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7.080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693—2018 草莓四季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3 - 13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13 实施 发 布 DB13/T 269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承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吉茹、杨青林、许利平、郭久林、韩建国、赵玉国、王笑天、项福星、张 扬、姜华、范丽民、赵艳宇、李艳萍、尹鑫、孔祥国、丁贵江、胡颖、季志强、刘福忠、于树宏、邙 光伟、方晓春。 I DB13/T 2693—2018 草莓四季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莓四季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品种选择、苗木标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冷凉气候类型地区的草莓四季生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穴盘苗 将匍匐茎幼苗移栽到穴盘里繁育出的苗。 3.2 裸根苗 不带土坨基质根系裸露的苗。 3.3 冷藏苗 裸根苗去掉叶片放在-2℃冷库储存的苗。 3.4 温室假植苗 秋季出土临时栽在温室里的苗。 3.5 1 DB13/T 2693—2018 日中性品种 成花对日照长度没有特殊要求,任何日照长度都能开花结果的品种。 3.6 授粉品种 花粉量大,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对主栽品种开花坐果、提高果实品质有辅助作用的品种。 4 要求 4.1 产地环境 按照 NY/T 5010 中的规定。 4.2 农药使用 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中的规定。 4.3 肥料使用 按照 NY/T 496 中的规定。 4.4 农膜使用 按照 GB 4455 和 GB 13735 中的规定。 5 设施选择 冬春茬采用日光温室,夏秋茬采用塑料大棚。 6 品种选择 6.1 冬春茬 选择休眠期短、耐寒、抗病、品质好、产量高、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如:京藏香、京桃香、书 香、粉红公主、圣诞红、红颜等。 6.2 夏秋茬 选择耐高温、抗病、产量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日中性品种。如:波特拉(Portola )、蒙特瑞 (Monterey)、阿尔比(Albion)、圣安德瑞斯(San Andreas)、公主2号、3公主、永利等四季结果 的品种。 7 种苗标准 7.1 冬春茬 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根茎粗 0.8 cm 以上, 5片以上成龄叶,不同品种苗重 25 g~40 g,无病 虫害的裸根苗;或者是根系成坨、三片以上成龄叶的穴盘苗。 2 DB13/T 2693—2018 7.2 夏秋茬 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根茎粗 0.8 cm 以上的冷藏苗或温室假植苗。 8 栽培技术 8.1 定植前准备 8.1.1 土壤消毒 重茬栽培定植前需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参见附录A。 8.1.2 施底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好的有机肥 6 t 、磷酸二铵 20 kg、硫酸钾 15 kg。撒施后深耕细耙两遍, 深 30 cm。 8.1.3 整地 8.1.3.1 冬春茬做垄 南北垄,垄高 25 cm~30 cm,垄距 80 cm~85 cm,垄面宽 35 cm~40 cm。 8.1.3.2 夏秋茬做垄 南北垄,垄高 35 cm~40 cm,垄距 100 cm,垄面宽 40 cm~45 cm。 8.1.4 安装滴灌带 滴灌带为φ 16 内镶式贴片滴灌带,类型为PE管。在垄面中间安装滴灌带,滴灌带首端由滴灌带旁 通阀与主管道连通,滴灌带出水口向上,出水口间距 15 cm~20 cm,末端安装滴灌带堵头,地面铺设。 8.2 定植时期 8.2.1 冬春茬 8月中旬~9月上旬。 8.2.2 夏秋茬 3月中旬~4月上旬。 8.3 定植方法 8.3.1 密度 冬春茬:每垄两行,行距 20 cm,株距 15 cm~20 cm,密度每亩为8000株~10000株。 夏秋茬:每垄两行,行距 25 cm,株距 25 cm~30 cm,密度每亩为4500~5000株。 8.3.2 授粉 一个主栽品种配置2个~3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占70 %,授粉品种占30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栽 植距离不宜超过 30 m。 3 DB13/T 2693—2018 8.3.3 定植 将苗根茎弓背向外栽植,栽植深度保持苗心与地面平齐,栽后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8.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及时检查,调整栽植深浅,10 d~15 d 后检查成活率,及时补苗。待苗长出2片新叶后开 始去老叶,剪掉叶片保留叶柄,待叶柄变黄后擗掉叶柄,及时浇水和中耕除草。 8.5 扣棚膜、覆盖地膜 8.5.1 冬春茬 当夜间气温降至8℃左右时扣棚膜。用三幅棚膜,膜之间加60目纱网。当苗长出三片新叶,擗掉所 有老叶后,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含氨基酸肥, 饼肥用法参见附录B,每亩用量 10 ㎏~15 ㎏,浇水。中 耕结束后覆盖黑色地膜。地膜使用按照 GB 13735 中的规定。 8.5.2 夏秋茬 3月初扣好棚膜,提温,顶部留放风口。当苗长出三片新叶,擗掉所有老叶后,追一次腐熟的饼肥 或含氨基酸肥,用法参见附录B,每亩用量 10 ㎏~15 ㎏,浇水。中耕结束后覆盖黑色地膜。 8.6 日光温室温度管理 保温开始初期:白天温度26℃~30℃,夜间12℃~15℃,最低不低于8℃;现蕾期:白天温度25℃~ 28℃,夜间温度10℃;花期:白天22℃~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 20℃~25℃,夜 间 6℃~8℃;采收期:白天 20℃~23℃,夜间 5℃~7℃。 8.7 湿度管理 整个生长期尽可能降低设施内的湿度。花期时设施内湿度控制在40 %~50 %。 8.8 肥、水管理 从覆盖地膜时开始,每15 d~20 d 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含氨基酸肥,用法参见附录B,每亩用量 10 ㎏~15 ㎏。开花期和果实采收期要控制浇水,结合追肥适量浇水。 8.9 植株管理及辅助授粉 及时从茎部摘除发黄的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并带到室外深埋,以利通风透光和防病。及时疏花、 疏果、摘掉采果后的花序茎梗。日光温室栽培采用蜜蜂辅助授粉,一株苗一头蜜蜂。 9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中的规定。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C。 10 采收 远途运输冬季七到八成熟采收,夏季高温七成熟采收,就近销售九成熟采收,用于加工果酱、果 汁等完全成熟采收。 4 DB13/T 2693—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日光温室太阳能消毒技术 A.1 消毒时间 6月至8月期间。 A.2 消毒方法 6月中旬到下旬,将结完果的草莓植株清除棚外,平整地面。按每亩 70 kg 用量均匀撒入石灰氮, 撒匀后翻入土中,然后南北起垄,灌透水并保持垄沟有较多积水,再用白色棚膜覆盖,密闭大棚一个 月以上直到下次栽植打垄为止。 5 DB13/T 2693—2018 AA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饼肥的腐熟方法及使用 B.1 沤制方法 将原料放入大塑料桶,放入量约占桶的三分之二,加满水,浸泡,变软后用木棍搅拌、密封。放 于日光温室阳光充足的后墙部位,需一个月的时间发酵好。 B.2 施用方法 将发酵好的饼肥稀释10倍~15倍,在草莓栽植行中间开小沟用壶浇灌。每亩用量干饼肥 10 kg~ 15 kg,半个月追施一次。 6 DB13/T 2693—2018 BB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草莓病虫害防治方法 C.1 白粉病 C.1.1 危害症状 全株均可受到危害。叶背面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上卷,花蕾、花染病后花瓣变成粉色, 浆果染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 C.1.1.1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控制氮肥用量,多施腐熟有机肥,调节棚室内温、湿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 药剂防治:用2%醚菌酯烟剂4枚/棚;硫磺熏蒸器熏蒸,每次用99.5 %硫磺粉20 g,预防期每天熏蒸2 天,发病期每天熏蒸8天,连用7次~10次后恢复预防期使用方法;熏蒸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喷药可 用醚菌脂(翠贝)、露娜森等防治。 C.2 灰霉病 C.2.1 危害症状 危害花、果实、叶片和叶柄。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 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 疏灰霉;果实染病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C.2.2 防治方法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时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 药剂防治:50%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百丹可湿 性粉剂700倍液~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C.3 细菌性角斑 C.3.1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背面显现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形成角斑。透光观察病斑是半透明的。潮湿条件下, 叶背面的病斑常有黏稠的细菌渗出液。天气干燥时渗出液形成发白的鳞状膜。 C.3.2 防治方法 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2 %农抗120水剂2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500倍液、72 %农用硫酸 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4000倍液、30 %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20 %噻菌铜悬浮剂400倍液~ 600倍液交替使用,间隔7天,连续3次~4次。 7 DB13/T 2693—2018 C.4 炭疽病 C.4.1 危害症状 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植株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自外向内发生褐变,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凹陷。病菌 侵染最适气温为28 ℃~32 ℃,相对湿度在90 %以上。 C.4.2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育苗地避免连作,控制繁育密度,氮肥不宜过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及时摘 除病叶、病茎、枯叶及老叶以及带病残株。 药剂防治:选25 %凯润(吡唑醚菌脂)乳油1500倍液~2 000倍液、50 % 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75 % 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000倍交替使用。 C.5 蓟马 C.5.1 危害症状 主要取食危害草莓花蕊、花瓣,造成授粉不良、果实畸形。严重的花蕊变黑褐色,花蕾枯萎不能

pdf文档 DB13-T 2693-2018 草莓四季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2693-2018 草莓四季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2693-2018 草莓四季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2693-2018 草莓四季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51: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