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7.020 JB J95 备案号:2845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03.2—2010 代替JB/T8125—1999 机油冷却器 内燃机 第2部分: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il coolers -Part 2: Tube and shell oil coolers - Specification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6003.2—2010 目 次 前言 .Ⅱ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结构型式. 5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材料 互换性. 5.3 综合性能.. 5.4 5.5 密封性能. 5.6 耐压力脉冲性能, 5.7 耐热冲击性能 5.8 振动性能 5.9 静压强度, 5.10 油侧清洁度 5.11 表面质量, 5.12 排放装置. 5.13 其他 6试验方法, 6.1 综合性能试验 6.2 密封性试验 6.3 压力脉冲试验、热冲击试验、振动试验. 6.4静压强度试验 6.5油侧清洁度的测定, 7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图1 圆缺型折流板冷却器 图2 环盘型折流板冷却器, 图3 双程月缺型折流板冷却器, 表1 综合性能指标 表 2 振动试验规范, JB/T6003.2-2010 前言 JB/T6003《内燃机机油冷却器》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板翅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 第2部分: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 第3部分: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代替JB/T8125-1999《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JB/T8125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适用范围(本版的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对冷却器放热流量要求,调整了综合性能试验用机油牌号,将综合性能试验方法,调整 为按JB/T6003.3进行(本版的5.4、6.1,1999年版的4.7、5.15); 提高了密封性试验压力指标,增加了密封性的干式检验方法(本版的5.5、6.2,1999年版的4.4); 增加静压强度、耐热冲击性能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本版的第5.7、5.9、6.3、6.4); -提高了油侧清洁度的技术指标(本版的5.10,1999年版的4.7.6); -删除了原标准中综合性能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和附录A、附录B,改为按JB/T6003.3进行(本版 的6.1,1999年版的4.7、附录A、附录B); 将振动性能试验方法和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方法调整为按JB/T10408进行(本版的6.3,1999 年版的5.1.1、5.1.2)。 与本部分相关配套的标准有: -JB/T6003一2004内燃机板翅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红节、夏立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125—1985,JB/T8125—1999。 II JB/T6003.2—2010 内燃机机油冷却器 第2部分: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 1范围 JB/T6003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的定义和术语、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与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小型船舶和发电机组配套的内燃机用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以下简称冷却器)。其他液压类用管壳式机油冷却器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600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 GB11122--2006柴油机油 JB/T6003.3内燃机机油冷却器第3部分: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JB/T10408内燃机换热器可靠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管壳式冷却器tubeandshelloilcoolers 在一个圆筒形壳体内插入由许多平行管组成的管束而构成的机油冷却器(见图1~图3)。 3.2 管侧tubeside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散热管内一侧的通道,即水侧。 3.3 壳侧shell side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散热管外一侧的通道,即油侧。 3.4 逆流adversecurrent 进油、进水分别在冷却器的两端,两种流体在冷却器内作平行而不同方向流动。 3.5 机油放热流量 oil radiationflux 冷却器油侧机油单位时间内所能释放的热量。 注:机油放热流量单位用W表示。 JB/T6003.2--2010 3.6 传热系数heattransferfactor ko 表示冷、热介质之间温度差为1℃时,冷却器油侧每单位传热面积所能传递的热流量。 注:传热系数单位用W/(m².℃)表示。 3.7 油速oilspeed W。 机油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注:油速单位用m/s表示。 3.8 水速 waterspeed Ww 冷却水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注:水速单位用m/s表示。 3.9 油侧压差 pressuredifferencein oil side Apo 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值。 注:油侧压差单位用kPa表示。 4 结构型式 冷却器主要结构型式见图1图3。 水室 壳体 散热片折流板 管子 水室 冷却水 机油 可2 al 机油 冷却水 图 1 圆缺型折流板冷却器 水室 壳体 折流板 管子 水室 冷却水 机油 山 215 机油 冷却水 图2环盘型折流板冷却器 JB/T6003.2—2010 水室 隔板 壳体折流板 散热片 水室 机油 冷却水 STT 冷却水 机油 图3双程月缺型折流板冷却器 5技术要求 5.1总则 冷却器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制造。 5.2材料 冷却器所用结构材料在工作介质中应具有防蚀性或覆盖防蚀镀层。在冷却器规定的使用期内,防腐 层应完好无损。 5.3互换性 冷却器的结构必须保证当管子压扁或堵塞时,有拆卸的可能性和散热芯子的互换性,并保证便于清 洗腔内沉积物及水垢。 5.4综合性能 冷却器的机油放热流量Q。应符合产品图样或供货协议的要求。冷却器的传热系数k、油侧压差Ap。 等综合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综合性能指标 油侧压差Ap。 传热系数。 性能参数 W/(m² . ℃) kPa 性能指标 ≥500 S9≥ 试验条件: 1.流体介质及相对运动方向:热介质采用符合GB11122-2006的CD15W-40柴油机油,冷却介质为清水,冷却 器内管侧通水、壳侧通油,流体相对运动方向采用逆流 2.流体速度:水速Ww=0.5m/s、油速W。=1.0m/s; 3.流体温度:水指定进口温度为85℃、机油指定进口温度为95℃。 5.5密封性能 冷却器油侧应密封,经不低于750kPa的气压试验,历时1min不得出现泄漏。 冷却器水侧应密封,经不低于450kPa的压力试验,历时1min不得出现泄漏。 根据用户要求,车用柴油机、增压柴油机及特种用途内燃机用冷却器的油侧、水侧压力指标,可由 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6耐压力脉冲性能 冷却器的油腔充满介质,介质温度为95℃土1℃;介质压力应进行循环变化,即从脉冲波谷压 力上升到脉冲波峰压力,经保持,然后再从脉冲波峰压力下降至脉冲波谷压力,其中脉冲波谷压力不 大于50kPa、脉冲波峰压力不小于500kPa;上升、保持、下降各占2s,即6s时间为一个循环,共进 行3×10*次循环,不允许出现泄漏、脱焊和零件损坏。 5.7耐热冲击性能 冷却器经3000次120℃→20℃→120℃温度交变循环后,不允许出现泄漏和零件损坏。 JB/T6003.2—2010 5.8振动性能 冷却器内腔充满清水,按工作时的安装方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以40m²/s的加速度,按表2规 定的振动频率、振动次数和试验顺序反复进行振动试验,振动方向为垂直上下,完成120万次振动后不 允许出现泄漏和零件损坏。 表2振动试验规范 频率 次数 参考时间 振动顺序 Hz × 104 min 1 50 4.50 15 2 40 21.40 85 3 30 5.04 28 5.9静压强度 对冷却器油腔施加1.2MPa静压,历时5min,不允许出现泄漏和永久变形。 5.10油侧清洁度 冷却器油侧清洁度以从每只冷却器油侧清洗下来的杂质质量W。来表示。其W。应符合式(1)的规 定: W。≤40+75F。 (1) 式中: 油侧杂质质量,单位为mg: W。- F。一一油侧传热面积,单位为m²。 5.11表面质量 冷却器表面不允许存在碰伤、变形、焊料聚集及点焊飞溅物。 5.12排放装置 冷却器应具有从水室内腔放气及排水装置。 5.13其他 5.13.1在制造冷却器时,不得因管端受压而缩小管子的流通截面。由于管子本身的缺陷允许加以堵塞, 堵塞的管数应不超过管子总数的1%,对于

.pdf文档 JB-T 6003.2-2010 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第2部分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6003.2-2010 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第2部分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第 1 页 JB-T 6003.2-2010 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第2部分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第 2 页 JB-T 6003.2-2010 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第2部分 管壳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21:31: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