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 31 14 山西省地方 标准 DB14/T 3363—2025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25 - 04 - 16发布 2025 - 07 - 16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3363—2025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栽培场地 ........................................................................... 1 5 栽培管理 ........................................................................... 1 6 采收 ............................................................................... 2 7 档案管理 ........................................................................... 2 附录A(资料性) 羊肚菌设施栽培管理档案 ............................................... 4 DB14/T 3363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XS/TC19)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勇 、李青、白宇皓、 张茜、萧晋川、孟俊龙、张红刚、李云霞、潘盛。 DB14/T 3363 —2025 1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 设施栽培场地、栽培技术 、档案管理 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设施栽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厢面 羊肚菌生长 依附的人工覆土表层。 外源营养袋 为羊肚菌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外源性营养物质的培养料。 4 栽培场地 产地环境 土壤质量 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整地做畦 清洁设施内杂物, 灌1次透水,土壤含水量达 50 %~60 %时,每667 m2土地撒施生石灰 50 kg~75 kg, 深耕翻25 cm~30 cm;然后每667 m2土地撒施 草木灰1 000 kg,旋耕、 耙平、做畦,畦宽 0.8 m~1.0 m,畦 间沟宽50 cm~55 cm,深20 cm~30 cm。 5 栽培管理 DB14/T 3363—2025 2 播种 5.1.1 菌种 选用国家或省部级审(鉴、认)定或登记的羊肚菌品种, 菌种应符合 NY/T 528 的规定。 5.1.2 播期 设施外自然气温下降到1 3 ℃~15 ℃,设施内地温下降到 8 ℃~10 ℃开始播种, 覆被式大棚 通常在 10月中下旬播种, 日光温室 通常在11月上中旬播种,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温度与设施条件适当调整种植 时间。 5.1.3 播种方法 脱袋,菌种加水搅拌均匀 (要求含水量 达60%~65%,菌种颗粒直径2.0 cm~2.5 cm),均匀撒播在 厢面上, 每667 m2用种量200 kg,播种后 覆盖3 cm~5 cm厚颗粒均匀的土壤 ,覆盖用土 应符合NY/T 2375 的规定。 外源营养袋 使用 播种后7 d~15 d,菌丝大量延伸出地面, 厢面有“白霜”形成时摆放外源营养袋,营养袋较平整的 一面等距离打4 ~6个孔径为0.5 cm的小孔或划 3~4个长5 cm的划口, 将有孔面或有划口面 紧贴在厢面上, 沿厢面走向 均匀摆放 2行,每667 m2摆放2000~3000袋湿料重700 g~800 g的外源营养袋 。外源营养袋原 料应符合NY/T 1935 的规定。 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45 d内气温控制在8 ℃~15 ℃,越冬期12月下旬至来年出菇前, 设施内气温保持 低于15 ℃; 整个发菌期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 %~60%,CO2浓度低于1 000 µg/g,保持黑暗。 生长期管理 5.4.1 催蕾管理 设施内地面温度达5 ℃~7 ℃持续7 d~10 d后,保持最高气温低于 20 ℃且昼夜温差 8 ℃以上进行催 蕾。 5.4.2 出菇管理 菇蕾形成后7 d~10 d进入出菇期 ,出菇期设施内 气温控制在 2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 ~ 95%,CO2浓度低于 1 000 µg/g,光照强度 控制在500 lux~1 000 lux。 6 采收 子实体出土7 cm~15 cm,顶端表面呈现蜂窝状凹陷状即可采收。采收时从子实体基部 齐土面割下, 清除基部泥土, 放入采收容器。 7 档案管理 DB14/T 3363 —2025 3 对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建立 管理档案,详细记录设施内、设施外环境条件及管理措施,见附录 A。 档案应保留2年以上。 DB14/T 3363—2025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羊肚菌设施栽培管理档案 表A.1给出了羊肚菌设施栽培管理记录内容。 表A.1 羊肚菌设施栽培管理记录表 地点 基地名称 负责人 品种 地块编号 面积 记录时间 设施内条件 设施外条件 管理措施 记录人 备注 日期 时间 土壤 温度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天气 温度 湿度

.pdf文档 DB14-T 3363-2025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363-2025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363-2025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363-2025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0:56: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