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33656.8 (22)申请日 2022.07.18 (73)专利权人 南京国睿防务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建邺区江东中 路359号国睿大厦1号楼A区14楼1401 室 (72)发明人 吴敬凯 洪长满 刘炳辉 黄志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 207 专利代理师 高娇阳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 放液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液冷模块领域, 具 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包括上 盖板、 放液层和储液层; 所述上盖板、 放液层和储 液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放液 层表面, 且上盖板一侧通过搭扣与放液层连接, 所述放液层 表面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导轨, 两 导轨相对一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定位销孔, 所述定 位销孔尺 寸与模块尺寸匹配, 位于后侧的定位销 孔两侧设置有自密封水接头, 所述自密封水接头 底端与外通流道连通, 外通流道底端与储液层连 通, 所述储液层位于放液层下方, 且储液层边缘 通过螺钉与放液层连接固定, 所述储 液层侧面设 置有观察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904951 U 2022.11.25 CN 217904951 U 1.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盖板 (1) 、 放液层 (2) 和储液层 (3) ; 所述上盖板 (1) 、 放液层 (2) 和 储液层 (3) 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上盖板 (1) 设置于放 液层 (2) 表面, 且上盖板 (1) 一侧通过搭扣结构与放液层 (2) 连接, 所述放液层 (2) 表面边缘 设置有若干槽位标识 (2 ‑9) , 放液层 (2) 表面的前后两侧 对称设置有导轨 (2 ‑7) , 两导轨 (2 ‑ 7) 相对一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定位销孔 (2 ‑6) , 所述定位销孔 (2 ‑6) 尺寸与模块尺寸匹配, 位 于后侧的定位销 孔 (2‑6) 两侧设置有自密封水接头 (2 ‑5) , 所述自密封水接头 (2 ‑5) 底端与 外通流道 (2 ‑8) 连通, 外通流道 (2 ‑8) 底端与储液层 (3) 连通, 所述储液层 (3) 位于放液层 (2) 下方, 且储 液层 (3) 边缘通过螺钉与放液层 (2) 连接固定, 所述储液层 (3) 侧面设置有观 察窗 (3‑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板 (1) 表面设置有把手 (1 ‑1) , 把手 (1 ‑1) 与上盖 板 (1) 转动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液层 (2) 包括上放液层 (2 ‑1) 和下放液层 (2 ‑2) , 所述上放液层 (2 ‑1) 边缘与下放液层 (2 ‑2) 边缘通过 螺钉连接固定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液层 (2) 表面对应外通流道 (2 ‑8) 位置处开设有外通流道口 (2 ‑3) , 外通流道口 (2 ‑3) 与外通流道 (2 ‑ 8) 连通, 外通 流道口 (2 ‑3) 内部设置有堵盖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层 (3) 与放液层 (2) 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 (3 ‑2) , 所述观察窗 (3 ‑1) 内侧面通过第二密封 条 (3‑3) 与储液层 (3) 密封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 放液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搭扣结构包括第一搭扣 (1 ‑2) 和第二搭扣 (2 ‑4) , 所述第一搭扣 (1 ‑2) 位于上盖板 (1) 侧面, 第二搭扣 (2 ‑4) 位于放液层 (2) 侧面。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04951 U 2一种一体 化液冷模块放液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子设备 液冷模块领域, 具体为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 放液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机载雷达电子设备朝 着集成化、 小型化、 模块化的快速发展, 雷达上的功能模 块 (如电源 模块、 信息处 理模块、 数字 子阵模块 等) 热耗及热流密度也越来越高。 [0003]传统模块采用热传导进行散热, 即将模块内部热量传导至机箱壁面, 再通过机箱 壁面冷板内部的冷风或液体将热量带走。 由于模块一般通过锁紧机构与机箱 壁的导轨进 行 压紧, 冷板接触面积小, 当模块热耗较大时接触热阻造成的温升可达到几十度, 制约了高热 耗热传导模块的应用。 近年来, 液冷贯通散热模块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该种模块将冷却液直 接通入到模块冷板中并带 走热量, 其对于高热耗模块 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0004]由于液冷贯通模块内部液体流道是密封的, 当模块从雷达设备的单元机箱或框架 上拔出后, 要及时用模块放液工具将模块内冷却液排出, 防止冷却液热胀冷缩造成模块或 电子器件损坏。 传统模块放液工具 (如图1所示) 由一对带自密封接头的橡胶软管组成。 模块 放液时, 分别将 两根放液软管上的自密封接头对准模块上的进、 出液自密封接头插入, 冷却 液从两根软管的另一端开口流出到储液罐。 这样就会带来几个问题: 首先, 由于雷达不同功 能模块采用的自密封接头型号不同, 放液工具需要准备多对的放液软管, 再加上储液罐等 散件, 携带不方便; 其次, 如果模块内部流道压力过大, 放液时冷却液会从放液软管瞬间喷 出, 造成放液软管甩动并将冷却液喷到附近电子器件上, 所以, 模块放液时一般需要两个人 一起操作; 最后, 放液软管使用和存放时极易遭到外界环境 (如灰尘、 污水等) 污染, 造成模 块自密封 接头及冷却液污染, 影响 冷却液的重复利用, 也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包括上盖板、 放液层和储液层; 所述上盖板、 放液层和储液层由上至下依 次设置, 所述上盖 板设置于放液层表面, 且上盖板一侧 通过搭扣与放液层连接, 所述放液层表面的前后两侧 对称设置有导轨, 两导轨相对一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定位销孔, 所述定位销孔尺寸与模块尺 寸匹配, 位于后侧的定位销孔两侧设置有自密封水接头, 所述自密封水接头底端与外通流 道连通, 外通流道底端与储液层连通, 所述储液层位于放液层下方, 且储液层边缘通过螺钉 与放液层连接固定, 所述储液层侧面设置有观察窗。 [0007]优选的, 所述上盖 板表面设置有把手, 把手与上盖 板转动连接 。 [0008]优选的, 所述放液层包括上放液层和下放液层, 所述上放液层边缘与下放液层边 缘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 [0009]优选的, 所述放液层表面对应外通流道位置处开设有外通流道口, 外通流道口与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90495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一体化液冷模块放液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0:57: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