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1.040. 07 CCS A 44 DB 62 甘肃 省地 方标准 DB62/T4963—2024 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rning signs of geological hazard 2024-07-23发布 2024-10-23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2/T4963—2024 目 次 前言 I 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警示牌要求。 5.1分类, 5.2形状尺寸 5.3颜色 5.4材料.. 5.5支撑方式. 6警示牌标示内容 6.1警示级别. 6.2警示牌内容 7警示牌标立要求 7.1警示牌标立区域, 7.2警示牌标立时间, 7.3警示牌的维护 8警示牌资料归档要求 附录A(规范性) 地质灾害警示牌统一设置要求. 附录B(规范性) 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 附录C(规范性) 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警示牌, 附录D(规范性) 警示牌平面图内容要求. I DB62/T496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兰州大学、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火飞飙、岳东霞、田辽西、杨潇、苗琳、崔宇辰、闫成云、李春亮、侯燕军、 王厚成、张彦林、靳仲娥、迟桐、李积玉。 本文件由兰州大学负责解释。 II DB62/T4963—2024 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警示牌设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警示牌要求、支撑方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 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警示牌的设置,同时可用于指导地质灾害警示牌方面的文字资料整理和归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文件。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3880.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二部分:力学性能 GB/T689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T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13793 直缝电焊钢管 GB/T16900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 GB/T16903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 2 地质灾害警示牌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需要设置的载有文字、图形、符号等各类信息的具有警示作用的标识牌。 3. 3 应急避难场所 为有效应对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经过规划、建设,配置应急保障设 施,供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生活保障及集中救援的安全场所。 4基本规定 地质灾害警示牌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定: DB62/T4963—2024 a) 警示牌的形状、尺寸应根据显示内容、制作工艺、美观要求等合理设计。警示牌需附二维码, 以扩展和细化显示内容; 警示牌的内容应准确、清楚、简洁。涉及图形符号要直观、易懂; c) 警示牌文字应规范、正确、工整。应采用简体汉字黑体、楷体、宋体。文字字号、字间距、行 距应与警示牌尺寸相协调。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或境外人员活动区域,应增加少数民族文字或英 文; (P 警示牌中的人员信息、联系方式等内容应设计成便于更换的活动模块; 警示牌应满足牢固、耐久、经济、环保等要求;支撑方式应牢固稳定、安全可靠; f) 警示牌应设置在视线条件好的醒目位置,不影响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及人员、车辆通行; 同一区域警示牌的风格宜保持统一,并与周边环境协调。 5警示牌要求 5.1分类 地质灾害警示牌分为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警示牌两种。 5.2形状尺寸 地质灾害警示牌尺寸要求如下: a)地质灾害警示牌的形状统一为长方形; b)警示牌面统一高为1000mm土5mm,宽为1200mm±5mm; c)各地质灾害警示牌的内容见附录A。 5.3颜色 警示牌颜色一般为蓝底(RGB:100,80,255)、白字(RGB:255,255,255)。 5.4材料 地质灾害警示牌材料要求如下: a) 按照结构分为底板和支撑机构两项,材料选用应满足轻质、高强度、耐蚀、刚度大等要求; 底板应选用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材料制作。其中铝合金板的力学性能应满足GB/T3880.2的 规定,在距离公路5m范围内的警示牌需采用相应的反光材料; c)支撑立柱根据需要选用挤压成型铝合金型材、H型钢、槽钢、钢管等材料,挤压成型铝合金型 材应满足GB/T6892的规定,钢管的外径、厚度、弯曲度、椭圆度应符合GB/T700、GB/T8162、 GB/T13793的要求。 5.5支撑方式 地质灾害警示牌支撑方式规定: a)支撑方式一般有双柱式、附着式。双柱式安装在两根立柱上;附着式警示牌固定、悬挂在地质 灾害体稳定区域或附近稳固的构筑物上; b) 警示牌安装固定后,牌面下沿离地面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c)警示牌与支撑立柱在连接时,应保证安装方便、接口牢固、板面平整; DB62/T4963—2024 d)立柱式设置警示牌时采用的基础与地质基础环境相适宜,建议松散地层区可采用砼浇注基础 (砼强度不宜小于C20),坚硬基岩区可采用钻孔埋入式,基础大小、埋入深度要保证警示牌 的安全、牢固。 警示牌标示内容 见附录B、附录C。 6.1警示级别 标立的地质灾害风险分为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警示标示分别对应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 色。 6.2警示牌内容 6.2.1警示牌文字内容要求 警示牌应显示如下内容: a) 类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可细分为滑坡,崩塌、泥 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b) 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具体名称,应以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认定名称为准, 新发生的按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命名的原则进行定名(编号可待纳入系统后再补充); c) 位置要精确至自然村,按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标明,特殊的乡镇以下 可按具体地点表示,如**厂北侧、省道S212**km处等; (P 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 (a 威胁对象按照承灾体区的对象描述,如居民区、工厂、道路等; 撤离信号为敲锣、喇叭、警报、闪光等,提醒人员按指定方向往应急避难场所撤离; g) 应急避难场所为村委会、村广场、附近学校操场等指定的安全场所,如果是新出现的地质灾害 或距离已有应急避难场所较远,则为管理人员指定的最近的安全区域; h) 管理单位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直接管理单位; i) 群测群防员(网格员)应注明姓名、联系方式等: j) 警示牌设立单位和时间,应标明属地县(区)政府和设立时间。 6.2.2 警示牌平面图内容要求 地质灾害警示牌平面图需要绘制内容及要求如下(见附录D): a 底图建议采用分辨率优于0.5m影像图:特殊地段可适当放宽要求,但要较清晰地表示出地质 灾害相关区域内的致灾体、承灾体的范围轮廓; b) 平面图上要勾绘出隐患体的边界,威胁的范围等,也可表示已变形体、裂缝、错台等; c) 平面图上标明撤离路线、逃离方向以及应急避难场所或指定的安全场地等; (P 图件表示的图形形状、线型、文字大小等符合规范要求GB/T16900,标识清晰; e) 平面图要标明比例尺(大小)、方向(指北针)等: f) 警示牌中二维码内容应显示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风险防范区名称、编号、位置、地质灾害类型 经度、纬度、设备状态、监测管理人员等信息。 7警示牌标立要求 3

.pdf文档 DB62-T 4963-2024 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 甘肃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2-T 4963-2024 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 甘肃省 第 1 页 DB62-T 4963-2024 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 甘肃省 第 2 页 DB62-T 4963-2024 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 甘肃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11:29: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