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31 4407 江门市地方标准 DB4407/T117—2025 蕉芋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productionofediblecanna 2025-05-22发布 2025-05-22实施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407/T117—2025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官利兰、梁天龙、陈锐浩、梁炜坤、何碧柔、李健进、陈健章、黎素霞、陈通、 李水源、何艺超、冯玉环、吴维军。DB4407/T117—2025 1蕉芋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蕉芋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品质量 安全要求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江门市区域内的蕉芋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蕉芋ediblecanna 蕉芋(Cannaedulis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经济器官为块茎。茎紫色,直立, 粗壮。叶互生;叶柄短;叶鞘边缘紫色;叶片长圆形,长30cm~70cm,宽20cm~25cm,表面绿色, 边缘或背面紫色;有羽状的平行脉,中脉明显。总状花序疏散,单一或分叉;花单生或2朵簇生,花瓣 红色,基部杏黄。蒴果呈3瓣开裂,瘤状。是集粮食、能源和饲料于一体的多用途作物。 4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pH值5.5~7.0、质地为砂壤土或轻壤土、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土 壤质量、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391和GB5084的要求。 5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蕉芋品种。DB4407/T117—2025 26种植 6.1种芋准备 选择无损伤、无腐烂、无病虫、根多、新鲜的根茎作种芋。若种芋较大,可切成小块,每块带芽2个~ 3个,切口用多菌灵等药剂消毒,然后置于通风透气处催芽,约经15d后,芽长至4cm~5cm时定植。 6.2播种时间 一般在2月~3月种植。 6.3整地起垄 6.3.1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犁翻、耙碎、平整,松土层达20cm以上。 6.3.2起垄 按110cm~130cm宽包沟起垄,垄高30cm左右,垄宽80cm~90cm,垄沟宽30cm~40cm,要求 土块细碎,垄面平直,开中沟以便施用基肥,中沟深度15cm~20cm。 6.4播种 单行种植,株距40cm~50cm。可采用沟播或穴播两种方式。将催好芽的种芋芽眼朝上摆放。播种 深度以种芋上面覆土厚4cm~5cm为宜。播种后充足灌溉。 6.5覆膜 早春温度较低覆膜促进发芽生长,播种后覆膜,用黑色塑料膜(140cm×0.012mm)沿垄面覆盖, 早晚气温高于25℃时揭膜。 6.6施肥 6.6.1施肥原则 肥料的种类、质量和使用方法应符合NY/T496的规定。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化(无机)肥, 重施基肥早施苗肥。 6.6.2施肥方法 6.6.2.1基肥 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300kg~400kg,复混肥(20-10-20或相似配方)25kg~30kg,适度覆土。 6.6.2.2追肥 整个生育期追肥2 次,其中4月~5月第一次追肥,每667m2施用复混肥(16-6-21或相似配方)25kg~ 30 kg,8月~9月第二次追肥,每667m2施用复混肥(16-6-21或相似配方)40kg~50 kg。追肥在距植 株8 cm~10 cm处穴施。 6.7水分管理 6.7.1灌溉DB4407/T117—2025 3根据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收 获前20 d停止灌溉。 6.7.2排水 蕉芋忌涝,出现积水时及时排水。 6.8除草 种植期间根据杂草生长情况清除杂草2 次~3 次。垄沟可用草铵膦等药剂喷雾除草,避免喷到植株。 垄面杂草采用人工拔除。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结合生物和物理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 7.2防治对象 7.2.1主要病害 茎腐病、锈病、叶斑病、疫病等。 7.2.2主要虫害 卷叶螟、蚜虫、夜蛾、地老虎等。 7.3防治方法 7.3.1农业防治 采用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无病种芋;加强除草,减少病虫源;及时拔除病株;秸秆集中无害 化处理。 7.3.2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7.3.3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糖醋液、频振式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7.3.4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指标时根据环境和物候期适时对症用药。使用与环 境相容性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并交替使用农药。化学 防治应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见附录A。 8采收DB4407/T117—2025 48.1采收时间 当地上部变黄枯后、块茎停止生长进行采收,一般10 月至翌年2 月。符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要求。 8.2采收方法 避免雨天采收。去除茎叶,挖出块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 9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产品应符合GB2762、GB2763的规定。 10生产档案 建立蕉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蕉芋品种;种植和收获时间;生产投入品,特别是有机肥、 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等。生产管理记 录表应当保存2 a以上。 生产管理记录表样式见附录B。

.pdf文档 DB4407-T 117-2025 蕉芋生产技术规程 江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07-T 117-2025 蕉芋生产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1 页 DB4407-T 117-2025 蕉芋生产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2 页 DB4407-T 117-2025 蕉芋生产技术规程 江门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9 22:33:3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