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38
532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328/T25—2023
姜黄栽培技术规程
2023-11-22发布 2023-12-22实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28/T2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提出。
本文件由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西双版纳金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
双版纳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西双版纳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德英、管志斌、张丽霞、尹翠云、李宜航、张忠廉、陈燕萍、俞静、杨顺航、
曾志云、王艳芳、张越、罗祖良、郭芳、赵宏友。
DB5328/T25—2023
1姜黄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姜黄(Curcumalonga)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地的选择与规划、种植、田间管理、采
收、留种、贮藏与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姜黄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姜黄
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
3.2
母姜
姜黄植株基部健壮膨大呈卵圆形或纺锤形的主根茎。
3.3
子姜
着生于姜黄植株主根茎上呈指状或圆柱形的侧根茎。
3.4
种姜
用于栽培生产的母姜和子姜。
DB5328/T25—2023
23.5
种姜长
种姜基部至顶部的长度。
3.6
种姜粗
母姜为最粗处的直径,子姜为最厚处的直径。
3.7
种姜重
单个种姜的重量。
4栽培地选择与规划
4.1栽培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有水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海拔在500m~1400m之间,年平均温度宜
为18℃~23℃,降雨量1000mm~1400mm,无霜期220d~365d的区域。地势平坦或坡度<25°的阳
坡或半阳坡地块。
栽培地应远离污染源,环境质量符合GB3095、GB5084、GB15618的规定。
4.2栽培地规划
结合地形、交通、水利等条件划分种植小区。根据园地规模、地势地形修建道路。主道贯通全园,
路宽3m~4m,种植小区区间道路宽0.4m~0.5m。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浇淋、喷灌等设施。
5种植
5.1整地
清除杂草,翻耕20cm~30cm,晒土,耙细土块,清除草根、石块、杂物。种植前每667m2撒生
石灰100kg~150kg进行土壤消毒。作畦,双行种植畦宽80cm~90cm,单行种植畦宽40cm~50cm,
平地畦高不低于50cm,坡地畦高15cm~20cm,长依地形而定,畦间留30~40cm过道。每667m2
施有机肥1500kg~2000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50kg~75kg、草木灰200kg~300kg作底肥。
5.2种质选择
选择种姜断面橘红色,姜黄素含量不少于1.6%,挥发油含量不少于8.0%的姜黄种质。
DB5328/T25—2023
35.3种姜质量
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新鲜饱满,顶芽和侧芽完整的种姜,质量分级要求见表1,低于Ⅲ级
标准的种姜不得作为生产性使用。
表1种姜质量分级要求
等级种姜长/cm 种姜粗/cm 种姜重/g
母姜 子姜 母姜 子姜 母姜 子姜
Ⅰ级≥7.0 ≥9.0 ≥4.0 ≥1.8≥50.0≥25.0
Ⅱ级≥3.6 ≥7.5 ≥3.5 ≥1.7≥30.0≥15.0
Ⅲ级≥3.4 ≥5.5 ≥2.5 ≥1.6≥15.0≥8.0
5.4种植时间
2月初至5月均可种植,以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种植为佳。
5.5种植密度
种植株行距为0.3m×0.4m(双行)或0.2m×0.5m(单行)。
5.6种植方法
种植穴深为5cm~10cm,宽20cm~25cm。Ⅰ级种姜1个/穴,Ⅱ级种姜1~2个/穴,Ⅲ级种姜每
2~3个/穴。种植时种姜芽点向上,植入后覆土,土层干燥需浇水。母姜、子姜均按等级分开种植。
6田间管理
6.1中耕除草
适时除草,保持栽培地无杂草。
6.2培土
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培土的高度为6cm~8cm。
6.3水分管理
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畦面疏松。雨后及时排水防涝。
6.4施肥
DB5328/T25—2023
46.4.1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6.4.2促苗肥
待苗出齐时(5月下旬~6月),每667m2撒施30kg~40kg尿素(总氮≥46%)于距植株根部10
cm处,并结合中耕除草及培土进行覆盖。
6.4.3壮苗肥
姜黄生长旺盛期(7月~8月上旬),每667m2撒施70kg~90kg的复合肥(总养分≥45%,
N-P2O5-K2O=15-15-15)于距植株根部10cm处,结合除草及培土进行覆盖。
6.4.4壮姜肥
8月下旬~9月中下旬,每667m2追施12kg~20kg氯化钾(K2O≥50%)或硫酸钾(K2O≥50%)。
6.5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优先考虑农业、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应符合
NY/T393的规定。姜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炭疽病、黑斑病、叶斑病、蛴螬、小地老虎、蝼蛄、钻
心虫(姜螟、二化螟、玉米螟),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
7采收
7.1采收期
宜在茎叶枯萎后采收。一般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以1月~2月为佳。
7.2采收方法
采收时先清理掉枯萎茎叶,机械或人工挖出整个地下部分,去除泥土和须根,将母姜与子姜剥离,
分别装袋。采收完后及时清洁田园,将枯叶、杂草等清理干净。
8留种
采收时选择粗壮、成丛、单产高的整个地下部分留种贮藏。
DB5328-T 25-2023 姜黄栽培技术规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24 22:12: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