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CCS B 64 44
广东省 地方标准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the mangrov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2023 - 01 - 28发布 2023 - 04 - 28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410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评价流程 ................................ ................................ ........... 2
5 评价指标体系 ................................ ................................ ....... 2
6 建档 ................................ ................................ ............... 5
附录A(资料性) 红树林造林修复树种及其适宜生境 ................................ ....... 6
附录B(规范性) 调查样方规格和数量 ................................ ................... 7
附录C(规范性)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表 ................................ ............. 8
DB44/T 2410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林
业调查规划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辛琨,张春 霞,廖宝文,熊兰兰,熊燕梅,姜仲茂,华国栋,陈玉军,李玫,
申健。
DB44/T 2410 —2023
1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流程、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和档案资料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价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HY/T 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LY/T 2972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红树林 mangroves
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
红树林生态修复 mangrov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通过自然扩散或人工辅助方式增加红树林面积,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分为新
造林生态修复,即滩涂造林和养殖塘造林,现有红树林改造生态修复,即退化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外来速
生红树林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结束后,由项目主管部门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修复工程进行评价,包括工程
评价、成效评价和修复综合评价。
退化红树林 degraded mangrove s
受到自然灾害 或人为因素 影响而导致 的盖度低于 40 % 或死亡植株超过20 % ,或生态 功能衰退明显
的红树林。
修复合格面积 qualified restoration area
红树植物种植合格面积达到工程项目区 60 %或以上,整个项目区可计入修复合格面积;如未达到该
比例,修复合格面积为红树植物种植合格面积除以 60 %。
DB44/T 2410 —2023
2 4 评价流程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分三个阶段, 包括工程评价、成效评价和综合评价。其中, 工程结束 6个
月~1年针对工程实施质量 开展工程评价; 2年~3年,针对工程设置的预期目标开展成效评价; 3年~5
年,针对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开展综合评价。评价流程见图 1。
图1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流程图
5 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评价
5.1.1 评价指标
5.1.1.1 树种组成
根据修复生境的潮位、盐度等环境特征,选择适宜的乡土种, 乡土红树植物适宜生境参见附录 A。
树种选择适宜为合格。
5.1.1.2 面积
利用无人机航拍, 结合地面调查,绘制红树林 修复项目区现状矢量 图,确定 新造林项目区红树植物
面积,现有红树林改造修复面积, 并与设计图进行 面积和位置一致性比对。
5.1.1.3 成活率
利用样方法,样方规格和数量见附录 B。记录每个样方的成活率,取多个样方 /样线内的平均值。
5.1.1.4 管护措施
根据具体生境条件,须设有风浪防护、补植抚育以及其它必要管护措施。
DB44/T 2410 —2023
3 5.1.2 评价标准
根据表1评价结果填写附录 C和附录D,计算修复合格面积。
表1 工程评价合格 标准
修复类型 评价指标 合格标准
红树林营
造修复 滩涂造林 造林成活率( %) ≥ 75
养殖塘造林 造林成活率( %) ≥ 80
现有红树
林改造修
复 退化红树林 生境修复 /有害生物去除比例( %) ≥ 80
补植成活率( %) ≥ 80
外来速生红树林 间伐/修枝后林下透光率( %) ≥ 50
补植成活率( %) ≥ 80
全部修复类型 树种组成 满足5.1.1.1要求
全部修复类型 管护措施 满足5.1.1.4要求
注: 困难立地成活率合格标准可适当降低,困难立地划定参见 LY/T 2972 。
成效评价
5.2.1 评价指标
5.2.1.1 树种组成、面积、保存率、管护措施指标见 5.1.1。
5.2.1.2 生长状况 。
以工程评价到成效评价期间,样方内红树植物株高、地径、冠幅三者增量之和做为 生长状况评价指
标。采用样方法,样方规格和数量见附录 B。在工程评价和成效评价中,记录样方内每木的株高(地面
至植株顶芽的最高点的距离)、地径(距离地面 /胚轴顶端 5 cm处的直径)和冠幅(两个垂直冠幅取平
均值),计算两次测量期间的变化幅度。
5.2.2 评价标准
根据表2评价结果填写附录 C和附录D,计算修复合格面积。
表2 成效评价合格 标准
修复类型 评价指标 合格标准
红树林营
造修复 滩涂造林 造林保存率( %) ≥ 60
养殖塘造林 造林保存率( %) ≥70
现有红树
林改造修
复 退化红树林 生境修复 /有害生物去除比例( %) ≥ 80
补植造林保存率( %) ≥ 75
外来速生红树林 间伐/修枝后林下透光率( %) ≥ 50
补植造林保存率( %) ≥ 70
全部修复类型 树种组成 满足5.1.1.1要求
全部修复类型 生长状况( %) ≥ 20
全部修复类型 管护措施 满足5.1.1.4要求
注: 困难立地保存率合格标准可适当降低,困难立地划定参见 LY/T 2972 。
DB44/T 2410 —2023
4
综合评价
5.3.1 评价指标
5.3.1.1 树种组成、面积指标见 5.1.1。
5.3.1.2 鸟类多样性 。
采用样线法进行鸟类调查,样线数量 见附录B。每年11月~次年2月期间,在红树林中按固定的线路
和长度以每小时 0.5 km~1 km速度行进,观察统计线路两侧各 25 m宽范围内的鸟类,记录观察到的鸟类
种类和数量。
5.3.1.3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
在红树林样方内,样方规格和数量见附录 B,在不同季节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 3次,现场采样、样
品实验室鉴定、记录、分析方法按 GB 17378 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有关规定进行。
5.3.2 评价标准
根据综合打分进行等级评价,评价标准见表 3。权重和评分标准选取参见 HY/T 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
技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04 11:18: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