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84 436.2 (22)申请日 2021.12.24 (73)专利权人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转型综合 改革示范区唐槐产业园新 化路8号 (72)发明人 郭天柱 赵亮 秦红波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45 专利代理师 董慧玲 (51)Int.Cl. H02B 1/56(2006.01) H02B 1/28(2006.01) H02B 1/46(2006.01) H02B 1/48(2006.01) H02B 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 结构, 包括: 底板结构、 围板结构和顶盖结构, 在 所述顶盖 结构上设置第一进风孔, 在所述围板结 构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第二进风孔, 所述第一进 风孔沿着变电站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第二进风 孔沿着变电站的宽度方向布置, 在所述第二进风 孔的内侧设置除湿装置, 所述除湿装置固定在所 述围板结构上, 所述除湿装置在受潮状态下能够 将部分所述第二进风孔封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通过在变电站下方的第 二进风口处设置根据变电站内部湿度发生相对 运动的除湿装置, 保证进风风量, 达到良好的散 热效果, 避免变电站内部因为潮湿或者温度较高 带来的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217307038 U 2022.08.26 CN 217307038 U 1.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底板结构 (1) , 包括支撑部 (101) 和第一连接部 (102) , 所述支撑部 (101) 设置在所述第 一连接部 (102) 的下 方; 围板结构 (2) , 所述围板结构 (2) 设置在所述底板结构 (1) 的上方, 所述围板结构 (2) 呈 周向包围状设置; 顶盖结构 (3) , 包括第二连接部 (301) 和顶盖板 (302) , 所述顶盖板 (302) 呈倾斜状设置 在所述第二连接 部 (301) 的上方; 其中, 在所述顶盖结构 (3) 上设置第一进风孔 (304) , 在 所述围板结构 (2) 靠近下端的位 置设置第二进风孔 (4) , 所述第一进风孔 (304) 沿着变电站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第二进风 孔 (4) 沿着变电站的宽度方向布置, 在所述第二进风孔 (4) 的内侧设置除湿装置 (5) , 所述除 湿装置 (5) 固定在所述 围板结构 (2) 上, 所述除湿装置 (5) 在 受潮状态下能够将部分所述第 二进风孔 (4) 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除湿装置 (5) 包括: 连接架 (501) , 在所述连接架 (501) 上设置有安装孔 (502) , 所述连接架 (501) 通过安装 孔 (502) 与围板结构 (2) 上的第一连接柱 (2012) 可拆卸连接; 除湿件 (504) , 所述除湿件 (504) 设置在所述连接架 (501) 上, 所述除湿件 (504) 在吸收 水分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架 (5 01) 运动, 所述除湿件 (5 04) 在被烘干水分时能够恢复至原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除湿件 (5 04) 包括: 封盖板 (5043) , 所述封盖板 (5043) 呈圆形布置, 且所述封盖板 (5043) 的直径大于所述 第二进风 孔 (4) 的直径; 防潮滤板 (5044) , 包括防潮架 (50441) , 在所述防潮架 (50441) 的外表面罩设有过滤布, 在过滤布的内部设置吸水 材料; 连接条 (5041) , 所述连接条 (5041) 用于连接封盖板 (5043) 与所述防潮滤板 (5044) , 在 所述连接条 (5041) 上设置铰接孔 (5042) , 所述铰接孔 (5042) 与所述连接架 (501) 上的铰接 轴 (503) 铰接连接; 其中, 所述封 盖板 (5043) 重量大于防潮滤板 (5 044) 的初始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板结 构 (2) 的下端与第一连接部 (102) 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 (102) 的内侧设置第一内 挡板 (103) , 所述第一内挡板 (103) 与所述围板结构 (2) 的下端的内侧板限位连接, 所述围板 结构 (2) 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部 (301) 可拆卸连接, 在所述第二连接部 (301) 的内侧设置第二 内挡板 (3 06) , 所述第二内挡板 (3 06) 与所述围板结构 (2) 的上端的内侧板限位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 (102) 的上表面设置第一限位结构 (104) ,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04) 包括若干个相互连通的 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04) 包括第一限位槽 (1041) 、 第二限位槽 (1042) 、 第三限位槽 (1043) 和第四限位槽 (1044) , 所述第一限位槽 (1041) 、 所述第三限位槽 (1043) 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 (102) 的相对 两端, 所述第二限位槽 (1042) 、 所述第四限位槽 (1044) 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 (1041) 与所 述第三限位槽 (1043) 之间。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7307038 U 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板结构 (2) 包括 第一围挡板 (201) 、 第二围挡板 (202) 、 第三围挡板 (203) 以及第四围挡板 (204) , 所述第一围 挡板 (201) 与所述第四围挡板 (204) 沿着变电站宽度方向的中心轴面对称布置, 所述第二围 挡板 (202) 与所述第三围挡板 (203) 沿着变电站长度方向的中心轴面对称布置, 在所述第二 围挡板 (202) 和/或所述第三围挡板 (20 3) 上设置门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围挡板 (201) 包括第一板体 (2011) , 在所述第一板体 (2011) 的四周分别设置第一筋板 (2013) 、 第二筋板 (2014) 、 第三筋板 (2015) 、 第四筋板 (2016) 四块筋板, 所述第一筋板 (2013) 、 所述第二筋板 (2014) 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 (2011) 的上下两端, 所述第三筋板 (2015) 、 所述第四筋板 (2016) 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 (2011) 的左右两端, 在所述第一筋板 (2013) 、 所述第二筋板 (2014) 上设置第一连接孔 (2018)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围挡板 (203) 包括第二板体 (2031) , 在所述第二板体 (2031) 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五筋板 (2032) 、 第 六 筋板 (2033) , 在所述第五筋 板 (2032) 、 所述第六筋板 (2033) 上设置第二连接孔 (2036) , 在所 述第二板体 (20 31) 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第五限位槽 (20 34) 、 第六限位槽 (20 35)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板 (302) 呈 “人”字型设置, 在所述顶盖板 (302) 的相对两侧设置封板 (303) , 所述封板 (303) 呈内嵌状 设 计, 第一进风 孔 (304) 设置封板 (303) 上。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7307038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预装式防潮变电站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4:29: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