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59.060.10 SN W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5233—2020 进出口纺织原料 原棉回潮率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 materialTest of moisture regain of raw cotton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method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以正式 2020-08-27发布 202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523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丽娜、曹锡忠、吴梦笔、董绍伟、姜艳娜、周宇航、陶静。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5233—2020 进出口纺织原料) 原棉回潮率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原棉回潮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籽棉经锯齿轧棉机或皮辊轧棉加工后所得的回潮率范围在6%~15%的原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02.1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 SN/T3702.2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抽样方法第2部分:纺织原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定量模型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样品近红外光谱与对应物质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3.2 监控样品 monitorsamples 用于监测近红外分析仪口常工作稳定性的同品种均匀、稳定的样品。 4原理 在近红外区,水分子有特征性很强的合频吸收带,使用近红外光谱可以测定物质中的水分含量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原棉回潮率的烘箱法测试结果与其近红外光谱间的数学模型,即定量模 务平台 型。通过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原棉的回潮率。 5设备及材料 5.1近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或光栅扫描型光纤光谱仪 注: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需配备样品旋转装置及采样瓶。采样瓶为石英材质。 SN/T5233—2020 5.2监控样品 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的监控样品为已知回潮率值的原棉样品,密封在与采样瓶同规格及材质 的容器中,可用于监控;光栅扫描型光纤光谱仪的监控样品为已知回潮率值的原棉样品,密封在石英 材质的平底容器中,容器底面积应大于采样光斑,可用于监控。 6测定步骤 6.1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法 6.1.1仪器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与所使用的仪器密切相关,而近红外光谱仪器种类较多,因此不可能给出近红外 光谱仪的普遍参数。满足下列仪器条件的近红外光谱仪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光源:卤钨灯,波长范围4000cm²~10000cm; b)信噪比:10000:1; c)分辨率:8cm; d)检测器:带有温控的InGaAs传感器; 6.1.2仪器准备 如下所示: a)仪器预热:0.5h以上; b)仪器稳定性自动测试:线性系统、 温度系统和波长精度系统适应性系统自检。 6.1.3样品的抽取 式 6.1.4模型监控 利用监控样品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进行确定,同一监控样品的多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不大 于1.0%,且近红外测定结果与监控样品标注的原棉回潮率含量之间的绝对误差不大于0.5%。 6.1.5测定 为了避免试样不均匀带来的误差,分别采集正面,反面,内层3个不同部位的原棉试样。将原棉 试样放置在采样瓶中,用表面平整的金属附件压紧样品,将采样瓶置于旋转装置上,取旋转一周的平 均光谱作为一次测定的光谱数据。取样时注意避开草杂、异性纤维。 取3个部位的光谱平均值,根据原棉回潮率定量模型(参见附录B中B.2.1)进行结果计算。每 个样品测试2次。 6.2光栅扫描型光纤光谱法 6.2.1仪器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与所使用的仪器密切相关,而近红外光谱仪器种类较多,因此不可能给出近红外 光谱仪的普遍参数。满足下列仪器条件的近红外光谱仪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光源:卤钨灯,波长范围1000nm~1800nm; 2 SN/T5233—2020 b)信噪比:30000:1; c)分辨率:10nm; (p 波长准确度:优于0.2nm; 波长稳定性:优于0.02nm; f)带有温控的InGaAs传感器: f)若成功传递原棉回潮率近红外分析模型,应达到附录A中A.2.3的要求,参见附录B中B.2.2。 6.2.2仪器准备 如下所示: a)仪器预热:0.5h以上; b)仪器稳定性自动测试:暗电流噪声、光谱能力、吸光度噪声、吸光度和波长准确性自动测试。 6.2.3样品的抽取 按SN/T3702.2规定的回潮率检验抽样方法进行取样。取样量不小于50g 6.2.4模型监控 利用监控样品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进行确定,同一监控样品的多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不大 于1.0%,且近红外测定结果与监控样品标注的原棉回潮率含量之间的绝对误差不大于0.5%。 X 6.2.5测定 将原棉试样梳理平整后,紧密地放置在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器窗口。测试时保证样品被测表面平整 并且不漏光。为了保证样品的紧密程度,可在样品背面放置一块无机物,如钢板,辅助样品能与检测 器窗口紧密平整地贴合在一起。取样时注意避开草杂、异性纤维。 为了避免试样不均匀带来的误差,分别采集正面、反面、内层3个不同部位的光谱数据。取3个 部位的光谱平均值,根据原棉回潮率定量模型(参见附录B中B.2.2)进行结果计算。每个样品测试 2次。 7结果的处理与表示 以正 7.1正常样品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预测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0.5%,且待测样品的2次预测结果在 6%~15%之间,则取2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水分含量。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7.2异常样品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预测结果的绝对差值超过0.5%,或待测样品的2次预测结果小于6% 或者大于15%,应对造成测定结果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排除,再次进行近红外测定予以确认,如 仍出现异常情况,则确认为异常样品,该样品直接采用GB/T6102.1的方法进行确证测定。 8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 定量模型的名称及编号; 一定量模型的适用回潮率范围; 3
SN-T 5233-2020 进出口纺织原料 原棉回潮率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2:5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4 MB)
分享
友情链接
DB15-T 839—2022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内蒙古自治区.pdf
GB-T 35291-2017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密码钥匙应用接口规范.pdf
GB-T 35263-2017 纺织品 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pdf
WS-T 599.1-2018 医院人财物运营管理基本数据集第1部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df
GB-T 32673-2016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pdf
民航 JJF(民航)0100-2008 C21001型冷却系统测试仪.pdf
CSA 零信任商业价值综述.pdf
GB-T 21144-2023 混凝土实心砖.pdf
GB-T 14560-2016 履带起重机.pdf
T-CFA 031103.4—2018 铸造工艺数字化设计通用要求.pdf
GB-T 2794-2022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pdf
T-SSITS 503—2022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复合机器人技术规范.pdf
GB-T 6946-2008 钢丝绳铝合金压制接头.pdf
DB23-T 3649.8—2023 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规范 第8部分:集约化平台运维 黑龙江省.pdf
GB-T 22081-xxxx ISO-IEC27002 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控制(征求意见稿).pdf
T-CESA 1218—2022 服务器基板管理控制器 BMC 技术要求.pdf
GM-T 0063-2018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检测规范.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2022年.pdf
GB-T 25745-2010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pdf
企业云原生数据防泄漏(DLP)架构与运营实践指南--胡恺健 - 202206.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4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