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150 B 52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476—2019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ry rearing of sturgeon 2019 - 12 - 31 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52/T 1476—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培育条件 .......................................................................... 2 5 培育品种 .......................................................................... 2 6 鱼苗培育 .......................................................................... 3 7 鱼种培育 .......................................................................... 4 8 饲料要求 .......................................................................... 5 9 鱼病防治 .......................................................................... 5 10 尾水处理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常见鲟鱼病治疗方法 .............................................. 6 I DB52/T 147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贵州惠众渔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霆、杨兴、李世凯、李道友、赵飞、蒋晓红、周洲。 II DB52/T 1476—2019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鲟鱼苗种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培育条件、培育品种、鱼苗培育、鱼种培育、饲料要求、 鱼病防治和尾水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流水养殖方式的鲟鱼苗种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鱼苗 从受精卵孵出,到体重小于或等于3.0 g这个阶段的鲟鱼个体,主要包括暂养、开口和转食三个时 期。 3.2 仔鱼 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3.3 暂养期 鲟鱼苗孵出后到卵黄囊完全吸收,鱼苗开始摄取外源性饵料前的管理。 3.4 开口期 鲟鱼苗开始摄食外源性饵料这个阶段。 1 DB52/T 1476—2019 3.5 转食期 鲟鱼苗开口后,由摄食鲜活动物性饵料,逐步过渡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过程。 3.6 鱼种培育 将鲟鱼鱼苗培育至体重达3.0 g~30.0 g这一过程。 3.7 日投饵率 每天投饵量与鱼体总重量的百分比。 4 培育条件 4.1 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宜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水源和修建流水池用地落差应在1 m以 上。 4.2 养殖用水 4.2.1 水源 井水、泉水、水库底层水、河水或其它水源。 4.2.2 水质 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应不低于6 mg/L。其他指标应符合GB 11607、NY 5051的规定。 4.2.3 水温 苗种培育阶段水温为16.0 ℃~20.0 ℃。 5 培育品种 鲟鱼苗种培育主要品种包括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 氏鳇(Huso dauricus)及西杂(西伯利亚鲟♂×施氏鲟♀或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大杂交(施氏鲟♂× 达氏鳇♀)等各种杂交鲟。 2 DB52/T 1476—2019 6 鱼苗培育 6.1 鱼苗池 6.1.1 形状、规格及材料 6.1.1.1 6.1.1.2 6.1.1.3 6.1.2 供水和排水 6.1.2.1 6.1.2.2 6.2 形状圆形或八角形,中央底部设排水孔。 2 2 鱼池面积 3.0 m ~5.0 m ,总深度 60.0 cm~70.0 cm,池底边缘到底孔中央坡降 5.0%~7.0%。 宜采用玻璃钢、水泥等表面光滑的材料。 采用池顶供水,具体可用喷头式注水、喷管式注水、单口注水和底孔式注水等几种方式。 中央排水,排水口需安装拦鱼设施。 仔鱼暂养 6.2.1 暂养时间 暂养7 d~12 d可开口。 6.2.2 水位与水量控制 暂养池的进水量为20.0 L/min,保持池内水体轻微转动。水位控制在20.0 cm~30.0 cm。 6.2.3 暂养密度 2 2 仔鱼暂养初期,放养密度控制在5000尾/m ~7000尾/m 。根据生长情况,经1次~2次分池,至开口 2 2 时密度可调整到2000尾/m ~3000尾/m 。 6.3 鱼苗饲养管理 6.3.1 开口时间 当仔鱼中50.0%左右的个体将在其后肠形成的色素栓排出体外时,开始进行人工投喂。 6.3.2 开口期的饵料 开口饵料主要用生物饵料及鲟鱼专用开口饵料,生物饵料包括卤虫、水蚤(枝角类、桡足类)及红 线虫(水蚯蚓)等。 6.3.3 水量控制 池内水流量20.0 L/min~30.0 L/min,水交换量应达到1次/h~2次/h。通过水位调节管对水深进行 调节,使水位控制在0.2 m~0.5 m。 6.3.4 投喂方法 6.3.4.1 活饵投喂初期日投饵率按鱼体重的 100.0%,后期可降低到 40.0%~50.0%,鱼苗投喂次数由 1 次/2h 到 6 次/d。 6.3.4.2 在开口 10 d~15 d 后,每天用鱼苗专用配合饲料和切碎的水蚯蚓捏成团状,前期配合饲料与 水蚯蚓各占 50%,投喂 7 d~10 d 的时间,每天逐渐减少饲料团中水蚯蚓的比例,直至不用水蚯蚓,并 直接投喂鱼苗配合饲料,从团块饲料过渡到微粒料、破碎料和颗粒料。 3 DB52/T 1476—2019 6.3.4.3 6.3.5 投喂量以投喂后 1 h 吃完为准,投喂次数为 6 次/d~8 次/d。 日常管理 6.3.5.1 开口期 1 次/d~2 次/d 清除残饵。及时对鱼苗进行分池,筛选出体弱、不摄食或摄食极少的 鱼苗,先用活饵扶壮,再用活饵和配合饲料的混合饲料投喂。 6.3.5.2 应及时清除残饵和死亡鱼苗,保持育苗池内洁净,防止水质恶化,定期用 2.0%~3.0%的食盐 水洗浴 5 min~10 min,每 7 d 进行一次。 7 鱼种培育 7.1 鱼种池 7.1.1 形状和规格 2 2 形状宜为长方形、八角形或圆形,面积15.0 m ~30.0 m ,水深80.0 cm~100.0 cm。 7.1.2 材料 采用浆砌石和混凝土结构,池壁应光滑。 7.1.3 供水和排水 7.1.3.1 鱼池供水位置可以选择顶供水或池壁侧供水,圆形池进水与池壁形成 30 度~40 度角。 7.1.3.2 圆形或八角形鱼池采用中央底部排水,池底坡降 3.0%~5.0%,长形池的坡降 5.0%~6.0%。水 位控制和排污方式用塞式排水阀门,或套管式排水阀门,排水口应安装拦鱼设施。 7.2 鱼种放养密度 鱼种放养密度见表1。 表1 项 7.3 目 放养密度要求 鱼体重/(g/尾) 3.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30.0 密度/(尾/m3) 2000~3000 1000~2000 600~1000 500~600 300~500 鱼种饲养管理 7.3.1 7.3.1.1 7.3.1.2 饲料与投喂方法 投喂鲟鱼鱼种专用饲料,饲料粒径与鱼种口径相适应。 投饵应定时、定量、定质,饲料粒径、日投饵率及投饵次数见表 2。 表2 4 鱼种放养密度 饲料粒径、日投饵率及投饵次数 鱼体 g 饲料粒径 mm 日投饵率 % 投饵次数 次/日 3.0~10.0 1.5~2.0 7.0~8.0 8 10.0~30.0 2.0~3.0 6.0~7.0 8 DB52/T 1476—2019 7.3.2 鱼种池管理 7.3.2.1 7.3.2.2 7.3.2.3 7.3.2.4 8 应定期筛选,保持规格一致。 根据鲟鱼苗种的生长情况调整分配各鱼池的水交换量,应控制在 4 次/d~5 次/d。 经常检查进排水口有无堵塞,及时清除堵塞物,及时捞出病鱼和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 每次投饲后注意鱼的吃食情况,根据池内鱼种生长情况及重量及时调整投喂量。 饲料要求 鲟鱼专用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9 鱼病防治 9.1 预防 9.1.1 鱼种消毒 在苗种分池换池时,应使用

pdf文档 DB52-T 1476-2019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1476-2019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1476-2019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1476-2019 鲟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7:17:2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