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30 CCS B 43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 266 -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2025-06-30发布 2025-08-01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26/T 266 -2025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孵化场地 ................................ ................................ ............ 1 5 种蛋管理 ................................ ................................ ............ 2 6 种蛋孵化 ................................ ................................ ............ 2 7 出雏 ................................ ................................ ................ 3 8 消毒 ................................ ................................ ................ 3 9 废弃物处理 ................................ ................................ .......... 3 10 档案管理 ................................ ................................ ........... 3 附录A (资料性) 孵化日志记录 ................................ ......................... 4 附录B (资料性) 孵化场生产记录 ................................ ....................... 5 DB5226/T 266 -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天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业发展中心、天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天柱 兴科土鸭开发有限公司、天柱县庆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大成、王家 林、吴燕辉、莫启顺、杨家禹、石定林。DB5226/T 266 -2025 1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柱番鸭人工孵化过程的术语和定义、 孵化场地、 种蛋管理、 种蛋孵化、 出雏、 消毒、 废弃物处理和 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天柱番鸭 人工孵化 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40454 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柱番鸭 在黔东南州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当地人民长期选育逐步形成的优良肉用型品种鸭。主产于天柱 县,全身羽毛以黑色为主,少数个体翼部及腹部有白色羽毛。体型呈长橄榄形,头粗大,嘴短而狭,颈 短,胸部宽阔,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肉瘤,公鸭比母鸭发达,翼羽长至尾部,尾羽长而微翘,胫 色为黑色或桔黄色。 3.2 孵化率 出雏数量占受精蛋数量的百分比。 3.3 健雏率 脐部愈合良好、精神活泼、绒毛正常、无畸形个体数量占出雏数量的百分比。 3.4 无精蛋 未受精、照蛋时无血管分布的种蛋。 3.5 死胚蛋 胚胎发育过程中停止发育、照蛋可见血环或血管静止的种蛋。 4 孵化场地 DB5226/T 266 -2025 2 4.1 选址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周围 500米内无工业污染源、畜禽屠宰场或其他生物安 全风险场所,达到水、电、路三通条件。 应符合 GB/T 40454 的规定。 4.2 分区 设种蛋储存区、孵化区、出雏区、雏苗存放区、消毒区。 5 种蛋管理 5.1 来源 种蛋需来自无禽流感、鸭瘟等疫病的种鸭场, 种鸭群需经沙门氏菌、支原体等垂直传播病原检测合 格,并提供检疫证明。 5.2 种蛋处理 种蛋处理宜用 0.1 %的新洁尔灭溶液喷雾,洗净晾干,或用臭氧消毒(浓度 ≥10 mg/m³)。 5.3 储存 按蛋产出日期先后,大头朝上码放盘中,储存温度 13 ℃~15 ℃、湿度 67 %~75 %储存区内,保存 时间≤7 d。种蛋储存超过 7 d,每天翻蛋 1次,储存温度调整为 12 ℃~13 ℃。 6 种蛋孵化 6.1 孵化条件 孵化温度 和湿度见表 1。 表1 孵化温度 和湿度 6.2 照蛋 第一次照蛋:第 7 d~10 d,取出无精蛋、破壳蛋和死胚蛋;第二次照蛋:第 32 d,取出死胚蛋。 6.3 翻蛋 翻蛋角度为 90°±5°,动作需轻柔,避免震动,翻蛋次数见表 2。 表2 翻蛋次数 胚龄( d) 1~6 7~19 20~31 32~35 温度(℃) 38.2~37.20 37.2~37.00 37.2~37.00 37.0~36.8 湿度( %) 75~70 70~68 68~70 70~72 孵化天数 (d) 1~2 3~4 5~6 7~8 9~10 11~15 16~31 设置次数(次) 2 3 4~5 6~7 8~9 10~12 12 DB5226/T 266 -2025 3 6.4 凉蛋 第13 d开始, 2次/d,15 min/次~30 min/次。 6.5 喷水 第15 d开始,凉蛋时同步喷水,水温与孵化温度一致,以蛋壳淋湿为准。喷水需使用蒸馏水或煮沸 冷却后的清水, pH 6.5~7.5 ,水质应符合 GB 5749的规定。 6.6 落盘 第32 d将胚蛋从孵化箱转至摊床或出雏机上等待出雏,温度控制在 36.8 ℃~37.0 ℃。 7 出雏 7.1 出雏 胚胎孵化第 33 d开始破壳出雏, 24 h后出雏完成。 7.2 助产 雏鸭喙部已破壳且可见呼吸运动, 若4 h内未继续破壳,可人工剥开蛋壳 1/3,不损坏尿囊血管。 7.3 取苗 出雏 45 %~50 %时开始取苗,之后每 2 h~6 h取1次。 7.4 存放 出壳苗存放于雏苗存放区, 温度控制在 30 ℃~32 ℃。 存放区需保持通风, 湿度控制在 60 %~65 %。 8 消毒 孵化区与出雏区每批次孵化结束后, 用过氧乙酸 ( 0.5 %) 或戊二醛 ( 2 %) 等消毒药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应符合 GB/T 40454的规定。 9 废弃物处理 孵化场所产生的废弃物处理 应符合 GB/T 40454的规定。 10 档案管理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记录孵化日志、 生产记录、 消毒、 废弃物处理等内容, 档案记录保留 2年以上。 孵化日志记录 见附录A,孵化场生产记录 见附录B。DB5226/T 266 -2025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孵化日志记录 孵化日志记录 见表A.1。 表A.1 孵化日志表 种蛋来源: 孵化机序号: 入孵数量: 入孵日期: 天数 温度(℃) 湿度( %) 翻蛋次数 凉蛋次数 剔除数量(枚)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df文档 DB5226-T 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26-T 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226-T 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226-T 266-2025 天柱番鸭人工孵化技术规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9 22:34: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