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CCS B 16 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14/T 3357—2025 番茄潜叶蛾测报技术规范 2025 - 04 - 16发布 2025 - 07 - 16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3357—2025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调查 ........................................................................... 1 5 大田普查 ........................................................................... 2 6 预测预报 ........................................................................... 3 7 资料存档 ........................................................................... 3 附录A(资料性) 番茄潜叶蛾种类描述及识别 ............................................. 4 DB14/T 3357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组织实施和 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 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XS/TC19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 、山西省植物保护学会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东霞 、尹祥杰、郑卫锋、郝赤、刘琼、曹庆、朱艳天、 王丽英、刘一景、庾 琴、王莉。 DB14/T 3357 —2025 1 番茄潜叶蛾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番茄潜叶蛾测报调查的术语和定义、 调查作物、系统调查、大田普查、 预测预报 、资 料存档等 。 本文件适用于全省各级植保机构 番茄潜叶蛾 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59 农业外来入侵昆虫监测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番茄潜叶蛾 番茄潜叶蛾 ,属鳞翅目( Lepidoptera )麦蛾科( Gelechiidae ),又称番茄潜麦蛾、番茄麦蛾,原产 于南美洲秘鲁,寄主范围广,可取食为害 11科50种植物,喜食茄科植物,尤其嗜食番茄,是世界番茄的 毁灭性害虫。 系统调查 在一个作物生长季节内, 采用定点、定时、定内容的方法 ,对一个 地区病虫发生消长动态进行的连 续调查。 大田普查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 发生关键时期的 整体发生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 。 历期 昆虫从某一发育阶段到下一阶段或整个生命周期完成的时间。 4 系统调查 调查时间 番茄育苗 阶段从播种到移苗,贯穿始终; 生长阶段 从番茄定植至拉秧后。 成虫性诱调查 每2 d 检查 并记录1次诱蛾数量 ,卵、幼虫和蛹调查待 监测到成虫后,每 5 d调查1次。 调查地点 DB14/T 3357—2025 2 选择露地和 设施番茄 各3块作为系统定点调查 田块,露地和设施均 布设3 个诱捕器 ,露地调查田块 ≥3335 ㎡。 调查方法 4.3.1 成虫调查 4.3.1.1 诱捕器选择 选择番茄潜叶蛾专用性诱捕器 开展成虫监测,性诱捕器选择 按照NY/T 3959 的规定执行。 4.3.1.2 诱捕器设置 在苗期和成株期诱捕器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a) 苗期,露地调查田 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布设,间距≥60 m,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 ≥5 m; 设施调查 3个诱捕器 分别设于设施 入口处、 中部和后部,诱捕器与番茄边行距离约 1 m。诱捕 器底部与地面距离 0.2 m~0.3 m,略高于幼苗顶部。 b) 成株期,诱捕器放置于 露地田边的田埂上 和设施近通道的田埂上,与 番茄边行 相距1 m,诱捕 器间距≥60 m。诱捕器 悬挂高度 与作物顶部幼 嫩叶片基本平行 。 4.3.1.3 诱捕器日常管理 诱捕器粘虫板7 d~15 d更换一次,诱芯 根据持效期及时 更换,成虫 调查结果记入表 1。 表1 番茄潜叶蛾成虫性诱调查记载表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田块 类型 生育期 性诱番茄潜叶蛾数量(头) 记录当天天气情况 备注 诱捕器 1 诱捕器 2 诱捕器 3 合计 气温 (℃) 风力 (级) 降雨量 (mm) 4.3.2 卵、幼虫和蛹调查 采取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块田固定5点,每点苗期选10株, 成株期选5株,调查时仔细观察植株叶 片背面、正面和顶芽、嫩梢、茎秆、果实、果萼上等易受害或易产卵部位, 记录卵、 1龄~2龄幼虫、 3龄 幼虫、4龄幼虫、 蛹的数量,折算各虫态 比率。各虫态形态特征 参见附录A,调查结果记入表 2。 表2 番茄潜叶蛾虫口密度和发育进度系统调查 表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田块类型 播期 生育 期 各虫态数量(头/ 百株) 各虫态比率% 备注 卵 1~2龄 3龄 4龄 蛹 总虫数 卵 1~2龄 3龄 4龄 蛹 5 大田普查 普查时间 寄主作物生长季节, 系统调查确定的番茄潜叶蛾成虫高峰期后 2 d~5 d开始调查 ,每10 d普查1次。 普查方法 DB14/T 3357 —2025 3 选择当地主要调查作物 3~5个种植面积 大于3335 ㎡的区域,每个区域调查露地 作物和设施各3块, 每块田采取对角线 5点取样,每点 取5株作物,调查被害株数和每株上卵、幼虫、蛹的个数, 换算成被害 株率、百株虫量 。同时每株作物从上、中、下部连续调查 10个叶片,每个取样点查 50个叶片,记录被害 叶片数,换算成被害叶率 。调查结果记入表 3。 表3 番茄潜叶蛾虫量大田普查记载 表 调查 时间 调查 地点 田块 类型 调查 作物 生育 期 株被害 叶被害 百株虫量 发生 程度 备注 总株 数 被害株 数 被害 株率 (%) 总叶 片数 被害 叶片 数 被害 叶率 (%) 百株卵 量 (粒) 百株幼 虫量 (头) 百株蛹 量 (头) 百株虫 量 (头) 6 预测预报 发生期预测 根据系统调查 结果,统计出番茄潜叶蛾成虫 、卵、幼虫发生 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 当代虫态累 计发生量达发生总量的 16 %、50 %和84 %时的时间分别为该虫态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根据不同 温度下番茄潜叶蛾 相关虫态发育历期(不同温度下 番茄潜叶蛾各虫态历期 发育时间 见表4),结合当地 的气候预报,推算下一代番茄潜叶蛾卵、幼虫、蛹、成虫发生的高峰期预测。 表4 不同温度下番茄潜叶蛾各虫态历期发育 时间 温度(℃) 卵期(天) 幼虫期(天) 蛹期(天) 成虫前期(天) 15 12.03 26.46 21.19 59.68 20 6.32 14.57 10.37 31.26 25 4.65 11.07 6.86 22.58 30 3.63 9.79 6.3 19.72 发生程度预测 利用综合预测法, 根据成虫诱测结果、卵、幼虫调查数量 和作物生长情况,结合气象资料 和历年发 生资料,参考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研判,作出幼虫发生程度 、区域、面积的 预测。 预报发布 各级植保机构根据监测结果科学分析研 判发生趋势,按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 将番茄潜叶蛾发生程度、高峰期、区域、面积等预报内容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网站、公众号等渠道 及时发布。 7 资料存档 调查结果和预测预报等相关资料及时存档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保存时间 10年以上。 DB14/T 3357—2025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番茄潜叶蛾种类描述及识别

.pdf文档 DB14-T 3357-2025 番茄潜叶蛾测报技术规范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357-2025 番茄潜叶蛾测报技术规范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357-2025 番茄潜叶蛾测报技术规范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357-2025 番茄潜叶蛾测报技术规范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56: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