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
CCSB05
1507
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
DB1507/T98—2023
兴安落叶松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afforestationof
Larixgmelinii(Rupr)Kuzen
2023-11-28发布 2023-12-28实施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7/T98—2023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柴河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海涛、常金财、牟亚男、齐雅静、宁心哲、程利、韩照日格图、郭明英、白
玉荣、吕琳、李欣、王立军、孙双红、毛弘宇、武恩奇、景璐、李秋荣、李向飞。
DB1507/T98—2023
1兴安落叶松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兴安落叶松造林的造林地选择、林种、树种选择与组成、造林密度、种植点配置、苗
木、整地、植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质量与成效评价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兴安落叶松适生区内的人工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DB15/T37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5/T389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造林基本原则
兴安落叶松造林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造林、注重实效”
的原则;坚持良种壮苗、乔灌搭配、细致整地、精细栽培、合理密度、抚育保护的原则;坚持造林工程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
结合的原则。
5造林作业设计
工程造林项目的造林需要编写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应符合DB/T389规定。
6造林地的选择
应符合DB15/T389规定。
7林种确定
7.1公益林
DB1507/T98—2023
2应符合DB15/T389规定。
7.2商品林
应符合DB15/T389规定。
7.3兼用林
应符合DB15/T389规定。
8树种选择与组成
可与樟子松、云杉、白桦、杨树、山杏、山荆子等树种进行块状或带状混交。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
害严重的地区,混交应加大灌木的比重。
9造林密度
9.1密度调控原则
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营造类型和培育目标等科学调整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可适度加大
初植密度。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可适当降低初植密度。
9.2造林密度
9.2.1造林密度选择
造林密度要根据造林小班的立地条件和经营价值取向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宜为1667株(株行距2m
×3m)~2500株(株行距2m×2m)/公顷,防护林带宜为850株(株行距2m×4m)/公顷。
9.2.2湿润、半湿润地区造林密度选择
湿润、半湿润区宜为1250株(株行距2m×4m)~2500株(株行距2m×2m)/公顷(南木、巴林、扎兰屯、
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区)。
9.2.3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密度选择
干旱、半干旱区宜为830株(株行距2m×4m)~1000株(株行距2m×5m)/公顷,林苗兼用林宜为2220
株(株行距2m×2m)~2500株(株行距2m×2m)/公顷(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满洲里市、扎赉诺
尔区等地)。
10造林配置方式
10.1配置原则
采用防护效益显著和有利于落叶松生长的种植点配置方式。
10.2种植行方向
行的方向在风沙区与主害风方向垂直,低山丘陵区与等高线方向平行,平地以南北行为主。
DB1507/T98—2023
310.3配置方式
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平缓山地、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两行一带”是兴安落叶松主要造林模式,湿润、
半湿润区林带间距6m~8m,干旱、半干旱区林带间距8m~10m,兴安落叶松林苗兼用林林带间距2m~
3m;行带内防护林宜采用品字形配置,用材林宜采用正方形、长方形配置。
11造林苗木
11.1两证和标签
造林苗木应具备苗木检疫证书、苗木合格证和苗木标签(“两证一签”)。
11.2苗木规格
11.2.1裸根苗
公益林造林苗木规格、商品林造林苗木规格应符合DB15/T374的规定。
11.2.2容器苗
应符合LY/T1000的规定。
11.3苗木管理
裸根苗起苗前应灌透水,起苗后应进行分级、蘸根、假植等处理。苗木运输到达造林地后如不能立
即栽植,应及时拆捆假植。同一地块宜栽植同等级的苗木。容器苗可运到造林地后灌足地水后栽植。
12整地
12.1整地时间
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在呼伦贝尔地区整地时间宜在造林前一年秋季进行。
12.2整地基本要求
整地以尽量减少自然植被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为原则。整地面积、体积以
满足幼苗成活、初期生长为宜。
12.3整地方法
局部整地。常用块状整地(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水平沟整地、机械开沟整地)。整地
规格应符合DB15/T389的规定。
13植苗造林
13.1造林时间
在春季、雨季或者秋季造林。春季造林在苗木发芽前完成,以土壤解冻深度达到20cm~30cm为宜。
雨季造林在雨量充沛的7月至8月进行。秋季造林宜在苗木完全木质化,即地上部开始休眠,根系还在生
长时进行。
DB1507/T98—2023
413.2造林方法
13.2.1裸根苗造林
应采用植苗桶提运苗木,积极采用筑台、覆膜、蓄水渗膜、生根粉、菌根剂和深穴、降位、靠壁、
深植、秋夯地等抗旱和防止生理干旱的栽植造林技术,有条件的地区宜大力推广坐水栽植。
栽植穴的规格应为苗木根幅的1.5倍,栽植时苗木要舒根扶正,深浅适宜。先回填表土湿土,后回
填新土,按“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造林,埋土深度为苗茎原土痕以上1cm~2cm处。
13.2.2容器苗造林
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容器,如选用了根系不易扎透的容器,需将容器整体剥离或割破剥离露出基质,
将已经剥离容器的苗木置于穴内,填土、挤实,整平穴面,土壤墒情不好时需灌足水,水干后覆干土至
容器以上1cm~3cm。
13.2.3机械造林
地势平坦,便于机械作业的地段采用开沟犁、植树机、挖穴机等进行机械造林。
14抚育管理
呼伦贝尔地区兴安落叶松覆土防寒区域划分见附录A,其他抚育措施应符合DB15/T389的规定。
15病虫害管理
应符合DB/T389的规定。
16造林质量与成效
应符合DB/T15776的规定。
17造林技术档案
应符合DB/T15776的规定。
DB1507-T 98-2023 《兴安落叶松造林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2-09 09:43:52上传分享