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52—2019 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封禁管护技术规程 2019- 12 - 17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01 - 01实施 发 布 DB51/T 2652—2019 目 前 次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封禁管护类型 ........................................................................2 5 封禁管护技术措施 ....................................................................2 6 成效评价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标识牌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推荐草种 ......................................9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封禁区成效调查表 ...............................................10 I DB51/T 265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东周、鄢武先、陈德朝、贺丽、刘玉平、吴世磊。 II DB51/T 2652—2019 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封禁管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封禁管护类型、封禁管护技术措施、成效调查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0.1~GB/T 2930.11-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GB/T 15163-2004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21141-2007 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NY/T 1342-2007 人工建设草地技术规程 DB51/T 1892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封禁管护 sediment production 对于不具备治理条件的以及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采用围栏围封,并辅以 人工促进手段,促进植被群落自然恢复。 3.2 流动型沙地 fixed sandy land 指植被盖度≤30%,风沙活动明显,沙物质活动性较强,治理难度大的沙地。 3.3 固定型沙地 fixed sandy land 1 DB51/T 2652—2019 指土壤质地为沙质,植被覆盖度≥30%,风沙活动不明显,地表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沙地。 3.4 刺丝围栏 wire fence 由水泥桩(或木状、角钢)和刺丝两部分组成。水泥桩规格为 150cm~180cm×15cm×15cm,地下 埋深 40cm~50cm,桩间距 4m~10m,地上部分横向均匀布设 5~8 到刺丝。 3.5 网围栏 net making wire 由水泥桩(或木状、角钢)和网两部分组成。桩长 15cm,宽 15cm,高 1.6m~2.2m。水泥桩规格为 150cm~220cm×15cm×15cm,地下埋深 50cm~60cm,桩间距 5m~10m,地上部分布由铁丝网组成,铁 丝网采用 8×120×50 型的编结网。 4 封禁管护类型 4.1 流动型沙地封禁管护 针对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流动、半固定的连片沙化土地,以及实施工程治理后的沙化土地。采取设置 围栏、设置标识、管护等措施严禁人畜破坏。 4.2 固定型沙地封禁管护 针对露沙地、固定沙地,采取设置围栏,辅以植被培育等措施,促进植被自然恢复。 5 封禁管护技术措施 5.1 流动型沙地封禁管护技术措施 5.1.1 围栏设置 5.1.1.1 围栏布局 围栏布局原则上以相对完整的流动型沙地地块为基本单元进行封围,多个流动型沙地地块紧邻且相 对集中适当合并封围,每块围封面积≤100hm2。 5.1.1.2 围栏选择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网围栏或刺丝围栏。 5.1.1.3 围栏安装 2 DB51/T 2652—2019 ——营建时间 在早春、早秋两季进行。 ——围栏建设 围栏及附属支撑桩选择耐高寒区气候的材料,按施工图进行实施,形成四周完全封闭、坚固结实、 支撑桩分布均匀,抗牲畜碰撞,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通道设置 围栏与围栏之间,或者围栏与道路、村庄等相临位置,留 10m~15m 宽的空间间隔。 5.1.2 标识设置 5.1.2.1 综合性标牌 ——安放位置 在封禁区醒目位置(主要路口)设置综合性标牌,围封面积100hm2至少设立1块综合性标牌。 ——材质 材质选择木材或金属材质等,立柱内用50mm×50mm×3mm金属管作支撑,实木饭封面、表面作防 腐防潮刷漆处理。 ——结构 双立柱加长方形牌板。 ——大小 长方形牌板尺寸2400mm×3500mm及以上,立柱根据安放地点确定高度。 ——文字 采用藏汉两种文字,汉字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自行决定。 ——版面布局及内容 正中偏上位置书写封禁区名称,名称下方靠右书写封禁区建立时间。封禁区设置时间下方写禁封区 概况、禁封期限、禁止活动行为、责任人和管护人员等内容。右下角书写封禁区建设单位名称及标牌设 置时间。 ——颜色 立柱及牌板边框采用木纹色,牌板底色为绿色,文字白色。 5.1.2.2 禁止性标牌 ——安放位置 3 DB51/T 2652—2019 人畜活动频繁区和被禁止行为可能发生的地点。 ——材质 立柱内用 50mm×50mm×3mm 金属管作支撑,实木饭封面、表面作防腐防潮刷漆处理。 ——结构 石材底座、单立柱加正方形牌板,文字及图标采用凹式雕刻加喷漆处理。 ——大小 牌板尺寸 330mm×330mm,底座加立柱加牌板总高度 1200mm。 ——文字 采用藏汉两种文字,汉字字体为微软雅黑。字体大小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自行决定。 ——版面布局及内容 牌板左上角书写封禁区名称;中间上方书写“禁止”字样,其下为横划线,其下方中间放置标牌所在 地点需重要提醒的禁止行为图标,右下角书写封禁区建设单位名称。 ——颜色 立柱采用深褐色喷漆防潮处理,文字白色喷漆处理,图标白色、红色喷漆处理。 5.1.3 管护 参照 GB/T15163-2004 相关规定,设置专职或兼职护林人员定期进行管护、维修,每个管护人员管 护面积一般为 100hm2~300hm2。 5.1.4 封禁时间 围栏封围后实施连续8a封禁。 5.2 固定型沙地封禁管护技术措施 5.2.1 围栏设置 5.2.1.1 围栏布局 围栏布局原则上以相对完整的固定型沙地地块为基本单元进行封围,多个地块紧邻且相对集中的固 定型沙地适当合并封围,每块围封面积≤100hm2。 5.2.1.2 围栏选择 同 5.1.1.2。 5.2.1.3 围栏安装 同5.1.1.3。 4 DB51/T 2652—2019 5.2.2 植被培育 5.2.2.1 草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耐瘠薄、抗干旱、萌生能力强的一年生和多年生沙生草种,优先使用国家、省及地方 审(认)定的优良适宜草种。详见附录 B 5.2.2.2 草种配置 人工撒播须采取多草种混播,筛选 3 个以上适宜优良草种,并分别有一年生和多年生草种。多年生 与一年生草种的比例为 7:3 或 8:2。 5.2.2.3 草种质量 草种质量执行 GB/T2930.1~GB/T2930.11-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5.2.2.4 草种处理 草种在播种前进行变温、去芒、消毒三个环节处理,按照 NY/T 1342-2007 相关规定执行。 5.2.2.5 播种要求 草种撒播前对沙地进行轻耙松土和平整,注意保护好原生植被;在春季(5 月中下旬)进行人工撒 播,宜雨后进行;对混播的所有草种充分拌匀,播种量为 20kg/hm2~40kg/hm2。 5.2.2.6 施肥 施肥类型为追肥;施肥方式为撒施;施肥量为腐熟牛羊粪(自然风干重)3t/hm2~5t/hm2,以后逐年 递减。施肥在春季(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进行,按施肥量达到基本均匀撒施,一般连续施肥 3 次以上。 5.2.3 标识设置 5.2.3.1 综合性标牌 同5.1.2.1 5.2.3.2 禁止性标牌 同5.1.2.2 5.2.4 管护 参照 GB/T 15163-2004 相关规定,设置专职或兼职护林人员定期进行管护、维修,对受损植被进行 补播,每个管护人员管护面积一般为 100hm2~300hm2。 5.2.5 封禁时间 5 DB51/T 2652—2019 围栏封围后实施连续5a封禁。 6 成效评价 6.1 围栏调查 6.1.1 调查时间 围栏建成 1 年后进行。 6.1.2 合格标准 围栏完好率≥85%。 6.2 标识牌调查 6.2.1 调查时间 设置1年后调查。 6.2.2 合格标准 完好率≥85%,标识牌无倾斜、倾倒现象,图文清晰。 6.3 植被调查 6.3.1 调查时间 种草 1 年后检查播种区当年盖度,3 年再次检查播种区盖度。 6.3.2 调查方法 封禁区设置10m×10m的样地,每个样地内梅花形布置5个1m×1m的小样方。 6.3.3 合格标准 播种区当年植被盖度≥0.8,播种区3年后植被盖

pdf文档 DB51-T 2652-2019 川西北沙地土地治理封禁管护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652-2019 川西北沙地土地治理封禁管护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652-2019 川西北沙地土地治理封禁管护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652-2019 川西北沙地土地治理封禁管护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7:28: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