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CS C 50 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T 3269—2025 新九针技术操作规程 2025 - 04 - 15发布 2025 - 07 - 14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4/T 3269—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施术前准备 ................................ ................................ ......... 2 5 镵针 ................................ ................................ ............... 3 6 磁圆梅针(梅花针) ................................ ................................ . 4 7 鍉针 ................................ ................................ ............... 6 8 锋勾针 ................................ ................................ ............. 7 9 铍针 ................................ ................................ ............... 8 10 员利针 ................................ ................................ ............ 9 11 毫针 ................................ ................................ ............. 10 12 长针 ................................ ................................ ............. 10 13 火针 ................................ ................................ ............. 11 附录A(资料性) 新九针针具 ................................ ............................ 13 DB 14/T 3269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 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XS/TC28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 合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太原市中医院、程氏汇通、山西省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玉霞、李让钱、陈晓燕、聂培瑞、王海军、冀来喜、李德根、张超凤、段鹏 媛、郝重耀、张天生、刘书立、张静、杨东魁、姬俊强、李新华、郝世飞、王晓菊、程燕红。 DB 14/T 3269 —2025 1 新九针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九针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施术前准备、施术方法、治疗频次及疗程、适应证、禁忌 及注意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新九针技术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024 针灸针 GB/T 21709.20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GB/T 21709.21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1部分:毫针基本手法 GB/T 33415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GB/T 30232 针灸学通用术语 GB/T 12346 经穴名称与定位 GB/T 14396 疾病分类与代码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232 、GB/T 14396 、GB/T 1234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新九针 新九针是在古九针的基础上改制而来,包括鑱针、磁圆梅针(梅花针)、鍉针、锋勾针、铍针、员 利针、毫针、长针、火针等针具。 镵针 鑱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根据古九针之镵针结合现代技术改制而成。 磁圆梅针(梅花针) 磁圆梅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是一种结合了古代圆针、梅花针和磁疗治疗特点于一体的针具。该针 具由金属制作,外形似斧锤,呈 T形。 梅花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 因其布针形状及针刺后皮肤泛起的红晕都酷似梅花, 故而得名 “梅花针” 。 梅花针属于浅刺针具。 DB 14/T 3269 —2025 2 鍉针 鍉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为中国古九针之一,前端有黍粟样大小圆钝针头,直径约 0.2cm~0.3cm。 锋勾针 锋勾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根据古九针之一的锋针(即三棱针)与民间流传的勾针,综合二者之特 点,取其所长,融为一体而制成。 铍针 铍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根据古九针之铍 针结合现代技术改制而成。 员利针 员利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柱形粗针,源于古九针,以现代运动学、解剖学理论为指导,对针具形 态加以改进,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和运动学知识来确立针刺点,用以治疗顽痹暴痛。 毫针 毫针是针灸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种针具,分为针尖、针体、针根、针柄、针尾 5部分。 长针 长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古九针中长针,针体薄,针尖锋利,取法于綦针。现代长针针身细长,形 如麦芒,又称芒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 火针 火针是新九针针具之一,根据古九针之一的大针,结合现代技术制成。用耐受高温并对人体无伤害 的金属为材料,供烧红使用的针具。临床常用的有单头火针、三头火针、平头火针等。 4 施术前准备 针具的选择 根据操作要求,选择相应的针具,具体针具见附录 A。 部位的选择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选取适当的经络或腧穴。经络及腧穴定位应符合 GB/T 12346 的规定。 体位的选择 应选择医生能准确取穴、 方便操作, 病人舒适、 安全, 能够持续治疗的体位。 体位的选择应符合 GB/T 21709.20 的规定。 环境要求 室温适宜,环境清洁、安静舒 适。 消毒 4.5.1 针具消毒 除磁圆梅针、 鍉针外其他均采用高温消毒, 磁圆梅针及鍉针消毒采用碘伏或 75%乙醇棉球擦拭针头。 针具消毒应符 WS/T 367 的规定。 4.5.2 施术部位消毒 用75%酒精或0.5%碘伏棉球在施术部位消毒。强刺激部位宜用 0.5%碘伏棉球消毒,施术部位消毒 应符合GB 15982 的规定。 DB 14/T 3269 —2025 3 4.5.3 术者消毒 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 75%乙醇棉球擦拭。术者手消毒应符合 WS/T 313 的规定。 5 镵针 施术方法 5.1.1 持针法 右手拇、食、中三指持捏针柄,呈持笔式。 5.1.2 基本施术手法 5.1.2.1 划割法 针体与皮肤呈垂直角度,在预定部位 划割,以微出血为度。 5.1.2.1.1 口腔黏膜划割法 以针头部锋刃,在口腔内颊黏膜的横形条索状白斑或紫斑上进行垂直划割,割至出血为度。每针划 割长度约 1厘米。可根据条形斑之长度酌情决定所划割之针数。此法适用于多种胃肠疾患、面神经麻痹 等。 5.1.2.1.2 耳壳划割法 a) 耳部穴位划割: 用针尖轻微划割耳内侧、 背侧之穴位。 可按耳穴定位选取划割部位, 每次 3穴~ 5穴,以微出血为度。 b) 耳背静脉划割:

.pdf文档 DB14-T 3269-2025 新九针技术操作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269-2025 新九针技术操作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269-2025 新九针技术操作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269-2025 新九针技术操作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49: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