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sk rating methodof dust explosion inproduction or business
operation entity
ICS 13.200
C 67
团体 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风险等级评定方法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发布
2022-11-15发布 2022-11-15实施 T/CAWS 0006—202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WS 000 6—2022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评定方法 ................................ ................................ ........... 1
5 评定指标 ................................ ................................ ........... 2
6 分级标准 ................................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WS 000 6—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江西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 东
方国际集装箱(锦州)有限公司 、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青岛)有限公司 、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
有限公司 、江苏安胜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陈思凝、魏利军、 胡福静、 程春生、 罗艾民、 黄同林、周明才、徐欣茹、王良、
冯海波、陈建军、陈铭、 高伟、乐有邦、 王如君、多英全、孔祥北、吴晓煜、 魏振云、 苏明清、刁旭、
方云龙、李华汐、黄旻鹏、 田绍状、 汤鹏、周安锴、宋德帅、戴玥、王雪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WS 000 6—2022
1 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风险等级评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风险等级评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工矿商贸、 化工、制药 等行业对粉尘爆炸风险的评估。
本文件不适用于煤矿井下、烟花爆竹 、火炸药和强氧化剂 的粉尘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 1557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燃性粉尘 combustible dust
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来源:GB 15577 -2018,3.1]
3.2
粉尘爆炸 dust explosion
粉尘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快速燃烧导致火焰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发生压力上升的现象。
3.3
风险 risk
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件 后果严重度的 组合。
3.4
风险等级评定 risk ratings
根据对特定危害事件的风险评估的结果,与风险分级标准比较,将风险分成不同等级的过程。
4 评定方法
4.1生产经营单位评定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风险等级应根据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
严重度, 同时考虑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整体风险进行 等级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WS 000 6—2022
2 4.2生产经营单位内 存在多个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应分别对每个场所进行风险评估,计算其
风险值。多个作业场所风险值相加构成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整体风险值。
4.3 生产经营单位 单个作业场所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风险值按式( 1)计算。
R=P×S×A (1)
式中:
R−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风险值;
P−可能性指标赋值;
S−严重度指标赋值 ;
A− 管理修正项赋值。
5 评定指标
5.1 可能性指标及赋值方法
5.1.1可能性指标包括 除尘系统型式、涉粉工艺和粉尘种类,可能性指标赋值 按式(2)计算。
p=p1×(p2+p3) (2)
式中:
P−可能性指标赋值;
p1−除尘系统型式分值;
p2−涉粉工艺分值;
p3−粉尘种类分值。
5.1.2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作业场所采用的除尘系统型式,按表 1确定 p1。如在同一作业场所内除尘系
统型式既有干式除尘又有湿法除尘,按干式除尘取值。
表1除尘系统型式 分值( p1)
除尘系统型式 分值
干式除尘 3
湿法除尘 1
5.1.3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作业场所涉及粉尘的具体工艺环节,按表 2确定 p2。如作业场所包含多项涉
粉工艺, 按不超过三项工艺的按最高分值取值;考虑工艺复杂性带来的风险,超过 3项工艺,则按最高 5
分取值。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WS 000 6—2022
3 表2 涉粉工艺 分值( p2)
涉粉工艺 分值
抛光打磨 5
储存(筒仓、料仓)、
输送(气力输送、埋刮板输送、带式输送、斗式提升)、
粉碎(破碎、研磨、球磨)、
筛分、
风选、
熔融雾化、
熔融造粒、
混合与搅拌、
压片、
干燥(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喷雾干燥、旋转干燥 )、
钻孔、
锯切、
抛丸、
喷砂、
粉末喷涂、
纺织(开清棉、打包、下脚回收) 3
铣屑、
切削、
其它 1
5.1.4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作业场所涉及可燃性粉尘的种类,按表 3确定 p3。如作业场所涉及多种可燃性
粉尘,按危险性级别最高的粉尘种类定值。
对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但未 列入表3的粉尘种类, 应 依据 GB/T 16426 测定粉尘的 最大爆炸指数 Kmax,
当Kmax<20.0MPa· m/s 时,P3取值为 1;当20.0≤Kmax≤30.0MPa· m/s 时,P3取值为 3;当Kmax>30.0MPa· m/s
时, P3取值为 5。
表3 粉尘种类 分值( p3)
粉尘种类 分值
镁粉、铝粉、铝铁合金粉、钙铝合金粉、硅粉 5
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果糖粉、果胶酶粉、木粉、纸浆粉 5
聚酯纤维、甲基纤维、树脂粉、褐煤粉尘、硫磺、过氧化物、染料、静电粉末
涂料、调色剂、萘、弱防腐剂、硬脂酸铅 5
锌粉、钛粉、镁合金粉、硅铁合金粉 3
土豆淀粉、小麦粉、大豆粉、大米粉、奶粉、乳糖粉、饲料、鱼骨粉、血粉 3
亚麻、棉花、橡胶粉、褐煤 /无烟煤(80:20)粉尘、硬脂酸钙、乳化剂 3
烟叶粉尘 ,其他粉尘 1
5.2 严重度指标及赋值方法
5.2.1严重度指标包括 涉粉最大同时作业人数、每班最大产尘量和影响距离,严重度指标赋值 按式(3)
计算。
S=S1+S2+S3 (3)
式中: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WS 000 6—2022
4 S−严重度指标赋值;
S1−涉粉最大同时作业人数分值;
S2−每班最大产尘量分值;
S3−影响距离分值。
5.2.2可能受到粉尘爆炸伤害的主要区域包括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 除尘管道通过的建构筑物、
与爆炸危险场所毗邻且未设置隔离设施的工作区域。 生产经营单位统计单个作业场所内可能受到粉尘爆
炸伤害的最大同时作业人数时,应包括以上区域,按表 4确定 S1。
表4涉粉最大同时作业人数 分值(S1)
涉粉最大同时作业人数 分值
无人作
T-CAWS 0006—2022 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风险等级评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33: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