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CCS A 47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
File format specification for ec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transmission
2022 - 10 - 25发布 2023 - 05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663 —2022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文件命名 .......................................................................... 2
5 文件结构格式 ...................................................................... 3
附录 A(规范性)部门行业代码表、行政区划代码表、 ITEM字段说明表和 PERIOD 字段说明表....5
附录 B(资料性)要素编码 ....................................... ........................7
附录 C(资料性)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示例 ............ ...........................9
DB36/T 1663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JX/TC017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玮、周雪莹、王怀清、黄少平、邓卫华、李柏贞、黄震宇、胡佳军、李显风、叶
子铭、吴楠、刘海燕。
DB36/T 1663 —2022
1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命名和文件数据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气象梯度观测数据、 坡面径流观测数据、 通量观测数据和水文观测数据的传输、
存储和应用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40153 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 129 气象数据传输文件命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梯度观测 meteorological gradient observation
大气边界层垂直廓线上,对空气不同高度、土壤不同深度进行 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 。
3.2
坡面径流观测 slope runoff observation
落到地面的降水或融雪水,经填洼、下渗、蒸发等损失后,对地表贮留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形成的地
表水流进行 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 。
3.3
通量观测 flux observation
对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输送的动量、热量(能量)或物质等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4
水文观测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对指定地点(或断面)的水文要素进行实时观测 的方法和技术 。
DB36/T 1663 —2022
2 4 文件命名
4.1 文件命名格式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名由信息字段和字段分隔符进行组合,应符合 GB/T 40153 相关规定。
信息字段包括固定字段、可选字段和强制字段,使用大写英文字母( A~Z)和阿拉伯数字( 0~9);字
段分隔符包括英文半角下划线“ _”、减号“ -”和小数点“ .”。文件名结构如下:
Z_ECO_OFLAG_ORIG_YYYYMMDDhhmmss_O_ITEM[_FREEFORMAT][_PERIOD][-CCx].txt 。
其中Z、ECO、O和txt为固定字段,带有方括号“ []”的字段为可选字段,其他字段为强制字段,
在文件命名时严格按照字段说明和顺序强制执行。
4.2 信息字段说明
4.2.1 Z字段
大写英文字母 Z为固定字符,标识观测数据为中国境内产生的气象观测数据。
4.2.2 ECO字段
ECO字段为固定字符,标识观测数据类别为生态气象观测数据。
4.2.3 OFLAG字段
OFLAG字段为强制字段,标识观测数据的来源部门,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的表A.1。
4.2.4 ORIG字段
ORIG字段为强制字段, 标识观测数据来源部门所在的行政区域, 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的表A.2。
4.2.5 YYYYMMDDhhmmss 字段
YYYYMMDDhhmmss 为强制字段,标识文件的生成时间,应符合GB/T 7408相关规定。使用国际协
调时间(UTC),以数字表示,其中 YYYY为年,4位, MM为月,2位, DD为日,2位, hh为小时,采
用24小时制,2位, mm为分钟,2位, ss为秒,2位, 不足位以数字“0”填充高位。
4.2.6 O字段
O字段为固定字符,标识传输文件为观测数据文件。
4.2.7 ITEM字段
ITEM字段为强制字段,标识生态气象观测数据类别,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的表A.3。
4.2.8 FREEFORMAT 字段
FREEFORMAT 字段为可选字段,应符合 QX/T 129 相关规定。由提供生态气象观测数据的行业部
门自行定义,可根据不同观测方式、内容属性等选择性填写,字段之间使用英文半角减号“ -”分隔。
4.2.9 PERIOD 字段
PERIOD 字段为可选字段,标识观测时段,具体字段说明见附录 A的表A.4。
4.2.10 CCx字段
DB36/T 1663 —2022
3 CCx字段为可选字段,标识文件为更正数据文件, OFLAG取值为“ C”时不需要使用, OFLAG取
值为“I”时,如果传输的第一份观测数据文件有需要更正的观测数据,在文件名中可以选择使用。
具体字段说明: CC为固定字符; x取值为英文大写字母“ A”~“X”,取值顺序可按照英文字母
顺序选取, x=A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一次更正; x=B表示对站某次观测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
直至x=X。
4.2.11 txt 字段
txt字段为固定字段,文件的扩展名,标识文件为 ASCII字符文件,与其他字段使用英文半角小数
点“.”分隔。
5 文件结构格式
5.1 结构格式
文件由参数段、 数据描述段和数据段三部分组成, 第一行记录为参数段, 第二行记录为数据描述段,
第三行记录至文件结束为数据段。
具体结构格式如下:
站号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生态观测数据类型
观测要素个数 观测要素编码 1 观测要素编码 2 …… 观测要素编码n
观测时间 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1 观测要素编码2:观测要素值2 …… 观测要素编码n:观
测要素值 n
观测时间 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1 观测要素编码2:观测要素值2 …… 观测要素编码n:观
测要素值 n
………………………………………
观测时间 观测要素编码1:观测要素值1 观测要素编码2:观测要素值2 …… 观测要素编码n:观
测要素值 n
5.2 结构格式说明
5.2.1 参数段
参数段记录观测站点基本信息,由生态气象观测台站的站号、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生态观测数
据类型 5 组数据组组成,数据组之间用一个英文半角空格分隔,以回车换行 “ <CR><LF> ”结束参数
段。
结构格式如下:
第一组:站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或者由大写拉丁字母“J”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
若没有设定站号,则使用“00000”。
第二组:经度,观测站所在位置的经度,由度( °)分(′)秒(″)和指示码组成。度为 3位数字,
分为 2位数字,秒为 2 位数字,高位不足补“0”。
第三组:纬度,观测场所在位置的纬度,由度( °)分(′)秒(″)和指示码组成。度为 2位数字,
分为 2位数字,秒为 2 位数字,高位不足补“0”。
第四组:海拔高度,观测站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以米( m)为单位,保留 1位小数,若位于海平
面以下,第 1位记“-”号。
第五
DB36-T 1663-2022 生态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文件格式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1-15 22:31: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