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 (2022)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 年 11 月专家指导委员会: 邬贺铨 戴 红 范科峰 王立建 钱 恒 杨伟奇 王 泉 张文生 荣文戈 王树东 夏俊杰 宋跃武 仇阿根 阳 洋 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长沙市大数据中心 南京大数据集团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市城建集团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市城市照明建设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鸿湖万联 ( 江苏 )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慧城市通信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 光大节能照明 ( 深圳 ) 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矽赫科技有限公司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山东泰华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睿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 中交机电局第五工程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董 建 陈金助 白卫肖 张 群 王 彬 柳晓见 王晨曦 杨 磊 吴 刚 姚 爽 龙红祥 许扬汶 钟收成 凌向前 臧 锋 董金山 关仁杰 周超宇 解伟俊 王国伟 李 丛 耿亚南 洪伟杰 方 芳 王 鹏 林方方 丁盛爽 张 妮 周 倩 代西桃 杨 名 张军亭 李 锋 张 江 刘 悦 彭革非 张红卫 崔 昊 杨 霖 聂 爽 吴选用 张守伟 刘 文 王肖飞 彭荣林 冯晓蒙 庞 敏 张 勇 韩炎龙 沈国平 于 浩 陈亚军 李 腾 王瑶瑶 沈 瑞 黄传娜 马炜玮 韩佶君 刘 博 张征明 刘旭帆 周经翔 安小米 王静远 李 双 危双丰 李 超 郑庆国 王 婵 李闻宇 张建伟 王淑平 向泽君 宁振宇 王明省 洪鹏辉 张 丰 刘大扬 鲍 捷 赵春昊 孙永良 张国强 刘 鹏 于铁强 庞晓静 李亚健 权亚强 武宏伟 陈正伟 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已 呈现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构建完整配套的感知体系 是加强城市建设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本白皮书作为聚焦城市感知体系的专著出版恰逢其时,系统梳理了城市感知体系发展的背景,提出城市感知体系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典型应用实践,还提出建设保障及发展愿景。 城市复杂多源异构的感知环境需要有一个自主、开源、 安全、统一的操作系统。本书特别介绍了 “鸿蒙”操作系统, 作为一款我国自主研发、开源共享的底层技术在城市感知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实践中发挥了生态基础的作用, “鸿蒙”操作 系统赋能了城市感知终端,打造了实现多源数据安全互联互通平台。本书介绍了如何利用“鸿蒙”操作系统构建城市感知体系,给出了“鸿蒙”操作系统所支撑的各类应用的例子。 城市感知体系是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对超大特大城市既 有迫切需求也是重大挑战,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为建设中国式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做出更多的创新。希望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技术与产品提供者及市民都来关心城市感知体系的发展,分享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成功的经验。 序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 年 11 月目录 城市感知体系建设背景 城市感知体系总体架构城市感知体系建设目标01 03021.1 相关政策指引 2 1.2 问题与挑战 4 3.1 总体架构 10 3.2 主要特征及功能 12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统筹共建共用 72.2 标准化数据及接口,实现互联互通 72.3 统一设备操作系统,拥抱开放创新 72.4 打造端到端安全防护体系,夯实纵深安全 82.5 建设产业生态,促进开放可持续 8 3.2.1 感知终端:开放创新、标准统一、设备协同 12 3.2.2 感知网络:极简入网、网算融合、品质可视 143.2.3 感知平台:泛在接入、分层分级、协同闭环 163.2.4 感知大脑:精准感知、监测预警、智能决策 183.2.5 感知安全:纵深防护、韧性保障、安全防御 203.2.6 感知中心:数据服务、技术赋能、应用创新 22城市感知体系典型应用场景 城市感知体系建设保障体系 城市感知体系展望 附录 A:名词解释城市感知体系关键技术 05 06 0704 5.1 场景一:综合管廊 35 5.2 场景二:燃气安全监测 36 5.3 场景三:智慧杆 37 5.4 场景四:城市停车 38 5.5 场景五:智慧环保 40 5.6 场景六:城市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 41 5.7 场景七: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监测 42 5.8 场景八:高空抛物监测预警 44 5.9 场景九:智慧照明 45 5.10 场景十:智慧工地 45 52514.1 分布式软总线 25 4.2 原子化服务 264.3 设备即插即用 274.4 应用感知网络 274.5 一跳入云 284.6 算网融合 294.7 设备统一接入 304.8 轻量级安全传输 314.9 电子身份规约 324.10 网络可视诊断 33 6.1 组织保障 48 6.2 机制保障 486.3 标准制定 496.4 生态建设 50 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1 (2022)城市感知体系建设背景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 国,并明确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 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结构、 功能和系统集成,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网络、数据的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要求强化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数字中国、01 城市感知体系建设背景 21.1 相关政策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及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 乡村,指出“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 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改发〔2020〕73号)提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推进城市现代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物联 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指出“创新突破一 些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水平,加速推进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pdf文档 华为 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 2022

安全报告 > 运营商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华为 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 2022  第 1 页 华为 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 2022  第 2 页 华为 城市感知体系白皮书 2022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3-01-16 17:30:0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