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77.140.50 H 4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645—2018 三氟化氮检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2018 - 03 - 13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13 实施 发 布 DB13/T 264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邯郸派瑞节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祥滨、郝欣、张宁、田亮亮、张嘉豪、刘耀中、杨震夏。 I DB13/T 2645—2018 三氟化氮检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氟化氮检测仪的分类、通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三氟化氮检测仪的生产、检验、验收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 12358-2006 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3 分类和命名 3.1 分类 三氟化氮检测仪分为:三氟化氮报警仪、三氟化氮检漏仪。产品形式分为:便携式、固定式(防 爆、非防爆)。 3.2 命名 LN XX XX X — EX 防爆型:EX,非防爆:空白 产品序号 便携式为 B;固定式为:G 报警仪为 W;检漏仪为:J L:热裂解原理+电化学 N:三氟化氮 4 技术要求 4.1 工作条件 4.1.1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 1 DB13/T 2645—2018 4.1.2 环境条件 应符合GB/T 6587-2012中4.7.2环境组别中Ⅱ组要求。 4.1.3 环境空气 空气中残余的二氧化氮气体含量应低于0.2μ L/L。 4.1.4 供电电源 便携式仪器为自带锂电池供电,电池一次充电后正常工作不小于4小时。在电池电量指示低的情况 下,仪器还能够正常工作15min;固定式仪器为电网220VAC供电。 4.2 性能 4.2.1 测量范围 三氟化氮检漏仪:测量范围为0.2μ L/L~30μ L/L。 三氟化氮报警仪:测量范围为0.5μ L/L~30μ L/L。 4.2.2 引用误差 引用误差在±4%FS以内。 4.2.3 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应≤0.1μ L/L。 4.2.4 最小检测限 三氟化氮检漏仪:最小检测限为 0.2μ L/L;三氟化氮报警仪:最小检测限为 0.5μ L/L。 4.2.5 报警 4.2.5.1 报 警 值应在 0.2μ L/L~30μ L/L 范围内分两级报警,可任意设定。 4.2.5.2 出厂设置一级报警限为 5μ L/L;二级报警限为 10μ L/L。 4.2.5.3 报警方式为声、光报警。 4.2.5.4 报警误差不应超过设定值的 10%。 4.2.6 响应时间 三氟化氮检漏仪:响应时间(T90)≤25s 。三氟化氮报警仪:反应时间为3S。 4.2.7 稳定性 连续工作1h,应满足: ——零点漂移不超过±2%FS; ——量程漂移不超过±3%FS。 4.2.8 重复性 重复通入相同浓度的标准气体,仪器引用误差不超过±3%FS。 2 DB13/T 2645—2018 4.2.9 预热时间 预热过程程序自动控制,有进度显示,预热时间不高于30min。 4.3 显示方式 LCD液晶显示,液晶显示器直接显示三氟化氮的体积百分含量。 4.4 外观 外观不应有明显的变形、划痕、裂纹,涂层应均匀,字迹清晰、准确。 5 试验方法 5.1 检验设备 检验用设备包括: a) 标准气体发生器; b) 气体标准物质两瓶(气体标准物质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检测报警仪允许误差的 1/3); c) 温度计:-40 oC~60oC,精度:±1℃; d) 湿度计:(30~100)%RH 或干湿温度计(0~50)℃(精度:±1℃); e) 电压表:(0~250V)(AC),1.5 级,或万用表; f) 秒表。 5.2 检验用标准气规格 5.2.1 标准气规格 被检验的仪器及检验用气体钢瓶、配套设备应在规定的环境下放置12h以上。检验用标准气规格如 表1所示,在使用时采用标准气体发生装置配置标准气。 表 1 标准气规格 标 准 气 序 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气浓度(μ L/L) 6 9 12 15 18 24 30 通气流量 (mL/min) 约 250 ml/min(仪器内部已经设置好不用另外再做设置) 5.2.2 标定 5.2.2.1 据被检测仪器的量程范围,使用三氟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稀释装置稀释三氟化氮气体标准物 质,稀释成表 2 中的 2 号、4 号、7 号浓度的 NF3 气体并作为校准气。 5.2.2.2 按照说明书的操作在三氟化氮检测仪充分预热后(此时仪器自动跳转至检测界面)将仪器切 换到标定界面,按照使用说明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仪器依次标定。每种校准气第一次通气时,仪器 示数稳定后取消通气,等屏幕显示为零时继续通第二次。 5.2.2.3 标定取第二次通相同体积分数标准气稳定时的示数为准。 5.3 性能检验 3 DB13/T 2645—2018 5.3.1 引用误差 仪器开机充分预热,选用含量为表1的1、3、5、6号标准气体通入仪器,示值稳定后,记录仪器读 数,每个浓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误差按公式(1)计算,取其最大值。 …………………………………………(1) 式中: DC ――引用误差(%); C ――每种浓度示值的平均值; C0 ――标准气体的浓度; FS ――仪器满量程。 5.3.2 示值误差 上面的每次试验按照下面的公式(2)同时计算出示值误差。 ………………………………………(2) 式中: d ――示值误差(%); C ――每个浓度显示的平均值; C0 ——标准气体的浓度值。 5.3.3 最小检测限 通入标准气:0.2ul/L标准气体,记录仪器有响应信号的气体浓度值,通入3次,三次浓度的平均 值即为仪器的最小检测限。 5.3.4 报警误差 使用标准气体稀释装置,通入低于报警点浓度的气体,逐步增加气体浓度,记录仪器报警时的标 准气体浓度值,即为仪器的报警值。此读数与报警值的偏差按4.2.5要求。同时观察前面板蜂鸣器是否 有响声,前面板报警指示灯是否闪烁。 5.3.5 响应时间 向仪器通入5号校准气,待示值稳定后,读取稳定示值,撤去标准气体,待仪器回零后,再通入上 述浓度的标准气体,同时启动秒表,待仪器显示值到达稳定示值的90%时停止秒表。重复测量3次,3 次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的响应时间。 反应时间为达报警值60%时的时间,测试方法同上。 5.3.6 稳定性 4 DB13/T 2645—2018 5.3.6.1 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检验:仪器在正常状况下预热校准后,记录仪器的零点值为CZ0,再通入浓度约为6号校 准气,稳定后记录仪器的读数值CSO。连续运行1h,每隔20min重复上述步骤一次,记录仪器读数值CZi 及CSi,按照公式(3)中计算零点漂移,取绝对值最大的 Zi 作为仪器的零点漂移。 Zi = czi -cz 0 100% ………………………………………(3) FS 式中: Z i ——零点漂移 FS——仪器满量程 czi ——第i次测量零点气体示值。 cz 0 ——首次测得的仪器零点气体示值。 5.3.6.2 量程漂移 量程漂移检验:按照式(4)计算量程漂移,取绝对值最大的 Si 作为仪器的量程漂移。 Si = (csi -c zi )-(c s 0 -c z 0 ) …………………………………… (4) FS 式中: Si ——量程漂移 FS ——仪器满量程 c si ——第i次测量标准气体的示值。 cs 0 ——首次测得的标准气体的示值。 连续运行1h,每20min通量程校准气测试并记录,测试值最大变化应符合4.2.7条要求。 5.3.7 重复性检测 选取5号校准气,通入仪器,读取稳定示值,重复六次,重复性以单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按式(5)计算仪器的重复性,应符合4.2.8的规定。 ………………………………………………(5) n 其中: S= å (ci - c) 2 i =1 n- 1 ……………………………………… (6) 5 DB13/T 2645—2018 式中: RSD——重复性误差 S——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n——测量次数 ci ——第i次的测量值 c ——n 次测量的平均值 5.4 显示方式 目视检验。液晶屏显示正常,屏幕没有条纹或严重的划痕。 5.5 外观检查 用目视和手感进行检查。目视各部分结构没有严重的损坏,机壳表面没有严重的划痕。 5.6 环境检验 5.6.1 温度检验 按照GB/T 6587-2012中5.9.1温度试验要求的方法进行温度试验(温度试验组别为Ⅱ组),并满足 标准要求。 5.6.2 湿度检验 按照GB/T 6587-2012中5.9.2湿度试验要求的方法进行湿度试验(湿度试验组别为Ⅱ组),并满足 标准要求。 5.6.3 振动检验 按照GB/T 6587-2012中5.9.3振动试验要求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试验振动组别为Ⅱ组),并满足 标准要求。 5.6.4 冲击检验 按照GB/T 6587-2012中5.9.4冲击试验要求的方法进行冲击试验(试验冲击组别为Ⅱ组),并满足 标准要求。 5.7 可靠性检验 按照GB/T 6587-2012中5.13可靠性试验要求的方法进行试验,并满足标准要求。 5.8 电池性能检测 按照GB 12358-2006中5.3.2的方法对电池供电性能进行检测,并满足标准要求。 5.9 长期稳定性试验 按照GB 12358-2006中的方法对固定式的三氟化氮检测仪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 6 检验规则 6 DB13/T 2645—2018 6.1 检验项目 表 2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1 引用误差检定 √ √ 2 示值误差 √ √ 3 最小检测限 √ √ 4 报警功能误差 √ √ 5 响应时间检定 √ √ 6 稳定性检定 √ √ 7 重复性检定 √ √ 8 显示检查 √ √ 9 外观检查 √ √ 10 温度检验 √ 11 湿度检验 √ 12 振动检验 √ 13 冲击检验 √ 14 可靠性检验

pdf文档 DB13-T 2645-2018 三氟化氮检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645-2018 三氟化氮检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645-2018 三氟化氮检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645-2018 三氟化氮检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44: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