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18528.4 (22)申请日 2022.08.02 (73)专利权人 广东万江配电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 道小金四角楼小罗路461号 (72)发明人 蓝秀堂 周武成 蓝碧堂 李健锋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46 专利代理师 侯程新 (51)Int.Cl. H02B 1/28(2006.01) H02B 1/56(2006.01) H02B 1/46(2006.01) H02B 1/4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包 括: 结构衔接部、 连接风口、 若干冷端翅片、 导冷 块、 热电制冷片、 风扇以及集水槽; 所述结构衔接 部的中部设置所述连接风口; 所述结构衔接部的 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冷端翅片、 所述导冷块以及所 述热电制冷片; 所述结构衔接部的另一侧面设置 所述风扇。 所述导冷块分别连接每一所述冷端翅 片与所述热电制冷片。 所述导冷块与所述热电制 冷片接触连接后与所述结构衔接部形成进风间 隙; 所述风扇旋转后将空气导引接触所述冷端翅 片并使空气沿着所述进风间隙流动。 所述集水槽 于所述冷端翅片的下方连接于所述结构衔接部 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 现有技术中配电箱用 除湿装置 所存在除湿效果不佳、 结构复杂难以布 置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8005572 U 2022.12.09 CN 218005572 U 1.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结构衔接部(1)、 连接风口(2)、 若干冷端翅 片(3)、 导冷块(4)、 热电制冷片(5)、 风扇(6)以及集水槽(7); 所述结构衔接部(1)的中部设 置所述连接风口(2); 所述结构衔接部(1)的侧面分别设置所述冷端翅片(3)、 所述导冷块 (4)以及所述热电制冷片(5); 所述结构衔接部(1)的另一侧面设置所述风扇(6); 若干所述 冷端翅片(3)均匀排列设置于所述导冷块(4)的侧面, 且两相邻的所述冷端翅片(3)之间形 成导水槽(301); 所述导冷块(4)分别连接每一所述冷端翅片(3)与所述热电制冷片(5); 所 述热电制冷片(5)通电后制冷以与所述导冷块(4)及每一所述冷端翅片(3)进行热交换; 所 述导冷块(4)与所述热电制冷片(5)接触连接后与所述结构衔接部(1)形成进风间隙(401); 所述风扇(6)旋转后将空气导引接触所述冷端翅片(3)并使空气沿着所述进风间隙(401)流 动; 所述集水槽(7)于所述冷端翅片(3)的下 方连接于所述结构衔接 部(1)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冷端翅片(3)自上 而下宽度逐渐收窄以使其下部形成尖端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衔接部(1)具有若 干阶梯固定柱(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阶梯固定柱(101) 分别连接所述 导冷块(4)与所述结构衔接 部(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制冷片(5)通过导 热硅脂与所述 导冷块(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衔接部(1)还设置 有若干疏风 孔(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风孔(102)均匀分布 于所述导冷块(4)与所述 风扇(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冷块(4)的侧面设置 有温度传感器(8); 所述温度传感器(8)用于测量并传递所述 导冷块(4)的表面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槽(7)的下部设置 有引水部(701); 所述引水部(701)将所述 集水槽(7)与外 部的水管连通。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05572 U 2一种除湿装 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供电装置的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配电柜可分为动力配电柜、 照明配电柜或计量柜等, 其常用做配电系统的末级设 备。 所述配电柜是用电器控制中心的统称, 其常被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 回路较少的场合。 所述的配电柜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 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 供保护、 监视和控制的功能。 所述配电柜在使用后, 其内部会存在潮湿气 体, 长时间使用后, 潮湿气体会汇聚成水汽附着在配电柜内部各个电器元件上, 造成电器元件的短路而发生危 险; 同时, 在 使用过程中。 基于此, 中国专利CN214100461U公开了一种除湿防潮智能配电箱, 其包括外部壳体, 所述外部壳体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且进气管 的右端固定连接 有加热箱, 所述加热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 且加热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 出气管, 所 述出气管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热转换器, 且冷热转换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 所述 冷热转换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且连接管 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 该种除湿防 潮智能配电箱具有自动除湿的优点。 [0003]然而, 上述所公开的一种除湿防潮智能配电箱还存在结构复杂难以布置的技术问 题。 具体的, 上述所公开的智能配电箱, 其工作 原理为: 使用时接通电源, 先通过预设的湿度 感应器以对配电柜 内部的湿度进行感应。 当配电柜 内部的空气湿度高于正常值时, 再通过 控制箱启动抽风扇以将外部空气抽进加热箱内部。 然后, 通过加热板对所加入的空气进行 加热, 以将空气内部的水分抽出, 使空气保持干燥。 接着, 再通过吸水板将所抽出的水分吸 出, 并将其送入冷热转换器的内部, 然后, 将热气转换成常温。 在空气进入至连接管内部时, 其带动螺旋片旋转, 从而带动扇叶旋转, 扩大出气范围, 实现对配电柜 内部的均匀除湿。 由 此可见, 上述的除湿防潮智能配电箱是利用了加热除湿的原理, 但该种方法应用在封闭空 间的除湿效果较差, 因为空气 中的水汽并未被有效排出, 即其无法降低封闭空间内的绝对 湿度, 一旦其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再次遇冷, 水汽会重新饱和甚至重新凝露。 此外, 上述所公 开的除湿防潮智能配电箱其所设有的散热片、 冷热转换器以及扇叶等核心元件需要分散设 置在配电箱体内部的各处; 例如, 其散热片设置于配电箱的顶部, 而其扇叶则设置于配电箱 的底部, 从而, 使其除湿结构具有结构复杂且分散难以布置的缺点, 严重影响了配电柜已有 元件的布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箱用除湿装置所存在除湿效果不 佳、 结构复杂难以布置的技 术问题, 提供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0005]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其包括: 结构衔接部、 连接风口、 若干冷端翅片、 导冷块、 热电 制冷片、 风扇以及集水槽; 所述结构衔接部的中部 设置所述连接风口; 所述结构衔接部的侧 面分别设置所述冷端翅片、 所述导冷块以及所述热电制冷片; 所述结构衔接部的另一侧 面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005572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除湿装置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44: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