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38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919—2014 金线莲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Anoectochilus 2014 - 09 - 13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0 - 13 实施 发 布 DB52/T 919—201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选种和留种 ........................................................................ 2 5 组培苗培育 ........................................................................ 2 6 商品苗 ............................................................................ 3 7 种植环境 .......................................................................... 4 8 种植设施 .......................................................................... 4 9 基质 .............................................................................. 5 10 种植 ............................................................................. 5 11 种植管理 ......................................................................... 5 12 采收与加工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三个物种鉴定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培养基配制方法 ..................................................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种植基质配比 .................................................... 9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金线莲主要病害防治表 ........................................... 10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金线莲主要虫害防治表 ........................................... 11 I DB52/T 919—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省现代中药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晓青、吴明开、乙引、申刚、张宇斌、廖明亮、敖茂宏、张显波、汤毅。 II DB52/T 919—2014 金线莲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线莲原植物、选种、留种、组培苗培育、组培苗出瓶分级标准、炼苗、种植环境、 种植设施、基质、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采收与产地加工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金线莲适生地区,以全草药食兼用为目的的人工种植与推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32号,200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蒴果 由两个或多个心皮形成的开裂干果。金线莲蒴果中具有大量无胚乳粉末状的种子。 3.2 原球茎 由金线莲不同部位如种子、茎尖、茎段等诱导产生,具有发育潜能的细胞团。 3.3 不定芽 凡从叶、根、或茎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原球茎、愈伤组织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则统称 为不定芽。 3.4 丛生芽 1 DB52/T 919—2014 不定芽经增殖培养形成的群体丛生芽苗。 3.5 基质 种植中用来固定植株及贮存植物所需水分、养分的材料。金线莲种植常采用的基质有腐殖土、草炭 土、碎树皮、碎树叶等按一定比例配制。 4 选种和留种 4.1 选种 本标准所指的金线莲原植物包括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的3个种,即兴 仁金线兰(Anoectochilus xingrenensis Z.H.Tsi et X.H.Jin)、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Lindl.)、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经过鉴定确认,鉴定方法见 附录A。 4.2 留种 留种应选择植物形态特征典型,植物之间形态差异小,长势均匀,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结 实获得的蒴果。 4.2.1 授粉 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采用异株异花授粉,母本在授粉后立即套袋,挂牌标记。人工授粉只能在同 一种内进行。 4.2.2 结实 授粉成功,子房开始膨大时进行疏果,每株留果2~3个;蒴果成熟时,选择饱满的果实采收备用。 4.2.3 蒴果保存 留种蒴果置于冰箱4 ℃保存备用。 5 组培苗培育 5.1 种子无菌培养 5.1.1 蒴果处理与播种 蒴果表面先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在75%酒精里浸泡3分钟,在酒精灯上快速烧干表面酒精,剖开蒴 果,将种子播于培养基上,40天左右种子开始膨大,通过种子萌发,经培养获得大量实生苗。 5.1.2 种子萌发培养基 1/2 MS+10%马铃薯原汁+3%蔗糖+0.8%琼脂,pH5.8。 5.1.3 增殖分化 种子萌发后适时转接,进行增殖分化培养。 2 DB52/T 919—2014 5.1.4 增殖分化培养基 MS+(1.0~2.0 mg/L)6-BA+ (0.1~0.2 mg/L)NAA+10%马铃薯原汁+3%蔗糖+0.8%琼脂,pH5.8。 5.1.5 壮苗生根 将分化长至2 cm~3 cm的小苗适时转接,进行壮苗生根培养。 5.1.6 壮苗生根培养基 MS+(0.5~1.0 mg/L)NAA+10%马铃薯原汁+3%蔗糖+0.8%琼脂,pH5.8。 5.2 丛生芽培养 5.2.1 外植体获取 选择健壮的种植植株或野生植株的茎段作外植体,也可从无菌瓶苗中选择外植体。 5.2.2 外植体处理 种植或野生植株金线莲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清理叶、叶苞鞘、根,用肥皂水浸泡20 min,流水冲洗 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30 s,后用0.1%升汞消毒10 min,再用无菌水洗5次,无菌滤纸 吸干水分,将植株切为0.5 cm长带节的茎段备用。无菌瓶苗可直接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出,无菌操作,将 植株切为0.5 cm长带节的茎段备用。 5.2.3 不定芽诱导与增殖 将带腋芽的茎段接种于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中,经继代增殖培养,形成大量丛生芽。 5.2.4 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 MS+(1.0~2.0 mg/L)6-BA+ (0.1~0.2 mg/L)NAA+10%马铃薯原汁+3%蔗糖+0.8%琼脂,pH5.8。 5.2.5 壮苗生根 当丛生芽长至2 cm~3 cm时,转入壮苗生根培养。 5.2.6 壮苗生根培养基 MS+(0.5-1.0 mg/L)NAA+10%马铃薯原汁+3%蔗糖+0.8%琼脂,pH5.8。 5.3 培养条件 光照1000 Lx~1500 Lx,光照时间12 h/d ,温度(25±2)℃。 5.4 继代次数 原球茎和丛生芽继代控制在6~8代。 6 6.1 商品苗 商品苗分级 用于种植的苗应无污染,无烂茎,无烂根,叶色正常并展开。商品苗分级标准(见表1) 3 DB52/T 919—2014 表1 6.2 金线莲商品苗分级 分级/项目 根(条) 株高(cm) 茎粗(cm) 优质苗 2 条~3 条 ≥5.0 ≥0.25 合格苗 1 条~2 条 ≥4.0 ≥0.20 炼苗 试管苗移栽前将培养瓶放置于与栽培相近的环境中进行炼苗,利用遮光率为80%遮阳网双层遮阴, 温度20 ℃~28 ℃,炼苗1周~2周。 6.3 出瓶 用镊子从培养瓶中取出组培苗,清水反复漂洗干净,用杀菌液浸根10 min左右。杀菌液应符合GB/T 19630.1有机产品规定。 7 种植环境 符合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8 种植设施 8.1 设施准备 金线莲以保护地种植为宜,可使用温室或大棚等设施种植,配备遮阳网、防虫网、喷雾和
DB52-T 919-2014 金线莲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7:30: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