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6523
昌吉 回 族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
DB 6523/T 397—2025
代替 DB6523/T 397 -2023
"宽早优"棉田农用残膜回收技术规程
Technical c ode of practice for recovery of agricultural residual film
in "kuanzaoyou" cotton field
2025 - 05 - 16发布 2025 - 06 - 01实施
昌吉回族自治州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23/T 397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6523/T 397 -2023《“宽早优”棉田农用残膜回收技术 规程》,与DB 6523/T 397 -202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更改了范围(见 1,2023版的1);
b)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 2,2023版的2);
c)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的“宽早优”植棉(见 3.1,2023版的3.1);
d)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的农用残膜(见 3.3,2023版的3.3);
e)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的地膜回收率(见 3.4,2023版的3.4);
f) 更改了地膜使用要求中的地膜覆盖(见 4.2,2023版的4.2);
g) 更改了田间回收技术中的回收时机(见 5.1,2023版的5.1);
h) 更改了田间回收技术中的回收作业方式(见 5.2,2023版的5.2);
i) 更改了田间回收技术中的回收作业机具(见 5.3,2023版的5.3);
j) 更改了田间回收技术中的回收质量要求(见 5.4,2023版的5.4);
k) 删除了田间回收技术中的 5.5、5.6、5.7(见5,2023版的5);
l) 更改了农用残膜的贮存和运输中的贮存(见 6.1,2023版的6.1);
m) 更改了农用残膜的贮存和运输中的运输(见 6.2,2023版的6.2);
n) 增加农用残膜回收资源化再利用(见 7,2023版的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宋美珍、张恒恒、浦元春、王文魁、王龙、曹飞、张潇镭、周先林、董强、孟
永明、贵会平、覃琴、王德龙、王伟、张聚明、王路、胡成成。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昌吉市宁边东路 195号)、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中心(昌吉市北京北路 16号)、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昌
吉市北京北路 16号)、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叉口东北角) 。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昌吉市宁边东路 195号),联系电话: 0372-2562308;传真号
码:0372-2562256;邮编: 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中心(昌吉市北京北路 16号),联系电话: 0994-2342897; 传
真:0994-2342897; 邮编: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昌吉市北京北路 16号),联系电话: 0994-2341258;传真:
0994-2341258; 邮编: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叉口东北角),联系电话:
0994-2329097;传真: 0994-2329097; 邮编:831100。DB 6523/T 397 —2025
1
"宽早优"棉田农用残膜回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宽早优”棉田农用残膜 回收的地膜使用、田间回收、残膜运输、贮存、资源化再利
用的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 “宽早优”棉田农用残膜回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5412 残地膜回收机
GB/T 25413 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制及测定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NY/T 1227 残膜回收机 作业质量
DB6523/T 396 -2023 “宽早优”亩产 籽棉550kg植棉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宽早优”植棉 “kuanzaoyou ”planting cotton
宽等行种植、促早发早熟、品质优良的植棉方式。采用 76 cm等行距,增强立体采光和株高 80 cm~
100 cm株间透光;促早发、 4月苗、5月蕾、6月花、7月铃;早熟、 8月中下旬吐絮,喷施脱叶剂时自然
吐絮率≥ 30%,且不早衰;生产优质原棉的植棉方法。
[来源:DB6523/T 396 -2023,3.1,有修改]。
3.2
地膜 mulch film
用于作物栽培覆盖面的塑料薄膜。
3.3
农用残膜 plastic film residue
指地膜使用后未回收或回收不完全而残存在土壤中的地膜残片, 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
的影响。
3.4
地膜回收率 the recovery rate of mulch film
农田单位面积内回收的废旧地膜重量与当年新铺地膜重量的比例。
4 地膜使用要求 DB 6523/T 397 —2025
2 地膜质量 4.1
“宽早优” 植棉模式下, 使用的地膜质量应符合 GB 13735的要求, 地膜最小公称厚度不小于 0.01 mm。
地膜覆盖 4.2
4.2.1 选择“宽早优”种植模式
按照“宽早优”植棉技术要求,采用 2.05 m宽膜覆盖,一膜三行, 76 cm等行距种植,每行 1条滴灌
带。
4.2.2 整地质量
秋耕春耙清除残膜、秸秆、杂草等杂物, 要求播种前土壤应符合“平、齐、松、碎、净”的要求。
4.2.3 覆膜和播种质量
选用一体化播种机, 配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铺膜平展紧贴地面, 压膜严实, 覆土适宜, 膜面平整,
采光面积≥ 60%。铺膜压膜铺设管带不错位、不移位,播行端直,深浅一致,覆土均匀,不漏不重;播
量精准,空穴率≤ 2%,单粒率≥ 95%,出苗率≥ 90%。
5 田间回收技术
回收时间 5.1
为提高地膜回收率, 残膜回收时间应在 农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 在棉花收获后采用残膜回收机回收。
在棉花播种前通过耕翻和耙地继续捡拾耕层内残膜;在浇头水前宜采用中耕切割机进行边膜回收。
回收作业方式 5.2
5.2.1 人工回收
棉花收获后通过人工方式将棉田残膜捡拾干净,并集中处理。
5.2.2 机械回收
应用地膜回收机,将残膜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集中处理。残膜回收机的性能指标及作业质量 应符
合GB/T 25413 和GB/T 25412 的要求,地表层 地膜回收率和 拾净率10 cm以内≥85%,深层拾净率 10~15cm
内≥75%。
回收作业机具 5.3
残膜回收机械,选用弹齿式残膜捡拾机、指 盘式搂膜机、滚筒筛式残膜回收机、残膜捡拾打包机,
作业参数符合国标 GB/T 25412 的要求,5 cm~10 cm回收深度,残膜回收率≥ 85%。播前耕层内残膜回收
机械,选用耕后残膜清捡机、播前整地残膜回收机等;生长期间边膜回收机械,选用边膜中耕机。
回收质量要求 5.4
残膜回收, 应结合人工揭膜和捡拾残膜等方法提高残膜回收率。 回收质量应符合 NY/T 1227 的要求。
6 农用残膜的贮存和运输 DB 6523/T 397 —2025
3 贮存 6.1
农用残膜回收后需进行清杂, 不应在农田或其他农作物用地随意弃置、掩埋和焚烧,及时送交废旧
地膜回收网点;回收后的废旧地膜经捆扎和包装后最放在专用场地。储存应符合 GB 18599 的要求,场地
应符合防雨、防晒、防渗透、防风、防火,防止再次污染周边环境。
运输 6.2
宜用厢式货车等封闭的交通工具运输, 不应裸露运输残膜; 不应与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物品混合运
输。
7 农用残膜回收资源化再利用
回收后造粒再利用 7.1
将回收后的废塑料,通过分拣、粉碎、清洗、干燥、加热塑化 —挤出成型加工成再生塑料颗粒,以
用于托盘、滴灌带等或其它塑料制品再次利用。但是塑料造粒对分拣后原料 的要求非常严格,原料应是
严格分拣后的同一个品种(如单一的 PP、PE、PET等),且应无尘土或焦化等异物干净和干燥。但是回
收后的地膜成份复杂或含水分、灰土、木草等杂质废塑料,预处理流程复杂、设备多投资大、分拣效率
低,废地膜造粒回收装置分拣成本高,效率低,运营困难。
DB6523-T 397-2025 宽早优 棉田农用残膜回收技术规程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9 23:15: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