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220.01 CCS K 84 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 Safety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storage of waste and used traction Li-ion battery 2022 - 03 - 29 发布 2022 - 04 - 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410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合肥佳驰科技有 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波、徐懋、饶媛媛、王萍、宋美、高二平、李冰心、李世明、张勤才、贾宝 成、孙皓、王青松、杨续来、吴怀伟、高宇清、宋小宁、李玉弟、胡在京、汪正海、胡衔阳、方琴凤、 姚停、仇多洋、姜丽华、程浩、邱涛、朱丹丹、王莹春、孙静。 I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废旧蓄电池”)的贮存和安全环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废旧蓄电池包、电池模块、电池单体的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GB/T 34695 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术语 HJ 1186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DB34/T 3077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放电技术规范 DB34/T 3590—2020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GB/T 34695 和 DB34/T 307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 waste and used 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y 失去原有使用价值或废弃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和电池包。 注: 包括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报废产品等。 3.2 贮存 storage 使用合适的场地及设施设备,并按照规范的作业流程,对处置前的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合理 存放。 4 分类 4.1 废旧蓄电池分类 根据附录A的检测结果,废旧蓄电池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 a) A 类蓄电池:结构功能完好、所有项目检验结果均为“否”的废旧蓄电池; 1 DB34/T 4102—2022 b) c) B 类蓄电池:所有项目检验结果有一项或者一项以上为“是”、且国家法律法规对其包装运输 没有特殊规定的废旧蓄电池; C 类蓄电池:除 A 类蓄电池与 B 类蓄电池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或其他特殊规定 的废旧蓄电池。 4.2 废旧蓄电池贮存分类 4.2.1 按废旧蓄电池分类正极材料不同,其贮存分类如下: a) 磷酸铁锂电池贮存; b) 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等三元电池贮存; c) 其他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 4.2.2 按 4.1 规定的废旧蓄电池分类,其贮存分类如下: a) 正常贮存:A 类蓄电池; 注: 正常贮存指在同一非露天区域内,在合理间距的基础上,采用专用工具设施将废旧蓄电池分开的贮存方式。 b) 隔离贮存:B 类蓄电池; 注: 隔离贮存指在同一非露天区域内,在合理间距的基础上,用具备防火特性的隔板或墙,将废旧蓄电池隔离的贮 存方式。 c) 异常观察暂存:C 类蓄电池。 注: 异常观察暂存指在指定的区域或独立于所有建筑物的外部区域内,将废旧蓄电池按异常处理的贮存方式。 5 贮存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废旧蓄电池应按第 4 章的规定进行分类贮存,其检测记录单应附于废旧蓄电池醒目处。 5.1.2 废旧蓄电池应进行室内贮存,不应露天堆放,不应存放于阳光直射、高温及潮湿处。 5.1.3 废旧蓄电池应做好贮存进出记录,并注明废旧蓄电池的国家溯源编码、类别、名称、来源、数 量、特性、入库日期、存放位置、出库日期等相关信息。 5.1.4 废旧蓄电池贮存时应处于完全放电态,否则应按 DB34/T 3077 规定的方法进行放电。 5.1.5 废旧蓄电池贮存时应避免敲击、针刺、踩踏及挤压等,并对正负极、裸露的壳体等进行防护与 绝缘处理。 5.1.6 废旧蓄电池贮存时应分区存放,不应直接堆叠,具体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 蓄电池单体、电池模块贮存: 1) 采用专用货架贮存,货架不多于 4 层,且贮存后总高度不高于 1.8 m; 2) 采用非金属托盘有序存放,正向放置,不倾斜、侧放与倒置存放。 b) 电池包贮存:断开所有高压、低压连接,并存放于专用货架。 5.1.7 发生以下情形的废旧电池模块和电池单体,宜采用下列方式进行处理。 a) 有跌落、挤压、碰撞等破坏性操作时: 1) 已出现严重变形、漏液、漏电情形的,采取安全的方式迅速将其置于盛水桶中,采用浸 没的方式浸泡不少于 48 h 后做报废处理; 2) 未出现严重变形、漏液、漏电情形的,将其置于异常观察暂存区,观察不少于 48 h 后, 若无异常,可重新将其贮存。 b) 有漏液或漏电隐患时:采用具备绝缘、防泄漏的专用容器贮存。 2 DB34/T 4102—2022 5.1.8 贮存场地应配置应急处理人员和应急管理人员,并应全方位配置摄像头,24 h 全天候监控废旧 蓄电池的贮存状态。 5.2 场地要求 5.2.1 贮存场地的设置应符合 DB34/T 3590—2020 中 4.3 的规定,并还需符合以下规定: a) 各贮存区域以及消防急通道应统筹划分,贮存场地应定期清理、清运,应急消防区域和应急 通道内不应放置任何物品; b) 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区域标识和严禁烟火、高压触电危险等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标识应满 足 GB 15562.2 的要求; c) 人行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0.8 m,墙距应不小于 0.5 m。 2 2 d) 贮存区域总面积应不小于 50 m ,异常观察区域面积应不小于 15 m 。 5.2.2 贮存场地应根据废旧蓄电池的实际需求配置以下设施、设备: a) 合理配备安全应急防范设施,如消防箱、灭火器、灭火毯、应急水池、烟雾报警器、消防沙 池等,异常观察区还需配置防爆箱等; b) 废旧蓄电池的转运、装卸设备,如叉车等; c) 废旧蓄电池的检测设备,如温湿度检测仪、绝缘检测设备、电压检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 d) 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工具等。 5.3 人员要求 5.3.1 5.3.2 5.3.3 5.3.4 应通过岗前及应急救援培训,现场应急处理人员应持有安全员证或国家规定的资质。 应掌握锂离子蓄电池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电池特性,防火、防泄漏、防短路等知识。 应定期巡检并做好巡检记录,包括贮存电池、设备、检测仪器以及消防物资等。 应急管理人员应 24 h 全天候保持电话畅通,若发生异常能及时做出响应。 6 安全环保 6.1 应急安全 处理突发安全事故时,应遵循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则,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6.2 环保控制 6.2.1 贮存设施的建设、管理应根据废物的危险性满足 GB 18597 和 GB 18599 的相关要求。 6.2.2 应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安全环保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具有突发环境事件或污 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 6.2.3 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工业固废环保收集处理应符合 HJ 1186 的规定。 6.2.4 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残余物应妥善管理,无相应处置能力的,应按国家有关要求交有 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集中处理。 3 DB34/T 4102—2022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废旧蓄电池检测 A.1 废旧蓄电池包检测 废旧蓄电池包的检测见表A.1。 表A.1 废旧蓄电池包检测记录单 编号: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包编码: 检测单位盖章: 生产商: 检测人员签字: 范围和目的: 1.本文件是为了保证贮存时的安全与环保而编制。 2.本文件中的检测项目是贮存前必不可少的。 3.为了更好的追溯,本文件应与动力锂离子蓄电池一起。 序号 检测项目 1 溯源编码是否模糊难辨 2 电池包所有高压、低压串联线是否连接 3 电池包外壳是否凹凸、严重变形、破损或裂开 目视检测 4 是否漏电 绝缘检测 5 是否漏液 目视检测 6 是否有过火、起火痕迹 目视检测 7 温度是否异常 8 是否有浸水痕迹 目视检测 9 是否存在人为拆卸痕迹 目视检测 10 是否未放电完全 电压检测 A.2 废旧蓄电池模块、单体检测 废旧蓄电池模块、单体的检测见表A.2。 4 检测方法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 (所有连接器都已断开) 测温仪检测 检测结果 是 否 DB34/T 4102—2022 表A.2 废旧蓄电池模块、单体检测记录单 编号: 序列编码: 检测单位盖章: 生产商: 检测人员签字: 范围和目的: 1.本文件是为了保证贮存时的安全与环保而编制。 2.本文件中的检测项目是贮存前必不可少的。 3.为了更好的追溯,本文件应与动力锂离子蓄电池一起。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1 溯源编码是否模糊难辨 目视检测 2 外壳是否凹凸、严重变形、破损或裂开 目视检测 3 是否漏电 绝缘检测 4 是否漏液 目视检测 5 是否有过火、起火痕迹 目视检测 6 温度是否异常 7 是否有浸水痕迹 目视检测 8 是否存在人为拆卸痕迹 目视检测 9 是否未放电完全 电压检测 检测结果 是 否 测温仪检测 5

pdf文档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贮存安全技术条件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2-09-29 01:19:1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