ 0.3~0.5 30~35 0.3~0.4 25~30 7.4.2 大苗 绿化大苗出圃要求见表2。 5 DB51/T 2646—2019 表2 大白杜鹃绿化大苗出圃要求 基径/cm 株高/m 冠幅/m 土球直径/cm 起苗要求 5~6 ≥3.0 ≥1.2 ≥35 独干树形要求冠层饱满,叶色浓绿,无病虫害的健 7~8 ≥3.5 ≥1.5 ≥40 壮苗木,规格达到相应要求,即可出圃。丛生树形 9~10 ≥4.0 ≥2.0 ≥45 的基径按照最大干径+其余干径之和的一半计算, 其余要求同独干树形。 4.20 苗木包装 出圃应做到土壤湿润、土球规范、包装结实、不裂不散。地苗要在起苗前2 d~3 d浇水充足,应适 度修剪枝叶、绑扎树冠,用草绳缠紧土坨,防止运输时震散。 7. 6 苗木经营 苗木生产经营参见 LY/T 2289,做好档案。出圃苗木参见 LY/T 2290 附上苗木标签。 绿化栽植 4.21 栽植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以早春、秋末最为宜。避免在盛夏季节移植大苗,在不适宜季节栽植,移植时 可施用抑制蒸腾的药剂。 4.22 小苗栽植 8.2.1 林地选择 选择亚高山海拔800 m~3500 m区域内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宜林地,可以营造 片状或块状生态林和风景林,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8.2.2 整地 清除杂灌、碎石和树兜;开挖种植穴,规格50 cm×50 cm×30 cm。 8.2.3 基肥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每穴1 kg~2 kg。 8.2.4 栽植密度 6 DB51/T 2646—2019 栽植株行距3 m×4 m。 8.2.5 栽植方法 在回填好的栽植穴中央,挖深度与苗木容器相当的穴,将苗木放入穴内扶正、压实、回填,栽植深 度以原苗木的根际线与地面相平或高出1 cm为佳,栽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5 养护管理 5.1 水肥管理

pdf文档 DB51-T 2646-2019 大白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646-2019 大白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646-2019 大白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646-2019 大白杜鹃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7:14: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