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42904.9 (22)申请日 2022.06.08 (71)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72)发明人 杨元英 安广丰 安志强 刘宝杰  杨晶晶 梅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51 专利代理师 管莹 夏华栋 (51)Int.Cl. G06F 30/17(2020.01) G06F 30/28(2020.01) F04D 29/56(2006.01) G06F 113/08(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流道型面、 可调导叶 设计方法和导叶 (57)摘要 一种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流道型面、 可调 导叶设计方法和导叶, 基于初始流道面, 通过切 割设计角度下的可调导叶叶片获得导叶上叶顶 或下叶顶 位置的前缘点和尾缘点的坐标, 再获取 可调导叶角度调节过程中前缘点和尾缘点的移 动轨迹, 基于移动轨迹, 获得可调导叶的的流道 轮廓; 将上述进口位置流道轮廓与出口位置的流 道经修型光顺后, 连接形成优化流道; 基于优化 后流道切割不同安装角状态的可调导叶生成优 化的的可调导叶叶顶型面及导叶本身。 本公开中 获得设计角度下叶顶径向间隙明显减小的可调 导叶及其对应的流道, 有效控制了可调导叶间隙 泄漏, 抑制了可调导叶间隙泄漏流及其对叶片通 道三维流场的影响, 降低了可调导叶流动损失。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114861367 A 2022.08.05 CN 114861367 A 1.一种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流道面用于配合可调导叶叶顶型面,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基于初始流道面切割设计角度 下的可调导叶叶片,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上叶顶前缘点和 尾缘点的坐标, 或获得 可调导叶下叶顶前缘 点和尾缘 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可调导叶的角度调节范围, 逐步调节所述可调导叶的安装角从初始位置至最 大调节角度位置, 获取所述可调导叶角度调节过程中所述前缘点的移动轨迹和所述尾缘点 的移动轨 迹; 基于所述前缘点的移动轨迹,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的进口位置的流道轮廓; 基于所述尾 缘点的移动轨 迹,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的出口位置的流道轮廓; 将可调导叶的进口位置的流道轮廓与可调导叶的出口位置的流道光顺连接后形成所 述可调导叶对应的优化 流道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当前缘点和尾缘点处于所述可调导叶的上叶顶位置时, 所述初始流道面和优化流道面 均是机匣上与可调导叶配合的表面; 当前缘点和尾缘点处于所述可调导叶的下叶顶位置时, 所述初始流道面和优化流道面 均是轮毂 上与可调导叶配合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前缘点的移动 轨迹,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的进口位置的流道轮廓, 包括: 将所述前缘 点的移动轨 迹转换到X ‑R坐标系作为可调导叶的进口位置的流道轮廓; 所述基于所述尾缘 点的移动轨 迹,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的出口位置的流道轮廓, 包括: 将所述尾缘 点的移动轨 迹转换到X ‑R坐标系作为可调导叶的出口位置的流道轮廓; 所述进口位置的流道轮廓和所述出口位置的流道轮廓均包括流道轴线坐标和流道半 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可调导叶的进口位置 的流道轮廓与可调导叶的出口位置的流道光顺连接后形成所述可调导叶对应的优化流道 面, 包括: 所述将可调导叶的进口位置的流道轮廓与可调导叶的出口位置的流道光顺连接后形 成的流道线作为初始流道线; 对所述初始流道线向所述机匣的流道内腔方向偏移, 偏移后的流道线作为最终流道 线; 将所述最终流道线回转后形成可调导叶对应的优化 流道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流道面半径依据以 下公式确定: r=r0+δ·(rr‑r0) 式中, r为某一轴向位置的最终流道面的半径, r0为同一轴向位置 所述初始流道面 半径, δ为流道偏移系数, 取值范围在0~1, rr为同一轴向位置所述前缘点或尾缘点移动轨迹线对 应的半径。 6.一种流道型面, 设置在机匣内壁或轮毂外壁上, 用于与可调导叶配合, 其特征在于, 流道型面的形状由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获得。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861367 A 27.一种可调导叶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用于设计与权利要求6所述流道型面配合的可 调导叶叶顶型面, 设计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可调导叶对应的优化 流道面, 向流道内部偏置后形成切割面, 基于切割面切割可调导叶, 获得 所述可调导叶的上叶顶和/或下叶顶的型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导叶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切割面切割可调导 叶,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的上叶顶和/或下叶顶的型面, 包括: 所述可调导叶以预设角度间隔从初始位置至最大调节角度位置, 在每次调节后, 基于 所述切割面, 切割所述可调导叶, 最终 获得所述可调导叶的上叶顶和/或下叶顶的型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导叶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预设角度间隔是3~5 °。 10.一种可调导叶,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可调导叶本体, 所述可调导叶本体上具有上叶顶 和下叶顶, 所述上叶顶和所述下叶顶的型面由权利要求7 ‑9任意一项所述可调导叶设计方 法获得。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861367 A 3

.PDF文档 专利 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流道型面、可调导叶设计方法和导叶

安全报告 > 其他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流道型面、可调导叶设计方法和导叶 第 1 页 专利 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流道型面、可调导叶设计方法和导叶 第 2 页 专利 流道面优化设计方法、流道型面、可调导叶设计方法和导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2024-03-18 05:00:3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